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清戰「疫」】一名「90後」社區工作者的一天

2020-03-18   新武清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

面對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根據上級組織的安排

平安里社區全體工作人員迅速到崗

堅守自己的崗位

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奮勇戰「疫」

這其中有不少「90後」的身影


清晨7:00

他們戴好口罩、手套,穿上紅馬甲,戴上紅袖標,全副武裝到社區卡口進行早班的站崗。

「您好,停車測一下體溫,出示您的出入證;請問您是從哪裡返回?最近有沒有離開楊村?副駕駛同志請您出示一下身份證,我們做個登記」;

「大爺您好,請出示一下行人出入證」。「不好意思,您沒有本小區的出入證,不可以進入」。

這些話每天都要被重複無數遍,為了全力保障小區居民的安全,他們嚴格管控小區內出入的行人和車輛,築牢小區第一道防線。


上午9:00

卡口處的公告也及時更新成最新內容,天津健康碼明白紙和津門戰役二維碼張貼在醒目位置,便於居民掃碼申請。

「老闆上午好呀,我們又來採購了。」社區近日居家隔離人員較多,工作者幾乎每天都會到小區菜店為居家隔離人員採購蔬菜、水果以及生活用品,按照物品清單進行採買,盡最大程度滿足隔離人員的需求,讓他們感受到社區的關懷。


傍午11:00

早上居家隔離人員打來電話,把需要買的東西給社區工作者發個清單。放下電話後,工作人員立即查看購物清單,清點需要購買的物品,採買後送到居家隔離住戶門口。

「您好!您需要的東西我給你放在門口了,一會兒您出來拿一下,如果有垃圾需要處理您拿出來放門口,我們給清理出去」;

「咱們還有幾天就出隔離期了,再堅持幾天,有什麼需要的您隨時聯繫我」

......

由於在隔離期間不能面對面交流只能隔著一道門說話,但這阻擋不了他們的關懷,這是社區的「溫度」。


中午1:30

風和日麗、晴空萬里,這是一天中氣溫最舒適的時間段,小區內的老人們睡醒午覺開始走出家門,到花園、小公園等陽光充足的地方散散步、曬曬太陽。

「大爺,您在外面遛彎帶著點口罩,現在正處在疫情期間,保護好自己。」

「大爺您好,您知道咱們現在有個健康碼麼,您如果沒有申請,我們給您申請一個。」

「電子健康碼」的推行方便了廣大居民群眾的出行,平安里社區內老人居多,許多老年人不會申請個人健康碼,在了解到相關情況之後,工作者上門入戶為社區居民申請健康碼。


下午4:00

車先生是一位社區租戶,韓籍人員,由於在本地有一家公司,因此從韓返津進行居家隔離。為了便於日常溝通,社區工作者添加了韓籍租戶的微信,利用微信翻譯進行日常交流,每日測量體溫也會以視頻或圖片的方式進行反饋。

一對小夫妻因工作需要從河北返回,在家進行居家隔離,為了保證和他們「隔離不隔心」,社區工作者上門詢問他們的近況。「您好,生活上如果有需要的物品,您不要出門和我聯繫,我們給您送到家門口,感謝配合。」


傍晚6:00

這個時間段,大多數居民都已經下班回家,在家裡吃飯或看電視進行休息,工作者利用這段時間再次進行入戶排查,聯繫白天未能溝通上的居民。

「您好,我們是社區居委會的工作人員,咱們現在正在進行居民排查,請問您家裡近期有沒有外地返津人員。」

一天的工作大部分都已結束,回到辦公室用電話摸排一遍之前未聯繫上的住戶,返程高峰的到來也為排查增添了難度,與疫情賽跑不分晝夜,這是對居民的負責也是對自己的負責。


晚上10:00

整理記錄一下今天的工作內容,做好工作日誌,計劃第二天的工作安排,將社區工作中的突出點進行編輯留存,收集素材,為信息上報做準備。


晚上11:00

再次到小區內進行社區巡查,到卡口處檢查執勤情況,提醒執勤保安和工作人員一些注意事項。



「晚上溫度較低,咱們一定要保護好自己,注意保暖,辦公室有準備出來的暖貼,可以貼身上暖和一些。」


築牢社區疫情防線

既是社區工作者的任務也是責任

有這樣認真負責、任勞任怨的「90後」社區工作者

相信這場戰役

最後勝利的一定會是我們


在此,向千千萬萬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

社區工作者道一聲

你們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