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為孫女做「人生規劃圖」,方向和退路都想到了:人生就是學習

2022-07-29     糖果媽媽

原標題:爺爺為孫女做「人生規劃圖」,方向和退路都想到了:人生就是學習

調查發現,約14%的大學生有抑鬱症狀,17%的大學生有焦慮情緒,12%的人有敵對情緒。

高中是許多學生緊張又辛苦的階段,很多人會勸他們,上大學就好了、大學裡面就輕鬆了。

因此,真的會有學生到大學變得「佛系」,不再努力甚至放棄自己,畢業之後又後悔。

大學意味著高中時代結束,同時也是新校園生活的開始。感到迷茫很正常,如果得到積極正確的指引,未來的人生方向可能會有所不同。

爺爺為孫女做「人生規劃圖」:人生就是學習

天津的吳同學結束高中生活,已經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了。在和爺爺奶奶一起拆通知書時,還得到了另一份「禮物」。

吳同學的爺爺奶奶,得知她考上大學非常開心。當天下午,爺爺把吳同學拉過去談心,拿出一張寫滿規劃的紙。

從興趣愛好到能力訓練,從職業規劃到人生規劃,爺爺把每一步計劃,每一種可能性都列在一張紙上,可以看到邏輯非常清晰。

整個規劃的中心,有一句話是「人生就是學習」。或許只看這個規劃,會有人覺得是爺爺在替女生安排人生,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

女生反而因為看到了爺爺的規劃後,受到很大的啟發,爺爺這樣做是真的在幫她。

爺爺幫孫女做人生規劃,是許多大學生需要的鼓勵

吳同學對即將到來的大學生活比較迷茫,沒有具體的目標、不知道做什麼,和很多人一樣,覺得到大學可以稍稍「偷懶」了。

看到爺爺的規劃後,才知道原來自己還有許多不具備的能力,並且有了更加明確的方向感,知道自己該做什麼。

吳同學把爺爺看作是榜樣,要向爺爺學習。不僅僅因為這簡單的一張規劃,還因為爺爺對人生和學習的態度。

爺爺可謂是活到老學到,他日常喜歡看書做筆記,還會上網了解一些新鮮的事,已經寫滿了很多本子。

值得一提的是,爺爺雖然寫了很多規劃,但他不會強迫女生去做。平時在家也很支持女生的想法,讓女生自己去做決定。

很多學生高考時比較順利,大學卻走了下坡路,正是少了有人這樣鼓勵和引導自己。

孩子的人生需要「規劃」,但不能被完全限制

家長希望孩子的一生順利、幸福,但往往因為心切,替孩子安排好了很長的路,滿心期待孩子會感激。

家長想用自己的經驗,以及吃過的虧,告訴孩子哪些路不能走,這本是出自好心。卻可能因為限制孩子走完全規劃好的路,反而落得埋怨

吃過虧的路不好走,但能走的路有千萬條,孩子的未來有無限可能性,不能提前就將他限制在狹小的範圍內。

這位老人給孫女做的人生規劃,幫孩子想好了各種可能性,給出建議和提醒,最後把決定權交回到孩子手中。

這種性質不容易引起年輕人的叛逆心理,就像吳同學一樣,當她從中尋找到了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就會豁然開朗並打算有所行動。

而那些幫著孩子安排好所有的路的方法,要麼孩子對此特別抗拒,迫於無奈地走父母安排的路,最後忍受不住還是會放棄。

要麼是習慣被安排,失去了獨立生活和學習的必備能力。等到父母幫不動的那天,才發現孩子「沒出息」。

家長和孩子相互理解,讓「人生規劃」更完美

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曾公布過一組數據,約72.4%的受訪者覺得父母對自己管束多,其中66.3%的受訪者覺得這樣有負擔。

糖媽身邊許多家長孩子,都是愛著彼此卻又在不經意間互相傷害,多是相處方式有問題。

平心而論,父母和隔輩人的閱歷比年輕人要多,正如那句老話所說,家長吃過的鹽比孩子吃過的米都多。

家裡人的勸告,年輕人是要借鑑一部分的。這是初入社會避免吃虧和受傷少走彎路最簡單的方式。

同理家長也要做出改變,每一代人的生活方式不同,過去的「吃香」專業或者工作崗位,未必適用於如今的社會,也需要有所改變。

兩代人互相理解,彼此的經驗和智慧結合,才能讓這份「人生規劃」更加完美。

糖果媽媽心裡話:

父母給予孩子生命,孩子要尊重父母和長輩,但同時孩子也有獨立人格。長輩和孩子之間有親密的感情,同時更需要有「邊界感」。

【今日話題】大家身邊有沒有給孩子做規劃的家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2c0b70a3218764e2d27f0aef6f28629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