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8歸來——他們說
導語
沙8歸來,已是第23天。騰格里的風沙漫漫,好像已在腦後,又好像仍在眼前。亞沙——於我們大多數人而言,並不是短短的三天,而可能是兩年的參與、一年的備戰甚至是更久的守望,個中辛酸、折磨、傷痛從未消隱,但其中的團結、欣喜、突破也難以數盡。重重經歷、萬千思緒濃縮在一起,才是這最終的三天兩夜、70km。
我們曾透過鏡頭看到京獅隊每一位隊員的艱辛和快樂,而這一次,我們不僅要看看沙8前後他們的樣子,還要透過他們細碎且深情的文字,讀一讀那些熱忱於沙8的心。
不想太過用力,用言語去描述我們眼中的你。月光,繁星會替我們說話,那個午夜總在加班加點趕著給團隊發稿的姑娘;跑道,清風也在替我們說話,那個平時軟糯但跑起來眼神中都是倔強的姑娘;心中萬千色彩,提筆行雲流水。扛著鏡頭在沙漠狂奔時不給自己退縮的理由,飲盡X5後也會可愛地喋喋不休。嗨,烏雞,很高興認識你。
一個在群里催遍作業的人,臨到要發自己的文章,才開始收尾,似乎是一直以來的壞習慣,也是不捨得將回憶終結。沙8後我想了很久,該怎麼去回顧這一段歷程,從不相信到相信,從側面默默了解到正面加入團隊,從慢慢觸碰到投入其中。好像走過了很長的路程,卻又像是一瞬間站到了沙場上。
新生拓展和開學之初時看到以美隊為首的同學們對沙8的熱情,內心尚有訝異,想著「誒這麼激情的嗎?」直到後來看跑團每周的訓練,聽大家講跑步的感受,看香山後大家上下台階的步伐,最後看到招募隊員的信息……終於有一天沒憋住試探著問刀刃:「C隊需要人嗎?或許我可以寫點東西啥的」。那天是2018年11月13日。11月14日0:25,接到刀刃發來的微信「沙8隊長歡迎你來C隊」,晚上一點半才睡著覺……所以我和沙八的聯繫,實際上是從很晚很晚的2018年11月才開始。感謝刀刃,一步步把一個慵懶且猶豫的我拽進坑;也感謝美隊,寬容地讓一個從不曾參加過訓練、也並不曾展示過任何所謂能寫點東西的我成了團隊記者。
後續的訓練因為加班頻仍,我依然極少參與,所謂記錄的職能也並沒能履行幾分,心下慚愧。直到開始籌備出征儀式和眾籌時,才開始真正做些什麼,也正是在出發前這一個月緊鑼密鼓的安排中,了解到些許這近一年來隊伍的經歷和籌備的繁雜,致敬美隊、強哥、利哥、賀賀、刀刃,致敬這一年以來的付出和心血。
忙亂的裝備採購和適應,偶然的小跑和鍛鍊,在利哥的經驗貼里緊張地揣摩沙漠的樣子,四月過的實在太快,轉眼間就到了出發的時間。亞沙專列上的夜晚,總也睡不著,睜著眼胡思亂想,有興奮,也有期待,但更多的還是緊張。運動渣渣能不能走下來該走的路程?自己能不能履行好記者的職責?戶外新手能不能順利地度過這三天兩夜?各種疑慮在心裡扭成了一團,在列車的晃悠里迷迷糊糊地睡著了。
初到阿拉善,領裝備、拍照、開會,緊張的安排里一一接收的大量信息反而令人心安下來,二征、三征的「老沙」師兄師姐坐鎮,如此歡樂而又細心謹慎的團隊,有什麼好慌張的呢?歡迎晚宴、旗袍長衫亮相、打包裝備,流程一一,不再贅述。萬事俱備,只等正式開拔。
第一天的賽程體驗對於跑渣本渣而言,實在刻骨銘心。當第一步真實地邁到沙上,翻過第一個沙丘,抬頭看已經衝出去的其他院校沙友和早已看不清人只能聽到對講機里說話聲的AB隊,心裡才顫顫悠悠浮上來一個念頭:「這就是沙漠啊,好難走……」。一路咬牙前行,經歷了心率拉爆、大腿肌肉劇痛、小腿抽筋、水袋水瓶皆空空……翻沙丘時相機一直垂下來打在腿上,只好一路左右手換著抱住相機前進,除了在CP點吃到了這輩子最甜的西瓜(破音!)外,其他時刻簡直是大型絕望現場。感謝隊友不棄,一路陪伴鼓勵。
抵達終點後顧不上放包,轉身搶占廣告板後面的拍攝位。沒有相機就舉著手機,死盯著道路盡頭走過來的每一個人,靠腿套和防沙套認自己人,就這樣看著一個個京獅隊友陸續地走過終點,看到強哥的興奮、美隊的笑臉、羊肉串小分隊的共進、利哥的旗幟……心疼、欣慰、欣喜交織著浮上心頭,如今回想依然心頭酸澀,難以言說。可惜因為種種因素,並未能抓住每一位隊友的首日衝線瞬間,晚間回看手機,也有遺憾。
回到營地時,帳篷已就位,正遇到大型拉伸現場,笑聲、喊聲交雜著汗水和疲累,跋涉一天已十分疲乏的隊員們互相拉伸,雖疲態盡享卻也歡聲笑語。晚飯雖然簡陋,在談笑聲中也吃的比平時更香。記不清切換了多少次站姿蹲姿跪姿,能記錄下這些畫面便是值得。慶幸的是,也正是這一天留下的許多素材,記錄了許多令人看著照片都能笑出來的瞬間。每一天、每一時、每一刻都是不可複製的,記錄是天賜的禮物,鏡頭是你們笑過的眼睛。
第二日以拍攝為主,改裝後的記者卡車刺激到讓一個熱愛冒險的雙子座想放聲大笑。CP1的拍攝是我第一次近距離接觸終點之外行進中的AB隊員,頭一日的體能消耗和第二日的更長距離,讓大部分的人都帶著一絲隱隱的憂慮,好在整體的情緒還是樂觀昂揚的,那種氣度是由自信而來的,雖然透著艱辛,卻並無怨尤。
CP1的拍攝結束之後,啟程前往終點處,稍事休息後便和賀賀到終點處占據正中間的最佳拍攝位,隨著前來拍攝的其他院校沙友越來越多,便再也不敢挪窩。誰想到上午艷陽高照,下午便突然降溫,風沙四起。擠在周圍一圈裹著羽絨服保溫毯的沙友中間瑟瑟發抖,心裡不免為正在路上跋涉的隊友擔憂,大風帶來的降溫和沙塵的影響,比昨日還長的賽程對體力的極大消耗,能否及時接應剛回來的隊友……一邊念叨著把京獅隊的小旗子掛在身前便於隊友辨識,一邊把目光緊緊鎖定在最後一個沙丘頂端,那是每一位歸來的隊員必然經過的地方,賀賀就在那附近等待著,為每一位回來的隊友加油,奔跑著拍下他們的身姿。
頂著風沙盯到眼睛酸痛,站到腰又隱痛著發出警告,終於陸續等回來了京獅隊的每一位英雄,這一次的我不再有昨日拍視頻時的顧慮,一邊喊著北師大,一邊喊著隊友的名字,一邊瘋狂地按著快門。記憶最深刻的是楊老師和宗軒在衝線後,舉著京獅隊的旗幟笑著、擁抱著走向打卡點,那一刻再喊不出聲音,眼淚控制不住地流下來,還好還好,幸運地抓拍到了那瞬間。這一日京獅隊全員提前完賽,沒有一人被關門,院校成績也基本被鎖定,沙鷗近在眼前。
而當晚也是宗軒的生日,美隊和禕恆神奇地在大漠中變出了生日蛋糕,加上烤全羊和各路硬菜,在生日歌里,楊老師的寄語裡,房間中角落裡傳來的互相拉伸時的痛哼,和外面音樂節歡快的聲響,為這一晚鍍上了一層歡愉的色彩。當晚降溫,幾乎凍個半死,半夜兩點爬起來抖抖索索裹保溫毯,後半夜徹底丟失了睡眠,在此要感謝刀刃的未雨綢繆,和你一個帳篷是我這次亞沙最大的幸運之一。
第三日賽程只有12km,卻因緊張的關門時間對配速有了更高的要求。和一眾院校記者擠在終點後的欄杆處,將隊旗系在杖上,伸出欄杆以吸引隊友的注意力,剩下的就是憑欄遙望隊友們來的方向。待得歸來的選手漸多,滯留在終點處拍照的沙友越來越多,難以抓到隊友的身姿,不禁焦躁起來,再不顧面子,嘶吼著喊著「前面拍照的同學麻煩讓一下,我們的隊友過來了!」,伸出旗幟試圖吸引隊友的注意力,央財的小夥伴也幫端著相機無法揮旗的我揮起旗幟,但人實在太多,拍照效果難言理想。好在還有賀賀的一台相機,基本抓到了所有人勝利歸來的瞬間。當AB隊所有人完賽,沙鷗已在手中,興奮地在幫助下翻過圍欄,所有人圍在一起,搭著彼此的肩膀,喊著「京獅京獅,NBNB」,看著楊老師和利哥抱起美隊,看著一張張疲累而閃耀的笑臉,實在太激動人心!忍住即將奪眶而出的眼淚,壓下墨鏡,繼續為賽後的慶祝拍攝,以至於沒能和你們好好擁抱。及至頒獎環節,在取景框中看到沙鷗被美隊笑著舉起,看到京獅隊的大旗被光哥揮動,那一刻的感動無以名狀。
此行之中,以團隊記者的角度看著隊友們辟生路於曠野,汲甘泉於沙漠;看著飽受傷痛困擾的隊友們依然咬牙向著終點踏出堅實的腳步;看師兄師姐一路引領,背起超於自身需求的補給重量;看著疲累歸來的C隊隊友們不顧勞累也不事休息地為營地和物資奔走;看著隊友們被這片沙漠傷害也被它成就……非是不想參與其中,而是全程相伴執杖同行和端起相機守候大家奔來的身影只能選擇其一,選擇了通過相機狹小的取景框來守望,就註定無法騰出雙手擁抱你們。沙漠中的落日、朝陽、繁星、黃沙都很美,可你們的出現就是我最期待的風景,值得慶幸的是,這風景,我不曾錯過每一瞬間。
在我們這個時代,「不相信」似乎越來越多,似乎在一個行為的動機背後搜出帶著商業化的字眼,才能被視為合理。但亞沙被譽為商學院的「第二課堂」,在看過這一年來為其付出的心血和努力之後,在度過這三天兩夜之後,在品嘗過淚水也品嘗過汗水之後,我想這課堂為我們揭示的大概就是:付出與回報分置天平兩端,但它已脫離了「買賣」,更多的則是承諾和責任,對團隊,對自己,對內心。也在這一過程中,以心交心,過命的朋友和肝膽兄弟都在這片沙漠裡同存,忠貞的人會永遠得到忠貞,而勇敢的人也會憑著勇敢走到最後。
而亞沙結束後,可能許多夥伴會發現,亞沙帶給我們的意義,不只是一年的積累,三天兩夜的拼搏,和諧共進的團隊及交心的朋友,還有長久不滅的激勵和一種生活模式的養成。正如顧拜旦所言:「生活中重要的不是凱旋而是奮鬥,其精髓不是為了獲勝而是為了讓人類變得更勇敢、更健壯、更謹慎和更落落大方。」
這句話雖然已經被許多人喊過,但我依然要在這裡鄭重地說:「亞沙一次,沙友一生」。感謝所有一路扶持、鼓勵、包容的小夥伴,感謝師兄師姐的付出和傳承,感謝楊大神的精神引導和身體力行的「為人師跑」,感謝所有為亞沙付出的人。要思源,也要致遠,我們從這裡起步,我們也想走的更遠。
祝願京獅隊的每一位小夥伴,每一位參與到沙8的朋友們,作為京獅人,作為師大人,始終意氣昂揚,一如年少模樣,文武二途,並得儔匹。換成人話就是:提筆就寫,抬腿就跑,舉杯就干!
絮語碎碎,不自覺間已是3k+,那……就當我今晚喝了X5吧(手動捂臉)。
亞沙前&亞沙後
特别致謝
戰略合作夥伴:中國石油「益師計劃」項目
金牌贊助商:跑能、百淬
指定教練團隊:北京市馬拉松協會、V越野、心也體育
以及所有默默支持京獅隊的老師、親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