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格化社區管理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新型社區管理模式。河北區王串場街在推廣網格化社區服務方式的基礎上,根據形勢需要打造「紅色網格」、創新「1+2+N」三級服務網格模式、建立「紅色物業」體系,形成了「點」「線」「面」多重結合的城市社區管理新模式,居民滿意度不斷提升。
「紅色網格」夯實服務基礎
按照「支部建在網格上」的原則,王串場街道黨工委致力於培養「全科網格員」,搭建「紅色網格」,推動各社區重新劃分支部、調整黨員組織關係,促進黨建網格與社會治理網格有機匹配,實現街域網格內黨組織「全覆蓋」,以「紅色網格」夯實服務基礎。
4月的一個凌晨,夜黑如漆,王串場街道辦事處值班室響起了一陣急促的鈴聲,值班人員拿起電話,對方是街道92歲的獨居老人崔學廉。老人說現在血壓突然升高,孩子又住得遠,怕他們趕不過來,看到桌上放的社區工作人員入戶時給的特殊群眾網格員聯繫卡,就撥打了印有街道值班辦公室的電話。工作人員得知情況後一邊安撫老人,一邊及時聯繫醫護人員與老人家屬,與此同時,華屏里社區黨委書記郝韻秋也帶著社區工作人員第一時間趕到老人家中,並跟隨120急救車一道去了醫院。老人的家人趕到醫院後感動得不知如何是好,郝韻秋卻說,「老人就像我們的親人,關心是應該的,以後我們也會經常看望他的!」
王串場街黨工委及各社區黨委一直傾注心力關心關愛轄區空巢獨居老人,疫情期間,以華屏里社區黨委為代表的街道各社區紅色網格員向特殊群眾發放網格員聯繫卡,切實將黨員的示範作用紮根到基層、延伸到人心。全街14個社區156個黨支部被均分在105個網格內,確保了每個網格都有黨組織、每名黨員都在網格中,實現了街域網格內黨組織「全覆蓋」。
目前,「紅色網格體系」建設已經成為街域內各社區提升基層治理能力的助推器和源動力,「紅色網格」內各項事務有引領、各種矛盾易發現、黨建工作與基層群眾零距離,既推動了黨組織建設與網格化社會治理的無縫對接,同時也將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發揮到極致。
三級網絡凝聚強大動力
打造三級網絡,形成「1+2+N」的三級服務網格模式是王串場街在社區管理上的又一創新。所謂「1+2+N」是指由社區黨委書記任一級網格長,1名社區「兩委」成員任網格黨建指導員,1名專職社工任二級網格長,社區黨員、志願者、社區民警、社會組織、小巷管家、熱心群眾等擔任紅色網格員,他們更成為了提升社區治理能力的助推器和源動力。
目前,王串場街部分社區已按此模式嘗試組建工作微信群,並以網格員作為橋樑,通過黨組織凝聚黨員先鋒力量、業主及樓棟長凝聚居民自治力量、社區居委會凝聚社區工作者服務力量,使紅色網格內各項事務有引領、各種矛盾易發現、黨建工作與基層群眾零距離。疫情防控期間,相關工作人員採取電話聯繫、發布群公告等方法向紅色網格員們傳達防疫工作任務,大家通力合作,提高排查效率,全面了解掌握各網格內情況並分類施策,落實居家隔離戶管控、普通居民日常服務、宣傳發動等工作。
志願者是「紅色網格體系」中的最小戰鬥「細胞」,也是落實好網格化管控措施的關鍵一環。疫情期間,真誠里社區黨委在每個小區的卡口安排志願者和網格員執勤,使小區居民發現問題能夠與志願者和網格員及時聯繫,打通了「紅色網格體系」的「最後一公里」。劉朝英是真誠里社區紅色網格中的志願者,這段時間以來,劉朝英在工作之餘抽出自己空閒時間積極參與社區活動,站崗執勤,登記出入證、摸排居民返津信息……全都沖在第一線,用行動譜寫一曲社區志願者無私奉獻的讚歌。像劉朝英這樣默默無聞的社區志願者在各社區層出不窮,他們彰顯了志願者無私奉獻的精神,為戰「疫」凝聚了強大精神動力。
「紅色物業」彰顯責任擔當
物業公司是社區綜合治理的重要一環。王串場街黨工委不斷完善「紅色網格」工作,凝聚「紅色物業」力量,邀請物業工作者加入網格員隊伍,在積極宣傳物業各類特色服務的同時,聽取、回復居民群眾意見建議,暢通交流渠道,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王串場街黨工委把黨建引領落到實處,全面發揮「紅色物業」的堡壘作用,指導物業企業以實際行動服務居民、傳遞溫暖,街域兩新組織的「向心力」持續增強,居民的獲得感、安全感持續提升。
上午9點剛過,易海物業公司經理張楠就已經收到了居民發來的20多條採買日常生活物品的微信。張楠仔細記錄好各家所需糧油蔬果和其他日用品的種類和數量,帶著採買單去市場採購,然後逐一送到居民家門口。張楠說,疫情發生以來,物業公司搞起了「增值服務」,像這樣的「代購」已經成為了這段時間的工作常態。
老舊小區多、老齡人口基數大是王串場街面臨的實際問題。針對此情況,街道黨工委聚焦黨建引領,推動街道各物業公司著力發揮「紅色物業」在疫情防控中的戰鬥堡壘作用,履行社會責任,延伸服務觸角,以切實減少居民外出頻率,關懷溫暖一線醫護工作者及其家人,特別做好孤寡獨居老人正常生活保障等重點工作,通過聯防聯控,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做貢獻。
群眾滿意度的提高,是基層黨建工作出成效的標尺。王串場街黨工委負責人表示,未來將繼續推進「黨建+網格」社會治理模式的深化,推動需求在網格發現、資源在網格整合、問題在網格解決,提高服務黨員、服務群眾的精準化、精細化水平。將紅色基因深植在網格內,深入到基層百姓心中,以民生改善力度、群眾滿意度來回應人民的需要,打通聯繫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3-rrfHEBiuFnsJQVaFE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