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禁食田雞?」「烏龜也可能是中間宿主?」「飼養昆蟲類爬行類寵物需要注意些什麼?」3月9日,廣東省政協委員、省科學院黨委書記廖兵值班粵政協「委員會客室」,網友們拋出了一個又一個問題。
3月4日,農業農村部下發最新通知,《國家重點保護經濟水生動植物資源名錄》中的物種不列入禁食範圍,其中包括牛蛙、美國青蛙等可以恢復銷售。然而,在珠三角養殖規模更大的泰國虎紋蛙,俗稱「田雞」,卻不在這個名錄內。
針對網友對禁食田雞等野生動物的相關政策提出質疑,廖兵不僅介紹相關法律法規,還從病毒傳播路徑的角度耐心解釋———野生動物生活習性不同、生存環境多樣,它們所攜帶的病原體極其複雜,是一個龐大的天然病原體庫。許多畜禽和人類的疫病來源於野生動物,或者其傳播媒介是野生動物。病毒具有物種特異性,一旦跨過物種屏障,通過變異適應了易感動物,就容易導致疾病的暴發。因此在法律層面限制食用野生動物是十分必要的。
沒有交易就沒有殺害,防止病從口入的有力措施是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廣東省政協委員、北京市岳成(廣州)律師事務所主任王靜巍認為,要減少對野生動物及其生存環境的侵襲,杜絕野生動物的市場交易,才能有效防範新的傳染病毒傳播。為此,他向省政協提交了《關於堅決嚴厲打擊非法野生動物交易的建議》。
王靜巍建議,適當擴大野生動物保護的範圍,並限制非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交易。「我國野生動物是分級別保護的,但是每一種動物都是生物鏈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因此,應對所有野生動物普遍保護,但應剔除因繁殖過快而對人類有害的動物。」
王靜巍也強調,要明確各部門在打擊野生動物非法交易中的作用,各部門之間應相互協助、相互溝通、相互監督,形成合力。海關、公安等部門須聯手行動,加強出入境管理、相關信息互通等共享機制,做到組織嚴密、分工明確。
廣東省政協委員、廣東金輪律師事務所副主任譚日興也表示:「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不僅要堵住非法捕獵的源頭,更重要的是截斷野生動物進入流通市場的途徑,如集市、線上交易平台以及餐飲業等渠道。」他建議,建立市場監督、衛生等部門常年聯動機制,堵住流通領域內野生動物消費通道。
記者:林儀
通訊員:辛學敏
編輯:劉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