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春蓮
近日,中企通信聯合華潤啤酒打造的「華潤啤酒數智化綠色工廠」項目與「華潤啤酒一站式混合組網」項目分別榮膺「IDC未來數字工業領航者案例」優秀獎和「IDC中國未來企業大獎優秀獎——未來聯接領軍者」稱號。
華潤啤酒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積極構建多類型技術應用跟業務場景緊密「增效」,廣泛應用了物聯網(IoT)、大數據分析、人工智慧(AI)等創新技術,以實現生產過程的智能化,提高生產效率和資源利用率。
實際上,近幾年,隨著市場和消費需求的變化,國內啤酒行業市場競爭激烈,尤其是在頭部企業之間,呈現出高端化、多元化的發展趨勢。華潤啤酒從2020年起進入了「技術產品化」階段,近年邁進「啤酒+白酒」雙賦能戰略發展新時代。同時,華潤啤酒也意識到數字化和智能化轉型是啤酒企業提升競爭力的關鍵之一。
而中企通信則於華潤啤酒數字化轉型之初即開始了與其的合作。
中企通信銷售總經理高力衡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華潤啤酒對數字化轉型有著較高的要求,不僅重視降本增效,更要全局性解決企業當前的痛點和難點,能為未來打下基礎,這需要解決方案供應商在技術和服務上,都要有前瞻性,才能讓客戶的IT投資效益最大化。」
加速數字化轉型助力降本增效
「啤酒行業是地域性的,通常情況下銷售和輻射半徑在400公里左右。其數字化轉型的特點總結起來就是『散、雜、亂』。」華潤啤酒智能與數字化部副總監陳學強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一家大的啤酒集團基本上都是通過一個核心廠區建起來,打響這個品牌後,去做全國甚至全球性的收購,去覆蓋市場端。這帶來一個問題,就是信息化跟不上業務併購的節奏。同時,收購的這些企業都具有不同的技術路線和數字化的現狀。
「在形成大集團之前,原先都是小系統的微循環,我們首先要打破這種微循環,最終形成一個有條不紊的統一的大系統。」陳學強進一步稱。
為實現數字化轉型目標,華潤啤酒一方面亟需解決當下的痛點,關注技術的價值創造和對業務增量的輔助,另一方面根據需要尋找穩健技術夥伴助力推進三大核心目標:一是增強網絡連續性與可擴展性;二是優化網絡能效;三是整體加固數字底座安全防護水平。
同時,華潤啤酒強調合作夥伴必須擁有足夠的服務能力和全球化資源支撐業務未來靈活發展。
華潤啤酒智能與數字化部副總監陶志斌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我們希望通過一個牢固的基礎設施建設,助力數字化和智能化的快速轉型,將人員的精益管理融入我們所有的生產,包含上下游物流的聯通環節,能夠持續地實現低碳,甚至零碳排放。」
經過多番審慎考量與嚴格技術測試後,華潤啤酒牽手中企通信,並採納部署了中企通信整套創新「雲網安一體化」解決方案。
在高力衡看來,新技術應用如何能讓企業做到降本增效,有兩個潛在前提。一是技術和解決方案選配,二是做好實施和部署、適應企業的業務發展。
探索AI大模型賦能國際化戰略
不僅僅是在國內進行數字化轉型,隨著華潤啤酒不斷國際化,其對數字化轉型也有了新方向。
據了解,在「走出去」戰略指引下,華潤啤酒與喜力集團於2019年正式建立全球戰略夥伴關係,至今成為喜力在全球的第二大市場。收購喜力中國只是華潤啤酒國際化的第一步。
接下來,華潤啤酒計劃將通過藉助合作夥伴中企通信的全球化資源稟賦,以網絡改造為基礎,推動公司整體的數字化轉型,包括自動化工作流程和智能化決策支持;並通過提高運營效率和響應速度,支持業務的快速增長和市場擴張,譬如東南亞、歐洲等海外市場。
陳學強還進一步強調,公司未來數字化方向,可以概括為「夯實基本盤,引入新武器,構造下一代系統」。爭取把AI智能融入體系建設裡面來,為後期國際化等戰略賦能。
「我們提供的方案可以隨著他們業務需求變化去進行適時調整,包括後期可能需要的算力、AI模型以及國際化統一需求,都能通過已搭建好的底層網絡基礎設施快速得到滿足。」高力衡也表示,中企通信過往已積累了充足經驗和案例,能夠幫助央國企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深耕數字底座,幫助客戶數字化轉型走得更穩、走得更遠。
中企通信數據科學與創新高級總監詹東東也告訴《證券日報》記者,中企通信和華潤啤酒也正在探索將AI大模型結合到企業業務當中,依託底層的雲網安技術賦能企業業務平台。
(編輯 上官夢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