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兩歲女童在小區內被烈犬撕咬」事件,令無數人氣憤、揪心不已。
10月16日上午,在四川成都崇州某小區,一名兩歲女童遭一大型犬攻擊,被撕咬後重傷。
視頻顯示,一隻沒有拴繩的黑色大型犬不斷攻擊、拖動、撕咬女童,女童母親盡全力趴在女童身上進行保護,但力量相差懸殊。直到附近的保潔人員趕來,兩人才合力將大型犬趕走。
10月17日,女童母親在社交平台發文稱孩子目前昏迷,已轉入華西醫院重症監護室進行後續治療。
華西醫院參與受傷女童會診的醫生朱育春告訴媒體,16日17時左右,華西醫院團隊和成都市第五人民醫院的幾位教授一起討論,「我們一致認為,如果現在做手術探查,丟腎的機率非常高,最優的方案是保守治療。」
10月17日下午,崇州市聯合調查工作組發布情況通報稱,已對涉事犬只主人唐某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而涉事犬只也已於前一天被捕獲,是一條黑色羅威納犬。
這條涉事的羅威納犬,究竟是種什麼犬,為什麼會無端攻擊孩童?
羅威納犬,危險性僅次於比特犬?
羅威納犬可以說是一種人人避之而不及的狗,又大又凶,危險性僅次於大名鼎鼎的比特犬。
在一份由美國和加拿大聯合製作的統計報告中提到:1982年至2008年間,因遭受犬類攻擊而致人死亡、傷殘的案例中,比特犬占43%,居第一位;第二位就是羅威納犬,占比21%。
而Dogs-Bite.org網站的報告數據顯示:比特犬和羅威納犬在2014年致命性犬類攻擊事件中,總共占比 64%。
《美國獸醫協會雜誌》上的數據也證實,在致命的犬類攻擊事件中,常見品種就包含比特犬和羅威納犬。
上述研究得出的種種羅威納犬「傷人罪行」,是建立在當時美國興起的「羅威納犬浪潮」之上。在1979年,僅有3000隻新生羅威納幼犬在美國養犬俱樂部註冊;到了2019年,登記在案的羅威納犬約有100萬隻。陡增的基數,使羅威納犬在惡犬陣營里的地位越來越穩:
羅威納犬丨圖源:羅威納犬考級照片
1979年至1990年之間,美國發生了6起因羅威納犬攻擊致人死亡的事件,該時期遭德國牧羊犬攻擊致死的案件有約13起;而在接下來的8年中,德國牧羊犬咬人致死的案件僅有4起,而羅威納犬致死案件則高達33起。
而羅威納犬成為惡犬的另一大重要因素,是其龐大的體格。
羅威納犬公犬高70~90厘米,體重43~59公斤;母犬高65~80厘米,體重38~52公斤,屬於大型犬中偏壯碩的犬種。
除了體格大,羅威納犬還具有較強的領地意識和守護本能,因此攻擊性強,發動攻擊時衝擊力猛、咬合力強,撕扯兇狠且耐力強,能持續興奮1小時(德國牧羊犬興奮性保持半小時左右)。
雖然在《成都市養犬管理條例》第二十一條中提到:在限養區,禁止個人飼養烈性犬、大型犬。但在成都公布的22種烈性犬中,卻沒有羅威納犬的名字。
羅威納犬為什麼不在禁養名單里
羅威納犬雖然不在成都公布的禁養烈性犬名單中,但在其他城市,例如北京、上海、廣州、南京、杭州、重慶等,它都被明確列為「禁養犬」。
這是因為在我國,不同地區禁養犬名單的內容不同,而各地禁養犬名單的具體品種,需要由當地畜牧獸醫政部門確定,並向社會公布。
《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第三十條法規規定:
飼養犬只防疫管理的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
此外,相關部門會格外注重犬只的大小。「大型犬」通常會成為限制飼養的類型,但不同城市對「大」的容忍度不同:
例如北京2003年在重點管理區,對犬只的身高上限是年體高35厘米以下(含35厘米);2019年《湖北省物業區域個人禁養犬只標準(試行)》中禁止肩高超過45厘米的犬只;2022年《綿陽市重點管理區禁養犬目錄》禁止飼養成年體高超過60厘米的犬只(犬只站立時從肩部最高點到地面的距離不得超過60厘米)。
除了「大」,脾氣不好的烈性犬也是「禁養犬名單」針對的重點對象。通常人們會把所有藏獒犬、鬥牛犬、秋田犬等有明顯攻擊性的犬類列為烈性犬。而《綿陽市重點管理區禁養犬目錄》除了列出27種禁養品種,還強調「以及含有上述血統的雜交犬」。
《重慶市禁養烈性犬攻擊性犬種類目錄和大型犬標準(試行)的通告》中除了大型犬、烈性犬,還提到了「攻擊性犬」,不是只有大型犬和烈性犬會傷人,有些狗個子不「大」,血統不「烈」,也可以傷人。
令很多網友不解的是,印象中忠厚老實的中華田園犬,怎麼也出現在一些城市的禁養犬名單中。
中華田園犬為什麼在禁養名單
中華田園犬是中國土狗的統稱,與英國土狗威爾斯柯基犬、德國土狗博美犬、俄羅斯土狗西伯利亞哈士奇、地中海地區土狗比熊犬不同,大多數「中華田園犬」是5000多個品種犬只世世代代「自由婚戀」的後代。
由於中國地域遼闊,犬只品種繁多,主要分為北方品系、江浙品系、兩廣品系三大品系,及十幾個地方亞種,其中有名揚天下的松獅、京巴、西施、沙皮、藏獒,也有名不見經傳的哮天犬的原型中國細犬,還有牆裡開花牆外香、旅居英美的中國冠毛犬等,以及大量難以區分品種的「超級混血」狗。
由於很長一段歷史,我們並不像國外那樣執著於對犬只外貌進行「定向培養」,這就使得大部分「超級混血」的中華田園犬外貌較為相似,例如:頭部接近祖先灰狼的外貌,嘴尖、短,額平;尾巴向上翹起,以金錢尾和鐮刀尾為主;毛色以黃棕色為主,毛質粗,容易保持乾淨。
跟著蘇軾打獵的中華田園犬阿黃
正是由於大部分中華田園犬的「超級混血」基因,使它們擁有了更強的環境適應力,但缺點則是性格穩定性較差,可能父母輩很溫順,下一代卻富有攻擊性。
而中華田園犬被禁的主要原因不僅有品種問題,而是它們較差的生存現狀。
大多數中華田園犬生活在農村、郊外,處於放養狀態,還有大批處於流浪狀態,導致它們當中大多數沒有經歷過免疫,可能攜帶包括狂犬病在內的很多原生病毒。另有部分流浪犬,可能因受到過虐待,對人類懷有敵意,進而出現攻擊性,相對不好控制,於是在部分地區就被列入了「禁養名單」。
被狗攻擊時怎麼辦?
先來討論下如何避免狗的攻擊。
狗是聰明的社會性動物,有一套「社交法則」,通常只可能攻擊嚴重違反它們心中法則的人。
這些法則包括無緣無故地「主動攻擊」犬只,以及「與狗對視」。後者也是怕狗人士常犯的錯誤,注視在自然界意味著威脅和挑釁,屬於一種攻擊行為,很多動物為了避免注視導致的衝突,專門進化出了顏色較深的鞏膜(眼白),與虹膜顏色渾然一體。
國外研究顯示,在92種動物中,
有85種的鞏膜露出部分顏色與虹膜近似
人類則相反,為了眼神交流,專門進化出界限分明的淺色鞏膜和深色虹膜。因此,怕狗一定不能盯著陌生的狗看,更不能盯著狗的眼睛看。
甚至不要對狗「露齒微笑」,在狗的肢體語言中,露齒一般是在齜牙,是威脅、恐嚇的意思,因此對陌生犬只「露齒微笑」,存在被對方誤會的可能。
更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要在狗面前「瘋狂逃竄」,在所有獵食動物面前露出後背,都是一種「邀請」,可能激發它們的捕獵本能,即便喪失了這種本能,它們大機率也會忍不住追逐,並跑贏人類。
人類100米短跑世界最佳紀錄保持者尤塞恩·博爾特的最快成績為9秒58,相當於37.57千米/時;狗界奔跑速度最快的品種為靈緹犬,平均速度約是70千米/時,而整體大型犬的平均奔跑時速為35~40千米/時。所以看見狗不要跑,首先是根本跑不過,其次可能在摔倒後,遭受更嚴重的傷害。
有時候,也會出現我們已經被狗「盯上」的情況,如「誤入狗的領地範圍」「打破社交規範」「誤傷對方」等,此時手裡如果有食物、小石子,可以嘗試向遠處丟(不要丟太遠),分散對方的注意力。
手裡沒有東西,可以用較低沉、平穩的聲音向周邊的人求救,但不要高聲尖叫,避免犬只更興奮。
如果不幸被狗咬傷,要馬上用大量清水沖洗傷口,並及時到醫院清創、接種狂犬疫苗,並向動物管理部門報告被狗攻擊事件,以便他們能夠採取措施保護其他人。
參考資料:
1.Merritt Clifton,「Dog Attack Deaths and Maimings,US&Canada,September 1982-January 1,2008,」Scribd,
2.DogsBite.org,「2014 Dog Bite Fatality Statistics,
3.Jeffrey J.Sacks,Leslie Sinclair,Julie Gilchrist,Gail C.Golab,and Randall Lockwood,「Breeds of Dogs Involved in Fatal Human Attacks in the United States between 1979 and 1998,」Journal of the American Veterinary Medicine Association,217(2000):836-840.
點擊圖片閱讀 | 為什麼他把周杰倫唱到無路可退?
點擊圖片閱讀 | 你在螞蟻森林種的樹,被他們壓死了?
如果你覺得今天的文章還不錯
動動手指,給壹讀君點個在看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