誣告行為立案偵查的程序是:向法院提出申訴、對誣告行為進行舉證、公安機關立案、展開偵查等,對於相關情況的處理,應當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來進行處理,避免出現法律適用錯誤的情況。
一、誣告行為立案偵查的程序是什麼?
如果認為對方提起的民事訴訟屬於誣告,可以選擇反訴。可以到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原告人所有的訴求要想獲得法律支持,都必須提供詳實的法律依據和事實證據。通常而言,誣告是不敢上法庭的。因為一要面臨提供證據的考驗,二要面臨被反訴的考驗。
二、誣告反訴的要求:
(1)當事人特定性及雙重性
由於反訴是本訴的被告向本訴的原告提出的獨立的反請求,因此反訴的原告即是本訴的被告,反訴的被告即是本訴的原告,即反訴的當事人是特定的,而且反訴的當事人在訴訟中的地位具有雙重性。
(2)請求具有獨立性
反訴具備訴成立的要件,是一種獨立的訴。反訴雖然是在本訴的訴訟程序中被告向原告提出的反請求,但是它並不因此必然地依賴本訴而存在。被告提出的反訴本身具備著起訴的要件,因此即使本訴撤回,反訴也能夠獨立存在,也能夠作為獨立的案件由法院審理裁判。
(3)目的具有對抗性
反訴的起訴能使本訴失去意義 ,吞併或抵消原告的訴訟請求。
(4)反訴的時間具有限定性
提起反訴有嚴格的時間限制。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問題的若干規定第三十四條第三款之規定,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前提出。
大多關於反訴特徵的歸納,沒能把反訴的特徵與反訴的條件區別開來,把提起反訴的條件看成了反訴的特徵,這給界定反訴的特徵帶來了很大的局限性。如前所述,反訴是一種獨立的特殊之訴,因此應當將「反訴」和「本訴」加以參照。
找出「反訴」不同於「本訴」之處,作為反訴的特徵——即反訴與本訴在發動條件上完全不同。除此之外,反訴的最大特點應該在「反」上,這裡的「反」揭示了反訴與本訴發生時空的不可逆性,也就是說,只有先存在本訴,反訴才有發生的可能,反訴對本訴在這點上具有依賴性。
(5)反訴和本訴之間要有聯繫性
基於同一法律關係而產生的目的對抗的不同訴訟請求 ,或者是基於相牽連的不同法律關係而產生的目的對抗的不同的訴訟請求
反訴之所以在本訴程序中提起,其目的就在於抵消或吞併本訴原告的訴訟請求,以達到維護其自身利益的目的。反訴的請求與本訴的請求相對立,反訴藉助本訴的訴訟程序進行,法院一併審理裁判。
反訴與本訴有牽連。反訴之所以產生和形成,是因為它與本訴有牽連,如果沒有牽連則不稱其為反訴,而是另外的訴。反訴與本訴的牽連主要表現在:反訴的原、被告與本訴的原、被告為同一對當事人;反訴請求與本訴請求基於同一法律事實。
對於當事人存在誣告的行為,另一方可以採取舉證的方式來向司法機關訴訟處理,因為本身對於誣告就是一種違法行的情況,對於相關情況的認定和處理情況應當結合實際來進行調查處理,並根據誣告造成的後果來以當事人進行處罰。
如果您有法律問題想要諮詢,可關注我們的頭條號律師365,私信諮詢。也可以直接點擊文章末尾左下方的「了解更多」,即刻在線免費諮詢專業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