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儘管全球還有不少國家和地區都還有局部戰爭,但整體來說世界已經逐步趨於和平,全球一體化的進程也在加快。
但由於歷史遺留問題或者政治經濟因素導致的小範圍騷亂卻一直未能避免,尤其是活躍在世界各國的恐怖襲擊。
此時,能否保衛出行在外的同胞的生命財產安全已然已經成為了各大國軍事實力的直接表現。
前幾年,根據我國軍事行動的真實事件改編的《戰狼2》和《紅海行動》在國內引起了極大的反響。
而同樣的海外援救事件在國外也屢見不鮮,我們今天要聊的這部電影便是這類軍事行動中最經典的案例——《火狐一號出擊》。
1976年6月27日,四名恐怖分子劫持了一架法航航班,班機上有乘客245人(其中以色列國籍的乘客83人),機組工作人員12人。
這架航班原計劃是從特拉維夫飛往巴黎的。
劫機者中有兩名為巴勒斯坦人民解放陣線(PFLP)成員,另外兩名德國人歸屬於德國左翼極端組織Revolutionary Cells(革命細胞)。
而另一邊,正在開內閣會議的以色列總理也收到了飛機被劫持的消息。
被劫持的飛機最終降落在了烏干達的恩培德機場,人質則被安排在了機場的舊航站樓里。
當天下午3點39分,以拉賓總理為首,由佩雷斯國防部長,雅克比運輸部長、阿隆外長、查德克法務部長、格利里不管部長,以及格爾總參謀長組成了危機對策委員會。
以色列國防部長佩雷斯對烏干達以及其現任總統阿明了如指掌,以色列曾經支持和援助過他。
烏干達的空軍是以色列空軍培養訓練的。
當初以色列建國時,曾考慮過如果不能在現在的地方建國,就把烏干達作為一個預備地點。
就連恐怖分子降落的恩培德機場也都是當初以色列人幫忙一手建成的。
但後來以色列停止了對阿明總統的援助,於是烏干達開始與以色列交惡,這恐怕也是恐怖分子選擇烏干達作為躲藏點的原因之一。
然而,烏干達距離以色列兩千多公里,況且烏干達附近的幾個國家與以色列關係都不太好,直接安排戰鬥機是不可能的。
而且很明顯,恐怖分子得到了烏干達總統阿明的支持。
此時,以拉賓為首的危機應對委員會得到了最新的情報:阿明帶著巴勒斯坦游擊隊出現在了恩培德機場,並對外聲稱要從中協調釋放人質。
但這一切都是阿明的陰謀,恐怖分子搞出來的事情太大了,阿明認為如果自己成功解救了人質會得到國際輿論的支持。
阿明與恐怖分子交涉後通報了恐怖分子的要求:
釋放扣押在各國的53名恐怖主義分子同夥,其中,以色列有40人,西德有6人,肯亞有5人,瑞士、法國各1人。
在以色列,危機應對委員會還在討論是否應該安排武力解救人質。
得到消息的人質家屬情緒激動,強烈要求以色列政府答應恐怖分子的要求以換取人質的安全。
與恐怖分子談判是不可能談判的,在任何一個主權意識強烈的國家都不會與恐怖分子談判。
因為一旦恐怖分子談判成功,那麼就說明這個國家好欺負,全世界的恐怖分子恐怕都會盯上這個國家。
而這個國家的公民生命安全將得不到任何的保障。
6月30日,繼要求釋放扣押人員之後,劫機者再次對外發表聲明:
「如果在以色列時間7月1日下午2點(格林威治時間12點)還得不到回答,就要槍殺人質,炸毀客機。」
以色列政府已經被逼到了不得不做出決斷的地步。
最後,以色列政府制定了兩套方案,和平談判為A計劃,軍事行動為B計劃。
兩個計劃同時實行,A計劃作為煙霧彈迷惑恐怖分子和阿明,佩雷斯國防部長則挑選最精英的特種部隊為B計劃做準備。
藉助美國提供的衛星資料,他們甚至還臨時搭建了一個恩培德機場的航站樓進行實地演習。
在6月30日當天下午,劫機者為了表示誠意,突然釋放了包括婦女、兒童、老人在內的47名乘客。
這47名乘客深夜便回到了巴黎。
就是這關鍵的47名乘客為即將突襲恩培德機場的特種部隊提供了最新的人質和劫匪資料,使得整個計劃更加完備。
此時,以色列政府同意談判的煙霧彈起了作用。
在7月1日下午,恐怖分子答應將最後期限延長至7月4日下午2點。
而在以色列的一個空軍軍事基地,一位年輕的特種空軍部隊司令丹捷姆倫准將,他早就著手研究偷襲恩德培機場,奪回人質的軍事計劃。
他們擬定了幾個方案,遞交給了國防部長。
最終經過以國防部長佩雷斯為代表的強硬派的不斷斡旋,總理拉賓特批了B計劃的執行,代號:雷電行動。
此次行動分為4個救援小隊:
營救班的任務是擊斃游擊隊,救出人質;
掩護班的任務是壓制附近烏干達士兵的支援;
爆破班的任務是爆破機場的雷達以及停機坪的米格戰鬥機,防止地方的追擊。
而救護班的任務則是運出死傷者並進行治療。
為了任務的順利進行,他們還安排了一輛與阿明總統一模一樣的奔馳轎車以迷惑守衛。
以色列共準備了經過改裝的4架「C-130大力士運輸機」和2架波音707客機,可以直接進行空中加油。
「雷電行動」的總指揮為佩雷德空軍司令,乘機在
一號機c—130襲擊候機人樓,保護人質(兩位指揮官搭乘);
二號機c—130壓制烏干達部隊,醫治負傷人員,運輸救出的人質;
三號機C—130破壞對方雷達、戰鬥機等,運輸救出的人質;
四號機c—130補給燃料。
每架飛機各自負責自己飛機的警衛。
負責支援的波音機隊的任務如下:
一號機B—707,指揮全盤,通信聯絡,支援(佩雷德空軍司令搭乘);
二號機B—707,醫治重傷員(33名醫生搭乘,分兩個班,在內歲畢待命);
另外,還有8架F—4E鬼怪式戰鬥機作為護衛戰鬥機。
一切的準備工作迅速而隱蔽,保密工作是第一位。
7月3日,人質被綁架的第七天,所有戰鬥人員整裝出發,4架大力士機直飛恩德培。
襲擊部隊在飛行了7個小時之後,按計劃於晚上10點40分(烏干達時間11點45分)準確到達目的地。
然後飛機開始逐次降落並對恩培德機場展開進攻。
人質營救小組沖入航站樓用希伯來語大喊「臥倒」,隨後開槍。
爆破組成功爆破了機場的戰鬥機和雷達中心。
掩護班在機場入口處迎擊並消滅了從坎帕拉方向趕來救援的烏干達部隊。
而且在襲擊期間,所有大力士機始終沒有熄火停機,由十幾名隊員保護著,整個過程幾乎按照計劃進行。
成功完成任務的士兵們受到了以色列人民熱烈的歡迎。
這次行動炸毀烏干達米格飛機11架,不得已而殺死烏干達士兵45人。
在撤離恩德培機場時,106名人質救出103名,3人去向不明,襲擊隊員中只有納塔尼雅夫中校一人死亡。
電影《火狐一號出擊》基本上還原了整個事件的始末,而且從綁架者、人質以及政府三個角度展示這場恐怖襲擊。
但也由於多線敘事的原因,導致了整部電影主線不是很明確,與《黑鷹墜落》這樣的經典戰爭片肯定是無法比較的。
喜歡戰爭和反恐題材的影迷可以找下這部電影看看,這可以說是反恐歷史上最著名的一場戰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