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觀點 住宅樓像搭積木一樣整齊 網友 住在這裡會抑鬱 出門找不到家
以下文章來源於Future Architects ,作者Lirika
Future Architects.
以設計的視野關注世界萬物。
前不久,Lirika關注到了丹麥首都哥本哈根以其規整環保的社區建築。這些建築的建成吸引了很多建築學者的關注和討論。有的網友說這個太恐怖了,住在這裡不神經也會抑鬱!真的是這樣嗎?讓我們來看看哥本哈根建築的一些信息。
2021年哥本哈根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 2023 年世界建築之都。作為第一個世界建築之都,里約熱內盧原本是第 27 屆世界建築師大會的舉辦地;然而,鑒於大流行,該活動變成了數字化。如今看到住宅樓像搭積木一樣整齊,高度統一!網友:「住在這裡會抑鬱,出門找不到家」!
來自網友的評論
看的頭確實有點犯暈,有點眼花,看來網友說的一點都不誇張,出來以後估計找不到家了。這個建築群如果放在中國,建築方案會第一時間斃掉!
這些樓連接的這麼密集,真的萬一發生火災,那損失多慘重啊!安全隱患太大了,所以只能過過眼癮,如果放在現實生活中,還是算了吧......
這個消防車肯定沒法進去。圓圓的,像細胞一樣,感覺就是在做拼圖,不看門牌號,確實找不到家。
作為第一個世界建築之都,里約熱內盧原本是第 27 屆世界建築師大會的舉辦地;然而,鑒於大流行,該活動變成了數字化。 主題是「全世界」,探討了如何創造一個更公平、更支持性的城市環境。只有一個世界」。根據UIA 的說法,巴塞隆納和北京是 2026 年冠軍的有力競爭者。
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充滿了歷史和現代建築奇蹟。下面Lirika將為你列舉幾個最具標誌和代表性的建築。
01
丹麥新坐標——Wave建築群
位於哥本哈根、由HenningLarsen設計的丹麥新坐標——'Wave'公寓樓最近終於完工。這個占地14,000平方米的建築群於2006年開始建設,但由於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該項目被中斷,最終延長了11年的建設期。受到該地區景觀的啟發,「Wave」標誌著一個新的雕塑地標。結構清晰易辨的標誌將住宅區與大海,景觀和城鎮連接起來。在白天,白色波浪在水中反射,在夜間,特徵輪廓類似於照明的多色山脈。
建築物以沿著vejle峽灣排水的五個連續波浪形狀為靈感來源。2008年國際經濟衰退僅在兩座塔樓建成後中斷了建設。然而,即使只是部分完成,「浪潮」的初始階段仍引起了廣泛的關注。這些塔樓於2009年被丹麥貿易雜誌byggeri評為「年度住宅樓」,2012年獲得了創新建築學的葉子獎,2013年獲得了著名的公民信託獎。
在2015年重新啟動建築工程後,最後的三座塔樓現已完工。後續工程履行著建築師的原始願景,並成為對當地遺產和地理建築的致敬。Henning Larsen的合伙人和設計總監sørenøllgaard解釋說,「我們的這一浪潮設計將成為vejle本地引人注目的新亮點,一個反映並體現周圍區域的波浪。我們覺得我們的設計融合了我們自己的現代設計和強烈的本地認同感。」
02
阿克塞爾塔
這些塔樓由 Lundgaard & Tranberg 設計,於 2013 年開工建設後於19年竣工。塔樓設有現代律師事務所辦公室和聯合辦公空間,地面商店、餐廳和向公眾開放的凸起花園。
建築師希望通過創造歡迎的圓形形狀和寬闊的樓梯,將塔樓與周圍的矩形建築區分開來,邀請公眾體驗這座建築。
塔樓的圓形形狀和不同的高度旨在喚起有機的外觀。
此外,金屬棕色外牆融入了哥本哈根現有的配色方案,使建築物免受強風的影響,強風通常圍繞該地區的大型結構。
03
哥本哈根歌劇院
這座新未來主義風格的建築由建築師 Henning Larsen 於 2004 年完工,坐落在海港岸邊,對面是丹麥皇室家族的城堡Amalienborg。
該建築也是丹麥皇家劇院的所在地,擁有 1,492 個座位,所有座位均以獨立角度提供最佳視聽體驗。
整理:Lirika 責編: Adrian 審核: Adrian
圖文素材:
微博 JoannaBlue
360 蘭州家長
zoudesign
搜狐資訊不炸不驚人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