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全球跑車市場呈現著積極的增長態勢,日本最大的汽車廠商Toyota(豐田)在2017年回歸WRC(世界拉力錦標賽),新一代Supra跑車也經已上市,可見豐田在把越來越多的注意力集中到高性能車型領域。
圖:從1984年推出第一代(AW10)至1989的第二代車型(SW20),豐田MR2曾經是豐田最受歡迎的小型跑車之一,而到了第三代的ZZW30則較為不濟。
經過多年的醞釀,新一代Supra終於在與寶馬合作的情況下誕生,該車與全新一代寶馬Z4(參數|圖片)屬於同平台車型,主要的開發工作由寶馬主導完成。Gazoo Racing的總裁Tetsuya Tada早前也向媒體暗示豐田正在研發MR2跑車的接任車型,早年發布的S-FR概念跑車也可能進入量產階段,接下來豐田可能會陸續發布一大波全新跑車。
圖:直6渦輪發動機,前置後驅布局,單憑這些世界上絕無僅有的共通點,豐田找到寶馬幫忙復活Supra不無道理,這也是最理想而又最節省成本的雙贏做法。
圖:Supra是豐田最經典的跑車之一,其第一代車型(A40)誕生於1978年,因為脫胎於另一中型跑車:Celica獅力架,所以第一代車型名為Celica Supra。
圖:於1981年發布的第二代Supra(A60),依然沒有脫離Celica,依然還是叫Celica Supra,甚至在日本市場,它依然叫Celica XX。
圖:第三代Supra(A70)誕生於1986年,才開始獨立成一個車系,這就是Supra超霸。
圖:雖然第三代Supra被少量引進過國內,尤其廣東海南省區,很多老一輩的車迷對它並不陌生,當年的行駛證就是寫著「豐田跑車」,而真正被國內車迷最熟悉的則是第四代Supra(A80)乃1993年的產物。
圖:豐田早年推出的S-FR概念跑車據說也會投入量產,它的定位應該比豐田86(參數|圖片)還要入門,尺寸接近K-car級別,如果真的量產,可以想像將會是一款玩味極重的輕量級小跑車。
此外,近段時間有消息傳出MR2的復活計劃將會選擇與保時捷進行合作,如果是真的話,那可以預計到豐田全新的MR2車型將會和保時捷新一代的718車型使用同一平台。
試想一下,這是非常正當的思路,直6後驅找寶馬,而談到入門級中置後驅跑車,當然是保時捷Cayman(參數|圖片)、Boxster(參數|圖片)的天下了。
看著海外廠商紛紛推出「親民」的新款跑車,越來越多經典日系跑車得以復活,身處國內的筆者真是十分抓狂;因為即便這些新跑車是多麼的誘人,它們要順利進入中國並非易事。除了廠商對中國市場反應不確定的擔憂影響新車引進計劃外,國內對於廠商出售車款的平均油耗規定也使得廠商在引進高性能車型時需要考慮更多影響。無論是新一代Supra還是可能推出的新一代MR2,又或是Yaris(參數|圖片) GRMN,國內車友要通過官方途徑買到這些高性能車型,應該是比較難了。還是那句話吧,用銷量車的標準規範跑車算個什麼事兒呢?只能說明制定相關規定的人的短視、狹隘得令人髮指,跑車天生就不是追銷量的商品,但它一定就是衡量、檢驗車廠技術水平的一把尺子,無論豐田也好大眾也罷,哪怕他們的CEO再要為財務報表服務,也不敢在這個領域掉以輕心、甚至一刀切不幹。原因?沒有了跑車的存在,誰相信你能造得出一輛好車呢?如果本田沒了NSX、豐田沒了LF-A、大眾沒了奧迪R8、保時捷沒了911、通用沒了克爾維特、福特沒了GT、奔馳了AMG GT、寶馬沒了i8...........誰還能信你的技術能讓我買的車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2r7e7HMBURTf-Dn56jY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