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馬術為牽引,桐廬打造「中國馬產業新高地」

2023-10-05     第一賽馬網

原標題:以馬術為牽引,桐廬打造「中國馬產業新高地」

10月2日上午,桐廬馬術中心傳來好消息——當天產生的2枚金牌都被中國隊收入囊中。中國隊摘得馬術三項賽團體賽金牌,中國隊隊員華天與他的搭檔「海王」拿下三項賽場地障礙個人冠軍,創下中國隊亞運會歷史最佳紀錄。

要知道,舉辦亞運會馬術比賽,桐廬同樣創造了歷史。

2019年2月,杭州亞運會馬術項目正式落戶桐廬。當所有人在為之振奮的同時,疑問接踵而至:桐廬本地不產馬,當地百姓也沒有養馬的傳統,緣何馬術項目會落戶這裡?

氣質相吸與產業相融

馬術是一項既高雅又刺激的體育運動,也被譽為「紳士運動」。據業內人士透露,擁有世界級山水空間的桐廬,仿佛一個天然運動場,非常適合馬術比賽。反觀桐廬本身,也亟須大項目來引領體育事業的磅礴發展。

桐廬縣委縣政府計劃以賽事籌備推動城市提檔升級、城市運行保障精益求精,並提前在賽後場館利用和相關產業發展方面做出謀劃和布局。可以這麼說,亞運會馬術項目落戶桐廬,是氣質相吸、產業相融的結果。

2020年9月16日,桐廬馬術中心在瑤琳鎮林場區塊正式開工。短短一年,一個青山環抱、依江而建,且兼具顏值與智慧的標準場館拔地而起。從高空俯瞰,桐廬馬術中心主場館呈現漢字「馬」的形狀,仿佛一匹駿馬馳騁在富春山水間,充滿綠意的斜坡屋頂,又成為景觀的延續。緊接著,越野場地、室內室外訓練場、馬房以及配套的馬僮村與馬醫院等建築相繼實現高質量交付。

2022年1月14日,場館運行團隊首批工作人員約70人正式入駐場館,成為各賽區首批實現入駐場館辦公的團隊。當天,他們在馬術中心正大門階梯處拍了張合影。也正是從這70人開始,一點一滴地把場館「妝點」得五彩繽紛、熱情似火。

三年苦戰贏來運動員點贊

馬術項目是亞運項目中唯一一項人與動物同賽的項目,如何服務好馬匹?競賽環節該如何組織?一大堆問題擺在眼前。

找專家,聘人才。桐廬縣積極對接國家體育總局、中國馬術協會等,擇優聘請參與過東京奧運會、全國馬術錦標賽等大型賽會,且有著豐富馬術項目賽事組織工作經驗的專業人才。經過三年奮戰,如今,桐廬馬術中心組建了22個業務領域組,通過反覆學習、業務培訓、壓力測試、綜合演練,磨合團隊、熟悉流程,打造了一支專業高效的混合團隊,「行業小白」已蛻變成「行家裡手」。

一流的辦賽條件、專業的賽事組織以及濃厚的賽事氛圍也贏得了運動員們的點贊。「感謝今天桐廬馬術中心觀看比賽的觀眾朋友們的支持,讓現場保持得如此安靜,讓『海王』和所有馬夥伴們得以放鬆專注地比賽……」9月30日,杭州亞運馬術三項賽——盛裝舞步賽結束後,中國隊運動員華天忍不住在社交平台上為桐廬馬術中心文明觀賽的觀眾點贊。無獨有偶,中國香港運動員蕭穎瑩也稱讚:「對馬來說,這是世界級的環境,所以馬現在可能不想回去了……」

搶抓亞運契機推進文旅融合發展

後亞運時代,桐廬又該如何發揮「亞運紅利」?

在賽後利用定位上,桐廬提出,要搶抓亞運契機,育強馬術特色,融入大健康、大旅遊等主導產業,促進其融合發展。

比如,在賽後利用空間規划上,桐廬馬術中心(主場館)在舉辦杭州亞運會後仍計劃延續馬術賽事中心的主功能,並將作為馬關聯產業引育的主平台;瑤琳鎮在亞運馬術項目落戶後,提出「大景區+鄉村旅遊」的思路作為發展的主賽道,錨定了「仙境瑤琳·馬術小鎮·潮玩旅地」的發展定位。

桐廬縣瑤琳鎮鎮長鄒建華也表示,在賽後利用業態培育上,將堅持以賽事為中心,重點引育馬術+賽事、馬術+教培、馬術+交易、馬術+文化等,通過5至10年甚至更長時間的培育發展,將桐廬瑤琳逐步打造成為全國最具影響力的馬術賽事中心和馬術產業新高地。

以馬術為牽引,桐廬成功吸引中國旅遊集團20強企業——開元旅業集團,落戶瑤琳投資建設「桐廬瑤琳開元森泊旅遊度假區」,開發馬術主題街、森泊主題樂園等業態,總投資約20億元。此外,桐廬還在積極商洽對接一批馬術關聯業主來投資興業。朝著「中國馬產業新高地」目標,桐廬正在努力。

本文由第一賽馬網發布,資料來自杭州日報,轉載請註明出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2e4b210e1b7d13ffe0858bb9c3cc9d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