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戰無不勝,為何上了梁山之後,還有3人不把他放在眼裡?

2024-06-14     金寶哥講故事

你或許沒有看過《水滸傳》的原著,但你一定聽過「武松」的大名。尤其隨著「武松打虎」這一段原文入選語文課文之一時,武松的大名更是響徹雲霄。

不過你可能不知道的是,武松還有怒殺西門慶潘金蓮、大鬧飛雲浦、血濺鴛鴦樓等壯舉。在宋江帶著梁山好漢歸順朝廷之後,武松也踏上了南征北戰之旅。

縱觀武松的戰績,他可謂是一個遇強則強、戰無不勝之人,可為何武松上了梁山之後,還有3人不把武松放在眼裡?

第一位:柴進

柴進,綽號小旋風,乃後周皇族後裔,人稱柴大官人。

此人樂善好施、仗義疏財,曾幫助過林沖、武松、宋江等好漢。上了梁山之後,柴進在聚義廳排名第10,上應「天貴星」,掌管水泊梁山的錢糧。

柴進雖然豪邁仗義,但他並不懂得慧眼識人。當年武松因為打架投奔柴進,可柴進卻聽信他人讒言,誤以為武松只是一個嗜酒如命的壯漢罷了。

原文寫道,過了數日,宋江將出些銀兩來,與武松做衣裳。柴進知道,哪裡肯要他壞錢,自取出一箱緞匹綢絹,門下自有針工,便教做三人的稱體衣裳。說話的,柴進因何不喜武松?原來武松初來投奔柴進時,也一般接納管待。次後在莊上,但吃醉了酒,性氣剛,莊客有些顧管不到處,他便要下拳打他們。因此,滿莊裡莊客沒一個道他好。眾人只是嫌他,都去柴進面前告訴他許多不是處。柴進雖然不趕他,只是相待得他慢了。

你看,武松投奔柴進一年有餘,可柴進連一件像樣的衣裳都沒有做給武松。只因柴進沒有自己的見解,只會人云亦云,根本不把武松放在眼裡。

倘若柴進能像施恩那樣好好款待武松,以武松那千斤之力,必然會給柴進打下無數座「快活林」。

第二位:盧俊義

盧俊義有個綽號喚作玉麒麟,生得丰神俊朗、相貌堂堂。此外,盧俊義的槍棒功夫以及馬術都是號稱天下無雙。因而盧俊義在《水滸傳》里有一個「武功第一」的美譽。

那時宋江、吳用為了騙盧俊義上山,派出魯智深、武松誘敵深入。書中寫道,魯智深掄起鐵禪杖來迎。兩個斗不到三合,魯智深撥開朴刀,回身便走。盧俊義趕將去。正趕之間,嘍囉里走出行者武松,掄兩口戒刀,直奔將來。盧俊義不趕和尚,來鬥武松。又不到三合,武松拔步便走。盧俊義哈哈大笑:「我不趕你,你這廝們何足道哉!』」

一個「何足道哉」,證明盧俊義的確不把武松放在眼裡。可盧俊義哪裡知道,武松是奉了「不可戀戰」的命令行事,若武松真使出渾身解數與盧俊義大打出手,鹿死誰手還真說不定呢!

原來盧俊義雖有武功第一的稱號,但筆者認為盧俊義被誇大了不少,畢竟兩名押送盧俊義的公差都能將其拿捏得死死的。

反觀武松,在飛雲浦這種逆境之下,他仍能反殺兩名公差和兩名殺手,若真進入到生死局,武松估計能讓盧俊義跪地求饒。

可惜武松和盧俊義沒有正面發生對決,二人最後都上了梁山,而盧俊義由於名氣太大,被宋江排在了聚義廳的第2位,而武松直來直往,被宋江排在了聚義廳的第14位。

排名第二位的盧俊義依舊不知道武松的真實實力,他仍不把武松放在眼裡。

第三位:宋江

細讀過原著的讀者會發現,宋江那「及時雨」的綽號並非浪得虛名,若把宋江放到現實社會裡,他必是一個「人精」。

好比宋江第一次見到武松的時候,他憑藉寥寥幾句話就將武松吹捧得飄飄然了起來。

原著是這麼寫的,柴進趕將出來,偶叫起宋押司,因此露出姓名來。那大漢聽得是宋江,跪在地下,那裡肯起,說道:「小人有眼不識泰山,一時冒瀆兄長,望乞恕罪!」宋江扶起那漢,問道:「足下是誰?高姓大名?」柴進指著道:「這人是清河縣人氏,姓武名松,排行第二。今在此間一年也。」宋江道:「江湖上多聞說武二郎名字,不期今日卻在這裡相會。多幸,多幸!」

注意看 ,宋江一見到武松,就說「江湖上多聞說武二郎之名」,可此時的武松並沒有做出景陽岡打虎、怒殺西門慶和潘金蓮的壯舉,宋江為何如此抬舉武松?

答案很簡單,宋江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這就能解釋宋江為何如此招人「喜愛」,被群雄推舉為水泊梁山之主。

待武松上了梁山之後,宋江卻發現這小子是個刺頭。好比宋江剛拋出招安論,武松就和魯智深「眉來眼去」,當眾頂撞宋江,極力反對招安。

不過武松也算是一個仁至義盡之人,他雖厭惡招安,可為了兄弟情,武松仍義無反顧地跟著宋江南征北戰,立下了赫赫戰功。

常言道:人有失手馬有失蹄,武松也不例外。在圍剿方臘之時,武松被包道乙的飛刀斬斷了一條胳膊。

宋江聽聞噩耗之後,竟認定武松日後是一個生活都無法自理的廢人。書中是這麼寫的,當下宋江看視武松,雖然不死,已成廢人。武松對宋江說道:「小弟今已殘疾,不願赴京朝覲,盡將身邊金銀賞賜,都納此六和寺中陪堂公用,己作清閒道人,十分好了。哥哥造冊,休寫小弟進京。」宋江見說:「任從你心。」

武松有「人間太歲神」之稱,就算是沒了一條胳膊也是一個頂天立地、超凡入聖的戰神,可宋江偏偏就認定武松是個廢人。

因此當武松朝宋江提出不願一起入朝為官時,宋江沒有絲毫挽留,只是淡淡地說了「任從你心」四個字。

毫無疑問,宋江還是小看了武松,否則若有武松在旁相助,宋江或許不會被高俅毒死。

正是:受命為臣賜錦袍,南征北伐有功勞。可憐忠義難容世,鴆酒奸讒竟莫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2babed619460c918d748f7d7994c502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