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炬潛行,《潛行者》向暗夜中熠熠生輝的信仰致敬

2023-07-30   影視前哨

原標題:執炬潛行,《潛行者》向暗夜中熠熠生輝的信仰致敬

導讀:「杜鵑」啼血,飲冰潛行,《潛行者》以別開生面的人物設置呈現那個年代的共產黨人們,在革命的道路上追索、抗爭、探尋的底色。

文|三木

「三天三夜了,你還不明白嗎?電台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你為什麼要逃走,還有到底是誰跟你串通好了。只要你告訴我們共黨『杜鵑』的線索,還有他的名字,我們就可以滿足你的任何要求。」

嚴刑拷打下,剛被搶救過來的中共地下情報員李正勛已經面目全非,吊著一口氣斷斷續續地問道,「任何要求?能讓日本人撤出中國嗎?」——開篇一段審訊畫面,把諜戰劇中緊張又殘酷的氛圍拉到了極致,也用一句話塑造出了一位堅定不屈的共產黨員形象。

7月27日,由黃曉明、蔣欣、吳曉亮領銜主演,余飛任編劇,高寒執導的電視劇《潛行者》在CCTV-8黃金檔首播,並在騰訊視頻全網獨播。1941年的上海,在汪偽特工總部76號,我黨重要情報人員「杜鵑」正面臨暴露的風險,一場波譎雲詭的諜戰故事也隨之上演。

劇集開播,便在酷雲的實時關注度峰值達1.545%,位居同時段全頻道電視劇第一。騰訊視頻站內的熱度值也已突破了24000。

「敵明我暗」,

與多方勢力艱難斡旋險象環生

開篇前兩集,《潛行者》就清楚交代出了故事核心人物。

「正勛同志,讓你受苦了,這隻有我們兩個人,安全。」剛才還在嚴刑逼供的方嘉樹偷偷救醒瀕死的李正勛,在最後的時間裡交換了有價值的信息,本已做好了將他營救出去的準備,卻再遇意外,只能忍痛看著他犧牲在眼前。方嘉樹找回了被藏好的共產黨電台,原以為方嘉樹要開始篩查內奸,聯繫新的上線,他卻轉而來到蘇雅露家,向她「彙報」前幾天的審訊結果。

故事進行到這,不少網友免不了打出一個問號,「方嘉樹是雙面潛伏啊?」

沒錯,《潛行者》講的是一個「碟中諜中諜」的「三面」潛伏人員如何整日在暗流涌動中周旋保命的同時,為我黨完成革命任務的故事。「《潛伏者》具備了間諜、槍戰、竊取情報等傳統諜戰劇元素,在形式上,把 『敵暗我明』置換成了『敵明我暗』。故事推進情節環環相扣,人物境遇險象環生。」正如導演高寒所說,這種敵明我暗的形式設置讓劇情更加引人入勝,觀眾也能很快被帶入到緊張的諜戰氛圍中。

方嘉樹(黃曉明 飾)表面上看是汪偽特工總部76號情報處副處長,其實還是軍統安插在76號情報處的特工,但他其實正是被各方追擊的共產黨地下工作者「杜鵑」。看似玩世不恭,實則卻以極高的智慧和情商,整日斡旋於日本軍官及李力行、76號的葉興城、及同為軍統小組的蘇雅露及「銀狐」,「睡覺都不敢說夢話」的方嘉樹在三重身份、多重敵我衝突的層層任務間潛伏,並在這些複雜乃至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里,在博弈中潛行,為了信仰和光明前行。

劇集開播當晚,初登場的方嘉樹收穫了一致的超高評價,直言「黃曉明眼神狀態都太好了,怎麼只有6集,意猶未盡!」「心跟著方嘉樹一塊懸著就沒放下來過。」「終於又看到了主角智商在線的諜戰劇!」極高的代入感與沉浸式體驗「地下工作者」們身處黑暗、心向光明的人生,讓觀眾對於接下來劇情發展也有了更多期待。

該劇具有親情、友情等情感元素以及信任、背叛、犧牲等情節元素,觀眾表示:「懸念此起彼伏,情節環環相扣,人物紛至沓來」。可以看到,雖是在各類型劇集扎堆的暑期檔亮相,這部穩健紮實的諜戰劇仍在其中顯得分量十足,從別樣的核心人物,到緊張極致的觀賞空間,《潛行者》通過恰如其分的博弈視角展開敘事主線,正逐漸真正走進觀眾的心中。

融入生活流敘事,

人性化氣質讓故事張弛有度

劇中,無論是面對76號老謀深算的特務李力行的重重考查,還是兇悍殘暴的葉興城的緊追不捨,方嘉樹進退有度,總能巧妙化解,就連面對一起潛伏在76號的軍統間諜蘇雅露的不懈追求,方嘉樹也是全力維持著關係的平衡,在任務中嚴謹周旋。直到闊別十年的童養媳陶玉玲及與兩個「子女」的到來,方嘉樹努力維持的平衡瞬時被打破。

在諜戰劇中,特殊的身份、特殊的背景、特殊的使命和特殊的心理狀態,本就賦予角色極大的戲劇魅力。而《潛行者》與以往諜戰劇的不同之處在於,嘗試以生活劇的方式進行創作,為身份複雜的方嘉樹和他的「家庭成員」,設計了足夠多的看點。

情節推進時,劇集選擇以小事件折射大風波,在緊張的諜戰故事中穿插家長里短,並藉助多層級人物衝突,展開對人物情感關係和成長變化的立體勾勒。

作為方嘉樹曾經的童養媳,陶玉玲被黨組織派來上海只是支援老趙的工作,卻因為李正勛同志的被捕,陰差陽錯間與方嘉樹假扮夫妻執行任務。從未開展過地下工作的陶玉玲,缺乏鬥爭經驗也不熟悉工作方式,因此對方嘉樹充滿著不信任,兩人的工作配合地很不順利。但隨著對環境的適應,她還是在殘酷的環境下與方嘉樹攜手成長,憑藉兩人從小一起長大養成的默契,並肩應對外界複雜的鬥爭形勢,同時學著安撫家裡孩子的情緒和不安懷疑。

並且,家庭生活帶來的考驗也成為了後續劇情的重要推動,陶玉玲和兩個孩子的到來,給原本諜戰中的緊張感,帶來了一絲具有生活氣息,整體節奏加快的同時,部分略顯輕鬆的橋段發展也令觀眾難得地體會到了那個特殊年代下普通人的生活狀態,提升了觀眾的觀劇感受、豐富了觀眾的觀劇視角。

比如由蔣欣飾演的陶玉玲,心直口快但是又膽識過人,初登場時就給陰沉可怖的76號的氛圍帶來了巨大的衝擊力,並且與方嘉樹彼此間的心領神會,都具有這個人物設定帶來的唯一性,質樸的外表成為了其後續工作最好的保護。她的到來,為男主後續的情報工作助力良多。陶玉玲的憨是表象,也是很好的偽裝,讓包括葉興城、蘇雅露在內的人對她放下警惕。她還做得一手好菜,為進一步開展工作埋下伏筆。而陶玉玲一路以來的成長,堅定信仰後的改變,都是那個時代普通女性的縮影,在革命事業中共產黨始終把人民群眾作為力量的源泉和工作的基礎。

在近期劇情中由方陶二人在76號內部建立的「筱陶袁飯館」儼然成了劇中最有人味的地方。隨著「夫妻倆」逐漸達成了互相把後背託付給彼此的革命情誼,「筱陶袁飯館」所承載的意義也不單純是情報交接處和庇護所,更是深處於黑暗環境中的一點希望和光明。

為人物塑造、事件描繪融入日常化筆觸,《潛行者》藉助人性化敘事語態一展隱蔽戰線的英雄們的生活面貌。革命戰士不是神,也都是普通的平凡人,劇中也將孩子們在特殊環境下的成長做了描繪和展現,是此類型劇中少有的嘗試。劇中小女孩樂言對「陌生人」方嘉樹的不信任和懷疑,也都很符合此年齡階段正常孩子該有的思維和行為。在隱蔽戰線的工作中,家人孩子都會成為關係潛伏人員任務成敗的關鍵,而這部劇中則通過展現孩子的視角和成長,更全面地放大了那個特殊時代背景下的殘酷與溫情,鬥爭與傳承。

看到共產黨人的鋼鐵意志,

讓主題和思考自然紮根

《潛行者》開播以來,很多人評價這部劇時反覆提到了「信仰」一詞。但本質上「信仰」並不只是展現了劇中人的個人情感,而是肯定了《潛行者》用一種「讓觀眾相信」的方式呈現那個年代的共產黨人們在革命的道路上追索、抗爭、探尋的底色。

在抗日戰爭時期,民族危亡的時刻,他們儘管鮮為人知,卻始終懷抱紅色理想,在救亡圖存的歷史重責下為中華民族的復興之路前仆後繼。他們的肉軀在槍炮面前一樣脆弱,但他們的信仰卻在那個時代的暗夜裡熠熠生輝。

「當今社會的人們,不應該忘記那段歷史,中華民族之所以歷經磨難仍巍然屹立不倒,是因為先烈們用血肉之軀,換回了和平年代。唯有銘記,才能感悟英雄身上的力量。」《潛行者》導演表示:本劇的拍攝的主題,「是要再現那段歷史,呈現我黨潛伏人員在那段歲月里,在狼窩虎穴之中捨生取義的事跡,歌頌緬懷隱蔽戰線上的英雄們」。

劇中,面對同志被抓、身份被懷疑隨時暴露的風險,「杜鵑」方嘉樹沉著冷靜,從容巧妙化解數次危機,機智辨別叛徒;在汪偽漢奸與軍統特工的圍堵下,方嘉樹以堅韌心智、聰明頭腦,與敵人驚險過招,確保了我黨地下情報工作的順利開展與進行。

《潛行者》中的「杜鵑」,和他潛伏工作中捨生忘死的同志們,只是隱蔽戰線上我黨人員之中的一個縮影,還有無數和「杜鵑」一樣的共產黨員,他們時刻忍受精神重壓,挑戰心理極限,為了家國民族,以大無畏的精神和堅定的信仰在黑暗中潛行。他們的事跡也給新時代青年以感召,永遠對烽火年代的革命先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而為了讓觀眾更深刻地感受到那個年代的殘酷與黑暗,主創團隊在攝影和燈光方面力圖營造出「肅殺感」和「壓迫感」的氛圍基調,充分利用視覺造型手段營造敘事情境與敘事氛圍,打造恰如其分的氛圍感。如針對劇中最重要的場景特務機構76號,主創團隊為營造陰森、恐怖、壓抑的氣氛,在室內光源方面捨棄直射光源,畫面內部看不到明顯的光束,而是在窗戶上增加窗簾和百葉窗,隨時控制光比。有不少網友評論道,「很久沒看到這麼有氛圍感的諜戰劇了」。

《潛行者》開場,「虎穴藏忠魂」的諜戰故事才剛剛拉開序幕。電視劇通過另一個視角展示艱難歷史中可能不為人知的碎片時,也帶領所有觀眾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不屈的精神和堅定的信仰。而接下來的方嘉樹又將如何與敵人鬥智斗勇、險境中破局,令人尤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