花席寫文章有個習慣,認為強的武將就先寫,弱一些的就晚點寫。
最後才寫SP荀彧,是因為發現他缺點很大,而且策劃有個說不明白的地方。
1:SP荀彧的缺點
2:張讓比諸葛亮、荀彧厲害,該罵
3:曹操的問題
4:竭力佐謀的「描述」問題
花席覺得,策劃估計是將SP荀彧和張讓的戰法搞錯了,應該換一下。
首先五謀臣有了SP荀彧會有很多玩法,但並不是說SP荀彧無敵了,因為SP荀彧實際效果存在疑問。
【可重複獲得4次】有3種解讀
1:戰鬥中,可以重複獲得4次,加上前面2次一共6次。
2:戰鬥中,最多重複獲得4次,加上前面2次,一共4次。
3:戰鬥中,累計4次是上限,消耗後可以繼續累計。
如果最多4次,幾乎就廢了,如果消耗後可以疊加4-8次,那還可以用。
你覺得策劃想表達的,是哪個意思?
策劃語文不好也不是一次兩次了,賈詡、王元姬等很多武將的戰法描述都是有問題的,另一個戰法「竭力佐謀」也有病語,文章後面會說一下。
【減傷不是免傷】
減傷:作用到敵人身上
敵人這一次傷害降低40%,受智力影響,效果類似於八門金鎖陣。
免傷:作用到自己身上
受到敵人傷害降低40%,和撫輯軍民一個效果,受智力影響。
舉個例子:
甘寧暴擊就是120%傷害,220%傷害減少70%還剩下150%傷害。
孫尚香1次普攻帶2次攻擊,一回合打6次傷害,直接清空他的效果,這時甚至比不上八門金鎖有用。
除非策劃說SP荀彧,可以疊加4-8次警戒,那才能增強一下使用效果。
解說1:呂布發動戰法被諸葛亮打斷,諸葛亮發動暴擊後打出10000傷害,這還是分擔15%傷害的情況下,實際傷害在10000以上。
解說2:趙雲本來是滿血,連續發動2次戰法被諸葛亮打斷,第一次5660傷害,第二次4188傷害,第二次其實是因為沒血了只能打這麼多。
曾經的諸葛亮是「神」一般的存在,輝煌的年代可以一人滅一隊敵人,比如圖中的諸葛亮,在奪魂挾魄的加成下,一次就將敵人血量清空。
諸葛亮秒人的關鍵:敵我雙方的智力差。
諸葛亮是戰鬥前選定2個武將,然後戰鬥中判定智力高低,說明判定智力高低是受到戰鬥中智力影響的。
張讓與諸葛亮的判定方式差不多,文武雙全的150智力就能用。
當然,策劃,們怎麼做都是對的,假設張讓無法戰鬥中判定智力差,那你也沒辦法,說明策劃不按自己的套路出牌。
【希望張讓、SP荀彧互換戰法】
張讓的地位,不值得這麼強的戰法,魏國能與諸葛亮比肩的謀士,也就是荀彧吧,這次的戰法應該給荀彧的,就算降低一點傷害也無所謂。
1400%-1680%謀略傷害是什麼概念?
張角發動一次戰法基本是650%左右傷害率,發動2次戰法是1300%傷害,那麼問題就來了。
假如張角可以100%機率發動戰法,代價是8回合只能觸發2次,第3回合釋放一次,第6回合釋放一次,你願意玩這樣的張角嗎?
【曼德拉效應】
五十六個星座,五十六支花。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支花。
【三戰的曼德拉效應】
1:副將造成傷害,為恢復自身兵力。
2:副將造成傷害,為主將恢復兵力。
曹操當主將,誰獲得吸血。不用在意對錯,只是閒聊,你印象中曹操是哪個效果呢?
有粉絲留言說,記得曹操是給自己加血,現在曹操給主將加血,是不是曹操改了?
花席看到這個時第一時間想的也是給自己回血,而不是給主將回血,於是查了一下早期的文章,曹操就是給主將加血的。
【曹操潛龍陣很有趣】
曹操當潛龍陣副將,他給主將加血的,而不是給自己加血,不知道他當副將時,認為誰是主將呢?
【這說明什麼呢?】
很多戰法或者武將,策劃早就設計好了,並不是每個賽季臨時設計一次,曹操的戰法設計好之後,已經有潛龍陣這樣的戰法,只不過現在才拿出來。
竭力佐謀除了搭配奪魂挾魄之外,還有哪些玩法?
【猜測】
策劃在英雄集結劇本放了個「勢不可擋」技能,發動1次增加50%傷害,策劃可能是想讓竭力佐謀搭配勢不可擋吧,只有這樣,勢不可擋才有機會觸發5次造成600%傷害。
花席感覺戰法的描述有問題。
1:有70%機率使自身本回合,非自帶主動戰法發動率提高100%
2:持續1回合
自身本回合與持續一回合是衝突的。
正確的描述:
使敵軍智力最高單體的智力降低20%,持續一回合,且本回合有70%機率,使自身非自帶主動戰法發動率提高100%。
這個戰法花席看了很久,感覺怎麼讀都彆扭,估計策劃的語文成績真的不及格吧。
不要用樂進的例子說一回合是對的,因為荀攸就是增加1回合效果,實際上荀攸下一個自帶戰法可以享受自己的加成。
這一期的武將、戰法分析就結束了,感謝收看,下一期文章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