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前線「衝鋒陷陣」 我在後方等你回家
本報記者賀曉梅
明知征途有艱險,越是艱險越向前。
連日來,我市援鄂醫療隊隊員在疫情最前線全力奮戰。他們舍小為大,以戰鬥的姿態衝鋒在護佑健康的第一線。
每一個時代,都有不同的英雄。每一個「逆行者」,都有一個堅強的後盾——家。「放心,家裡有我」「好好保護自己,我們在家等你平安回家」……是守在家鄉後方的親人,給予了他們堅定前行的溫暖力量。
他說:「我是黨員,有風險的事必須由我來做」
她說:「家裡不用擔心,我和女兒等你平安歸來」
從1月30日早上8時到晚上8時,井岡山大學附屬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韋華璋便一直在武漢市第五醫院ICU里忙碌,「醫護人員進病房後不能吃喝拉撒,有困難帶紙尿褲」。1月26日,全市抽調一批醫務人員組成援鄂醫療隊馳援湖北武漢,韋華璋便是「逆行勇士」之一。為何要加入援鄂醫療隊?這個擁有17年黨齡的「70後」醫務工作者,在援鄂日記中如此寫道:「我是黨員,有風險的事情必須由我來做。」
「他就是這樣一個人,我已經習慣了,」傅帆是韋華璋的愛人,也是井岡山大學附屬醫院的一名醫生,「他沒有和我商量,也沒有徵求我的意見,我只是被通知。」知道愛人要奔赴疫情的最前線時,傅帆表面沒有多說什麼,但心裡滿是擔心。只是與韋華璋相識近30年,身為共產黨員的傅帆已深知他的習慣秉性,「救治病人是醫生的職責,他做這樣的決定,我不意外。」
這個春節,夫妻倆一直在醫院忙碌。他們也是為人父母、為人子女,但他們明白肩上的擔當與使命——疫情當前,更是不能退。沒有埋怨,沒有指責,傅帆很自然地扛起了自己的責任之擔,「希望他能保護好自己,做好防護工作,家裡不用擔心,我和女兒在吉安等他平安歸來」。
他說:「國家需要我,我應義不容辭趕赴前線」
她說:「去吧,我和父母都支持你」
說好要去湖南拜見女朋友的父母,但上海市東方醫院吉安醫院的「90後」醫生陳林「爽約」了。1月27日,正月初三這一天,陳林和其他隊員組成的援鄂醫療隊已奔赴湖北武漢。
陳林是一名碩士研究生,作為黨員的他,覺得救人責任大於天,於是毫不猶豫地寫下「請戰書」。他說:「個人覺得學就要有所用,剛好這個時候黨和國家需要我們,應該義不容辭趕赴前線,為國分憂。」衝鋒在抗疫最前線,陳林坦承自己的內心也有點害怕,「不過有那麼多前輩在這裡,他們都不怕,我們也可以的。我們會嚴格規範操作,把風險降低到最小。」
錯過了這次重要見面,未來岳父母會不會對陳林有意見?「不會的」,廖新是陳林談了2年的女朋友,目前在南昌大學醫學院讀研,「現在是他實現個人價值、發揮所學的時候,我們應該支持他去幫助更多的人。我和我的家人都支持他去援助武漢,希望他平安回來再來我家。」
女朋友和未來岳父母的理解與支持,給了陳林莫大的鼓勵與支持。廖新說,為了迎接陳林的到來,父母在家裡囤好了2冰箱肉,還專門請人包了不少餃子。得知陳林要去武漢,深明大義的廖新父母表示很支持。廖新也說,當初跟陳林認識的時候就覺得他是一個很有正能量的人,「做人、做事都很踏實,工作上他也很負責」。2年的相處時光,陳林已讓廖新有了穩穩的幸福感,「他很靠譜,我支持他的所有決定。」
他們:奔赴前線用行動踐行初心
家人說:「我們守好小家,你們專心抗『疫』」
市中心人民醫院呼吸科主治醫師袁水生是院內第一個遞交請戰書的人。正月初二晚上,他踏上援鄂征程,愛人任佳欣帶著兒子一路相送。「我們夫妻都是黨員,他又是呼吸科的醫生,義不容辭」,任佳欣說自己會把小家守好,讓他沒有後顧之憂,「希望他在一線保護好自己,和他的戰友們盡全力去搶救那些病人。」
王馥君是上海市東方醫院吉安醫院的專科護士,得知組建援鄂醫療隊的消息後,她立刻向醫院遞交了「請戰書」,並成功入選第一批,家人非常支持她的決定。「國家有難,匹夫有責。你去可以,但一定要保護好自己,你保護好了自己,才可以更好地工作。家裡的事你就不要操心了,我和你媽媽一定會把你小孩帶好。」父親的一番話,讓王馥君在前線更能專心抗「疫」。
這樣的溫情故事,還有很多。正因為有了家人的支持,才有了前線一個個奮不顧身的身影。致敬所有不懼疫情的逆行英雄,謝謝你們的奮不顧身!致敬胸懷大愛的後方家人,謝謝你們的默默付出!願所有逆行勇士,都能平安歸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2WUX_28BjYh_GJGVIL_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