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亦菲欠一個中文感言,6700萬粉絲,能拉回4.8的豆瓣分嗎
文/小九
9月7日,劉亦菲髮長文感慨參演《花木蘭》的那段經歷,還首次曬出了與主創團隊的合影,同時也透露了當年試鏡時的心路歷程。
唯一遺憾的是,劉亦菲的這段長文是英文版的,或許是為了考慮全球的觀眾,但是隨著《花木蘭》在內地影院市場即將上線,貌似劉亦菲還欠網友一個中文感言。
當然了,有些網友會說,《花木蘭》在內地還沒有上映,劉亦菲此時發感言為時過早。
而翻看劉亦菲的內地社交平台,內容還停留在9月2日《花木蘭》定檔時的那句話:木蘭回家了,期待與你樣相見。
問題是《花木蘭》已經在北美Disney+提供服務的國家網絡上線了,而且票價高達29.9美元,較普通電影院高出不少。奈何影片出品方的如意算盤沒有成功,《花木蘭》網絡上線的第2天,就遭遇了盜版,或許這是片方沒有預料到的。
如果說《花木蘭》在網絡平台上的票房遭到盜版狙擊的話,那麼豆瓣口碑的低迷則是雪上加霜。
《花木蘭》網絡上線後,豆瓣網很快就給出了評分,原因很簡單,因為該片從關注度及參評度人數上,已經達到了平台的出分標準,遺憾的是,5.9分的豆瓣口碑,直接把《花木蘭》推向了不及格的深淵。
不僅如此,在後面的幾天中,《花木蘭》的豆瓣分一路狂跌,截止到本文發布時間,《花木蘭》的豆瓣分已經掉到了4.8分,這不禁讓人大跌眼球。
要知道,豆瓣網上的參評網友,絕大多數都為內地網民,目前已經有超過5萬人參與了評測,一星占比高達19.6%,二星占比為36.4%,而五星占比只有2.7%,也就是說網友們對《花木蘭》的差評率已經超過了50%,尤其在25000多條短評中,網友不滿意的留言占了大多數。
當然,很多網友的留言評測不是空穴來風,而是在經過多種渠道觀看了《花木蘭》後得出的結論,甚至有人給出了史上最差花木蘭的評測意見。
為防止劇透,這裡不過多討論網友所描述《花木蘭》的劇情缺陷,只是覺得一部宣傳了這麼久的影片,有著迪士尼的牌子,加上劉亦菲、鞏俐、李連杰、甄子丹在內地的影響力與號召力,為何弄出一個只有4.8分的《花木蘭》。
想了想原因,個人覺得或許是影片「水土不服」造成的,與演員演技無關。
《花木蘭》的導演與編劇都是外國人,也就是說除了演員之外,基本上都是好萊塢電影工廠線的模式,只不過披了一件「花木蘭」的外衣而已,從對歷史人物的理解到故事所包含的情懷,與內地觀眾的思維觀念有些格格不入。
回到文章開頭,之所以說劉亦菲欠內地網友一段中文版的感言,主要還是考慮到低迷的豆瓣口碑,對於這種影片尚未上線就被唱衰的局面,作為主演的劉亦菲,真心不要按部就班地等到電影上映時再發表感言了,趕緊與網友互動起來,進而拉高口碑,給票房市場增添點活力。
否則的話,4.8分的豆瓣口碑可能還會繼續下滑,而在當下影院環境限制的情況下,搞不好就會失去很多潛在觀眾。
作為內地有影響力的女演員,劉亦菲的粉絲群體超過6700萬,這個基數還是很大的,如果影片上映的前幾天,劉亦菲在內地社交平台發布中文感言的話,勢必會激發粉絲群體的回應,想來對於豆瓣口碑的回升大有益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2gMJaHQBd8y1i3sJtQQ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