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藝術大師?——這呢

2019-07-17   戲曲寶

京劇二百年,出了個梅蘭芳;漢劇三百年,出了個陳伯華。他們二人代表著京漢兩個皮黃劇種的藝術高峰。——著名京、昆表演藝術家俞振飛


今天,我們跟隨劉征近距離了解漢劇大師陳伯華 ......

記憶深處里,到劇場看演出的次數不多,看戲就更少了,但我卻深深記得看陳伯華老師的演出。那時的我非常小,不知道欣賞戲文,只是好奇地看著那個聰明伶俐、活潑可愛的少女一躍身就輕輕鬆鬆地坐在那個大得可以裝下一個人的柜子上了。

1957年《櫃中緣》陳伯華飾劉玉蓮

回家後媽媽告訴我,台上的少女那時己是可以做我奶奶年紀了。從此,那個揮動著花手帕的身影便成了我的偶像親眼見到陳伯華老師時,她已經是八十多歲的老人了,雖說是只能依靠輪椅活動,但依然風韻無限。她穿著一件睛色碎花的襯衣,滿頭的銀絲整齊地往後梳理。

少年陳伯華上妝照

在同濟醫院的一間病房裡,她坐在輪椅上,和我們談話的同時,還不時用右手的手勢來補充;她的手很漂亮,小小的五指併攏著揮動,不由得讓人回憶起當年那個跳上柜子的少女。

陳老師的談話絕對不象一個癱瘓多年的病人,更不象是一位八十多歲高齡的老人,她的思維敏捷、口齒清晰、聲音柔和我們向她說明來意,宣傳我們國家的《檔案法》,宣傳我們在開展的湖北名人檔案的徵集工作時,她不停地點頭說:「好好」,她說:「你們的工作做得很有意義"。

老照片里睹芳容

交談中談到地也很擔心這一生的藝術成就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漸漸遺失。她滿懷激情地回憶起在當年國家困難時期,是周恩來總理特批黃金給漢劇院製作戲服。她還非常傷心地講述了她的鳳冠在「文革」中的不幸遭遇:「我的鳳冠呀,他們(紅衛兵)一腳就踩下去了」,而這隻鳳冠則是張君秋先生在五十年代,特意為她設計製作並贈送給她的。聽到這兒,我們在座的每一個人心中也都替她惋惜。

過了不久,便換到漢劇院打來的電話,陳院長的戲服己清理出來,請我們過去辦理交接手續。跟隨陳伯華多年的服裝師魏老師,打開木箱一件一件如數家珍般拿出陳伯華曾經使用過的戲服,這裡面是陳伯華的代衰作《櫃中緣》、《貴妃醉酒》、《宇宙鋒》、《二度梅》的全部行頭,色彩艷麗、做工精良,看到這一切我們又都仿佛回到了劇場,燈光照射,音樂聲起,粉墨登場的陳伯華老師伴隨著音樂又咿唧呀呀如仙子般地舞了起來……

1952年《宇宙鋒》


1950年代《穆桂英智破天門陣》陳伯華飾穆桂英

在這裡我們終於又看到了那隻美麗的風冠,這是「文革」後又按照過去的原樣重新複製的一隻。這些戲服不僅僅是陳伯華藝術人生的重要寫照,同時其本身就是瀕臨失傳的珍貴的漢繡藝術作。

一代名伶就這樣把她一生的藝術成就交給了我們,事實上是她無償地把她一生最寶貴的財富全部交還給了國家和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