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40度
不少人想到的是最近天氣
但近期讓很多爸媽揪心的40度
卻是自家孩子突發高燒
最近有不少爸媽發帖稱
抱著身體滾燙的孩子急急忙忙來到醫院,
才知道是「皰疹性咽峽炎」
更有家庭大寶二寶都被傳染了
在評論區,不少家長表示:
自己孩子最近中招了
皰疹性咽峽炎到底是什麼病?
感染後會有哪些症狀?
吃冰淇淋能改善咽喉腫痛嗎?
發燒了要趕緊掛水來緩解病情嗎?
皰疹性咽峽炎是什麼病?
皰疹性咽峽炎是由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兒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春夏季是流行季節,經糞-口途徑、呼吸道飛沫、接觸患兒口鼻分泌物以及被污染的手和物品而感染。多發生於6歲以下學齡前兒童,臨床表現為發熱、咽痛、口痛、咽峽部皰疹,小嬰兒因口痛影響進食,少數可並發高熱驚厥、腦炎等。治療以對症治療為主,可口腔局部噴塗抗病毒藥物進行治療緩解口痛症狀。病程一般4-6天,預後良好。
皰疹性咽峽炎的高發季節是什麼時候?
四季均可發病,春夏季為主,一般呈散發流行或地區性暴發流行。
哪些是高發人群?
不同年齡組的人群均可患病,1-6 歲學齡前兒童是高發人群,在托幼機構、早教機構、社區等易感人群較為集中的場所易發生聚集性病例。
皰疹性咽峽炎有什麼症狀?
(1)急性起病,常突發發熱和咽痛,多為低熱或中度發熱,部分患兒為高熱,亦可高達40℃以上,可引起驚厥,熱程 2-4 天;
(2)可伴咳嗽、流涕、嘔吐、腹瀉,有時有頭痛、腹痛或肌痛,咽痛重者可影響吞咽;
(3)發熱期間年齡較大兒童可出現精神差或嗜睡、食慾差,年幼患兒因口腔疼痛出現流涎、哭鬧、厭食,個別患兒症狀重,多發生在3歲以下兒童,表現為持續發熱且不易退、易驚、肢體抖動、呼吸、心率增快等類似重症手足口病臨床表現。
(4)局部體徵:初起時咽部充血,並有散在灰白色皰疹,周圍有紅暈,直徑2mm-4mm, 數目多少不等,1-2天後破潰形成小潰瘍,此種黏膜疹多見於咽齶弓、軟齶、懸雍垂及扁桃體上,也可見於口腔的其他部位,部分手足口病的初期可表現為皰疹性咽峽炎症狀。
(5)個別重症患兒(多為 EV-A71感染引起)會出現腦炎、無菌性腦膜炎、急性遲緩性麻痹、肺水腫和(或)肺出血、心肌炎等併發症,甚至導致死亡。
與手足口病、合胞病毒感染、流感症狀相比,
皰疹性咽峽炎症狀有何不同?
(1)皰疹性咽峽炎與手足口病都是由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主要的病原體均為柯薩奇病毒 A 型(CV-A)和腸道病毒 71 型(EV-71)。與手足口病相比,皰疹性咽峽炎主要表現為咽峽部、口腔黏膜部位的皰疹、潰瘍等,病變比較局限,不會出現其他部位皮疹;但手足口病除咽峽部皰疹外,還經常出現手、足、臀部肛周甚至四肢皮膚等部位的皮疹皰疹。需要注意:手足口病早期可僅表現為皰疹性咽峽炎。
(2)與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相比,皰疹性咽峽炎的呼吸道症狀較輕,甚至缺如,較少出現喘息氣促、低氧血症、肺炎等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常見症狀。
(3)流行性感冒具有明顯的季節流行特徵,通常在冬春季高發,除發熱、咳嗽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還可表現為乏力、頭痛、肌肉酸痛不適等,全身症狀比較明顯;而皰疹性咽峽炎春夏季多發,除發熱、口咽部皰疹外,一般全身症狀較輕微。
孩子得了皰疹性咽峽炎
應該如何處理?
如果孩子得了皰疹性咽峽炎
家長需注意:
注意隔離,注意休息,保持室內清潔及空氣流通,飲食要清淡,建議少食多餐。做好口腔護理,飯後淡鹽水或生理鹽水漱口。同時密切觀察孩子體溫,警惕高熱驚厥,並注意併發症的發生。
如何預防?
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不要讓孩子喝生水,吃生冷食物。兒童玩具和常接觸到的物品應當定期進行清潔消毒。避免與皰疹性咽峽炎的兒童密切接觸。
*點亮【在看】,轉發擴散~
來源:錢江晚報、新聞坊、浙大兒醫、紅星新聞
編輯:凌文秀
審校:李良棟
監製:殷美玲
濟南這對姐妹,在家中相繼暈倒
感動全網!濟南「超人」找到了!曾在部隊服役五年
濟南中考指標生錄取平均分:省實驗588分、歷城二中587.2分、山師附中566分…
精彩視頻,歡迎關注「齊魯晚報」視頻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