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墓碑前用不明粉末堆出「陣法」
再念上兩句「咒語」
最後兩手一指,大喊:「定!」
……
這並非電影里的情節
而是在短視頻平台上演的「探險」橋段
搜索「青年墓地」「墳墓探險」等關鍵詞
上述內容比比皆是
流量高的視頻能獲得上萬點贊
.
.
.
.
.
.
(溫馨提醒:下方有直播頁面截圖)
.
.
.
.
.
.
「公墓探險」相關視頻
南都記者調查發現,此類「探險主播」的視頻內容大同小異:在寂靜無人的公墓里,主播穿梭於一排排的墓碑前,不時觀察是否有「阿飄」出現——為了避開違規詞彙,主播們用其代指「鬼神」「靈魂」。
一旦「阿飄」出現,主播便會拿著鏡頭狂奔,一邊罵髒話一邊喊「咒語」,如「急急如律令」等。配上詭異音樂或者尖叫音效,視頻的恐怖張力被直接拉滿。
其中更有博主毫不掩飾自己對流量的垂涎,在質疑評論中回復道:視頻都是劇情演繹,只是為了賺錢。至於會不會惹上「不幹凈的東西」,其則自稱「八字很硬」。
調查
有博主在深圳墓地直播被逮
陳奇 (化名)就是這類風格的博主之一,目前在一個短視頻平台粉絲數超過24萬,獲贊數達40萬。
他曾向南都記者發來一部「得意之作」:視頻封面的上半部分是一個面容恐怖指甲奇長的長髮人,下半部分是一隻被拴住的家犬,標題為「被拍攝到的無法解釋的現象」。
為了流量,博主明知這類行為不當,仍想繼續鑽空子。陳奇告訴南都記者,他在粉絲數漸長之後去過深圳松山墓地直播:「上次我被逮到了,保安把我手電筒還有桃木劍給收了,所以我有一段時間沒開了,等過段時間沒那麼嚴,我再去開直播。」
陳奇的帳號熱度
也吸引了外部的注意
今年10月,一個名叫「安陌直播」的App運營方找到他,希望把他簽為主播,為他提供流量支持。
南都記者查詢發現,「安陌直播」鮮明地打出「戶外探險玄學靈異」的標籤,由此也吸引了一大批「探墓博主」。
「安陌直播」的頁面設計十分簡單,只分為「正能量」「視頻」「關注」三個類別。「正能量」分類里輪播著有關「防止網絡沉迷」「樹立理性消費觀」「防止網絡詐騙」等視頻內容;「關注」則呈現被用戶關注的主播動態。
與其他兩頁不同的是,「視頻」頁面在白天十分安靜,只顯示一個直播間,名字為:祝所遇之人皆溫柔。直播里沒有主播,只有一個音樂軟體在放歌。到了晚上,各路「探險博主」才紛紛冒頭活動。
主播進行「公墓探險」時,自稱遇到「阿飄」
11月2日22時左右,南都記者點開熱度第一的直播間。主播自稱「小老妹」,驅車趕到一處墓地進行直播。在「小老妹」的直播間裡,也出現了「阿飄」。她大罵著把「阿飄」趕走,還跟彈幕互動,問觀眾有沒有看到奇怪的東西。
雖然畫面十分熱鬧,但直播數據並沒有讓「小老妹」滿意。她反覆要求觀眾們給她送禮、點贊,說「今晚的錢都不夠油費的」,「我沒有動力了,我不想直播了」。
此類視頻和直播還涉嫌侵犯逝者的隱私。「小老妹」氣喘吁吁地坐到地上,把鏡頭隨意對準一塊墓碑。墓主人信息若隱若現,有人發了一條評論:這倆人好年輕。「小老妹」也附和道:是啊,走得太早了。
擺拍
為吸引人氣取古墓屍骨
「找了幾個小時,終於用尋龍分金找到墓室入口,發現洞穴,探秘漢墓野墓。」
「小伙在荒山野嶺發現一個地洞,鑽進去一看,竟是座地下宮殿古墓。」
……
除了盯上現代墓
還有一些博主拍攝古墓探險視頻
這樣的視頻標題吸引了大批觀眾
但也引發了諸多爭議
2022年3月,博主「吉嘉軍賓凶」被網友舉報發布許多有關「探墓」的活動和照片,其中一條標題為「全網唯一,實探明魯王宮」,配圖為其通過繩梯順洞而下。
南都記者注意到,該博主曾曬出中國古蹟遺址保護協會會員證件。中國古蹟遺址保護協會就此事發布通告稱,該博主行為涉嫌違反文物保護相關法律法規,協會已將情況向相關文物管理部門反映,並對其行為進行調查。
古墓探險博主發布的視頻
還有博主不斷試探法律底線
為了流量大行「破壞」之實
2022年3月28日,陳某進入貴州龍里縣果里村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果里岩洞葬」內,在使用手機直播過程中,隨意打開洞內擺放的棺木,並將棺木內的屍骨取出任意擺拍,以此吸引網絡人氣、賺取網絡打賞,非法使用屍骨賺取非法利益。
其行為造成洞葬內的棺木、屍骨等文物不同程度損壞,且無法修復。案發當晚,陳某被當地村民發現,隨後被公安機關抓獲。2023年2月10日,龍里縣人民法院判決陳某犯侮辱屍骨罪,判處有期徒刑九個月,緩刑一年。
貴州省司法廳發布相關通報
今年3月,一個名叫「墓盜國中」的短視頻博主闖入了大眾視野。
與那些低調遊走于禁區的「盜墓者」們不同,這位博主直接將「盜墓」二字做成帳戶頭像,並且在簡介中打出「領取古墓地圖」的廣告,甚至還在微信群中放言要挖掉秦始皇陵。相關截圖顯示,「墓盜國中」的粉絲數超16萬,視頻作品獲贊數接近60萬。
值得玩味的是,「墓盜國中」在發布短視頻中配文「盜墓違法,文物屬於國家」。但在微信聊天裡,他又毫不掩飾自己的目的:「兄弟,都是真刀真槍,要致富去盜墓,群裡面這種視頻很多,都是實戰派,不是小說。」
該博主被媒體曝光後獲得了警方關注,目前,其視頻帳號已被註銷。
商機
「病態流量」驅動的帶貨和收益
此類譁眾取眾博眼球的「病態流量」
在部分人看來也是商機所在
幾年前,短視頻平台一度盛行直播「尋寶」,直播間裡,幾個人利用金屬探測器、強力磁鐵等設備尋寶、打撈。等觀眾人數上漲,其實質目的也暴露出來:借尋寶之名售賣勘探設備。
南都記者調查發現,前述以「戶外探險玄學靈異」為標籤的「安陌直播」,將簽約主播的提成發放標準分為四類,S級、A級、B級、C級。其中S級等級最高,收益在13000元至30000元不等。
南都記者查詢獲悉,「安陌直播」由南京福環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開發。該公司成立於2020年,是一家以從事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為主的企業,註冊資本1000萬人民幣。
該公司曾因違反《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五十一條,被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罰款20000元。
「安陌直播」上的主播提成發放級別
另外,一些探墓博主積累了數十萬乃至上百萬粉絲,掛上櫥窗或在視頻里植入廣告,從賣創意飾品到推銷生活用品,從賣手機到推銷二手房,變現手段多樣。還有博主替人講解風水,當然也是收費的。
探墓博主評論區有人打廣告
在探墓類視頻評論區
不少「業內同行」也開始帶貨
另有一個帶貨帳號主營「古錢幣回收」,也是在探墓類視頻評論區里尋找潛在客戶。不過南都記者點進主頁後看到,該用戶因違反短視頻平台公約,已被禁止發布作品。
聲音
這些行為或觸犯刑法
墓地本為往生之人提供的清凈之所
不應過度打擾
但一些博主偏偏為了流量
選擇此類場地進行拍攝直播
對於此類行為
法律上是如何界定的呢?
北京市冠衡律師事務所律師張海粟告訴南都記者,如果只是在普通墓地拍攝和直播,目前並沒有明確的禁止性規定,但是一旦對他人的墓碑、墳墓等造成破壞或污染,需要承擔財產賠償責任,同時需要對死者家屬進行精神損害賠償。
張海粟表示,找人演戲扮鬼、放陰間配樂、擺陣作法這些博人眼球的行為,涉及封建迷信活動,與主流價值觀相違背。但是目前對封建迷信活動如何界定,對這些行為如何管理,依然比較模糊,只有上述行為達到「利用封建迷信擾亂社會秩序、損害他人身體健康的嚴重後果」,才會進行行政或刑事處罰。
至於古墓類探險視頻,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安家瑤向南都記者表示,「對於考古人員來說,需要先申請發掘執照,得到允許之後才可以行動」。安家瑤認為,個人擅自進入古墓拍攝、探險並不合適,「裡面可能還很危險,沒有支撐得話,(古墓)倒塌會壓死人」。
探墓博主直接入洞拍攝
在安家瑤看來,部分博主在進入古墓後拿燈照射、隨意觸摸的行為,也有對古墓造成二次以至更多次損害的風險。她建議,個人如果對歷史文物感興趣,可以前往博物館、研究所進行了解。「這些機構也做了很多宣傳,希望能和大眾多多交流。」
張海粟告訴南都記者,一旦探險行為對具有文物價值的古墓葬形成破壞,可能構成《刑法》第三百二十四條的故意損毀文物罪或過失損毀文物罪。如果是以非法占有古墓葬內文物的盜掘行為,或構成《刑法》第三百二十八條的盜掘古墓葬罪。
*有什麼想說的,歡迎給我們留言哦*
南方都市報(nddaily)、N視頻報道
共同營造清朗網絡空間主題策劃——「病態流量」系列調查
總策劃:戎明昌 劉江濤
執行策劃:王佳
統籌:南都記者 向雪妮
本期主筆:南都記者 馬輝
采寫:南都記者 周敏萱 馬輝 實習生 汪明月
編輯:余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