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代「摩爾曼斯克」號的前身:美國海軍「密爾沃基」號輕巡洋艦
這艘不走運的巡洋艦為「斯維爾德洛夫」級1953年1月28日在莫洛托夫斯克的第402造船廠開工(建造編號№302),同年11月25日列編,艦名繼承自在1949年3月16日歸還美國海軍的「摩爾曼斯克」號訓練艦,該艦原為根據《租借法案》租借給蘇聯海軍使用的「奧馬哈」級輕巡洋艦「密爾沃基」號。1955年4月24日下水開始舾裝後,新「摩爾曼斯克」號輕巡洋艦在同年9月22日簽署驗收合格證書交付海軍,10月6日升掛海軍旗,服役於北方艦隊。
本廠長繪製的剛服役時的「摩爾曼斯克」號
1956年3月31日,「摩爾曼斯克」號輕巡洋艦與同型艦「亞歷山大·涅夫斯基」號以及「莫洛托夫斯克」號一同編入北方艦隊新組建的巡洋艦第2總隊。1962年2月9日,該艦又被編入新成立的北方艦隊下轄的水面艦第6總隊直至1961年4月1日被改編為反潛艦第2總隊。同年7月21日,「摩爾曼斯克」號作為赫魯雪夫和和其他高級軍隊領導人的座艦,參加了「虎鯨」演習。
停靠在挪威的特隆赫姆進行友好訪問的「摩爾曼斯克」號。
1964年10月17日至21日,懸掛新任北方艦隊司令洛波夫海軍中將旗幟的「摩爾曼斯克」號與56型驅逐艦「堅持」號一同訪問了挪威的特隆赫姆和瑞典的斯德哥爾摩,其中訪問特隆赫姆的時間特別選在蘇聯紅軍解放挪威北部20周年的紀念日。但此時的挪威人怎麼也不會想到,眼前這條漂亮威武的巡洋艦會在三十年後給他們帶來二十年的麻煩。
本廠長繪製的1964年時的「摩爾曼斯克」號
1970年4月,「摩爾曼斯克」號輕巡洋艦正按計劃開赴大西洋指定海域參加蘇聯海軍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四大艦隊「海洋-70」聯合演習,但該艦在10日突然接到海軍司令部的命令,要求其緊急前往法羅群島附近海域救助在比斯開灣失火的627А型核潛艇К-8號。但當該艦於4月14日抵達該地時,К-8號核潛艇已經在4月11日連同艇上堅守崗位到最後一刻的艇員(包括艇長)一同沉沒,該艦隻從參與人員營救工作的內燃機船「卡西莫夫」號上轉移了倖存下來的73名艇員,並為他們提供醫療保障。之後,「摩爾曼斯克」號與1134型大型反潛艦「德羅茲德海軍中將」號繼續根據預定科目前往大西洋參加演習,直到5月5日結束演習返回北方艦隊港口。
1972年1月28日至1973年7月,該艦進入塞瓦斯托波爾海軍船廠接受大修。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後,該艦於當年10月緊急開赴地中海以加強第5戰役分艦隊的艦艇實力。10月16日,該艦又與58型飛彈巡洋艦「威嚴」號、3艘大型反潛艦以及56型驅逐艦「堅毅」號又在克里特島南部發現了美國海軍「獨立」號航母及其護航艦艇組成的航母編隊,並對該編隊進行了跟蹤,以確保在一旦爆發戰事時能在其152毫米主炮射程內將美國航母編隊摧毀。11月10日,「摩爾曼斯克」號結束了其在地中海的戰鬥勤務,從地中海駛回北莫爾斯克基地。
1977年12月26日,該艦轉入北方艦隊下轄的飛彈艦第120支隊。1978年5月10日至14日,該艦同「伶俐」號大型反潛艦訪問了法國的波爾多,並於同年9月與其他艦隻對北約海軍舉行的「北方婚禮-78」演習進行了監視。當年底,該艦被海軍評價為「優秀」。
1984年,該艦在波羅的海參加了由海軍司令部直接指揮的「海洋-84」演習。1985年8月,該艦與姊妹艦「亞歷山大·涅夫斯基」號一起被編入新組建的海軍兩棲第37總隊直至退役。
1986年,該艦駛入第35修船廠按照68А型技術規格接受了耗資2400萬盧布的現代化改裝,由於預算問題。該艦沒有與其他68А型艦一樣配備АК-230型雙聯裝30毫米炮。1989年完成改裝和驗收後,於同年12月1日轉入預備役,封存在摩爾曼斯克。
本廠長繪製的1989年完成68A改裝的「摩爾曼斯克」號
1992年7月3日,該艦從海軍退役除名,同年12月31日解散了艦員。1994年,其船體被作為廢鐵賣給印度公司拆解,但在由隸屬於北方艦隊的527型救生船СС-22號拖航至印度過程中因遭遇風暴導致拖纜斷裂而在挪威海觸礁,因施救困難,該艦隨後就被廢棄在那裡,軍事保險公司還為此賠付了高達300萬美元的保險金。
在挪威海岸觸礁的「摩爾曼斯克」號巡洋艦。隨著時間的推移,船體逐漸進水,最終呈半沉狀。
「摩爾曼斯克」號就這麼一直靜靜的躺在挪威海,逐漸進水而座沉,其上還有未來得及清理掉的彈藥,成為挪威和瑞典兩國一直為之心驚膽戰「不定時炸彈」。
本廠長繪製的擱淺在挪威海時期的「摩爾曼斯克」號殘骸狀態
2014年底,挪威、瑞典、俄羅斯三國終於湊足了處理這艘戰艦的資金,2015年1月14日,躺在挪威海二十年之久的「摩爾曼斯克」號殘骸最終被拆除。
在艦體周圍搭建圍堰,準備抽干海水進行拆解作業的「摩爾曼斯克」號殘骸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