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石公主」號上新冠病毒肆虐,日本政府已經束手無策了?

2020-02-15     中國網觀點中國

李若愚 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研究員

進入2020年1月下旬,各國媒體紛紛把目光集中到中國爆發的新冠病毒疫情上來。疫情的爆發地雖在中國,但正如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所說,「這種病毒是世界的頭號公敵」。在這場人類對抗病毒的戰鬥中,沖在最前線的是中國,其他國家也以自己的方式參與到戰鬥中,其中日本的所作所為尤為令中國民眾感嘆。

災疫乍起,一些國家基於本國利益考量採取的緊急應對措施或有過激之嫌,但日本卻始終堅持把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應對措施作為本國行動的基本準則,這種理性的行為背後就是科學精神在日本的紮根。近年來日本學者之所以屢獲諾貝爾獎也就不難理解了。

日本政府能有這樣的底氣,也折射出其對本國醫療體系的自信。目前日本新冠病例確診數雖然居世界第二,但在2月5日後的一周時間裡,日本國內新增病例都來自從武漢撤回的民眾以及目前在橫濱停靠的「鑽石公主」號遊輪上,也就是說除特定地區外,新冠病毒在日本國內「人傳人」的現象還是得到了遏制。

當然,也不必神話日本國內的疾病防疫體制。正如部分媒體指出的,日本政府面對「鑽石公主」號上新冠病毒的肆虐似乎已經束手無策。允許「鑽石公主」號上的3700餘名乘客登陸,並為其提供單獨的隔離條件當然是一種最理想的狀態,然而這無疑已經超出了日本政府所能負荷的極限。實際上,僅僅安置並隔離從武漢撤回的數百名日本國民已經令日本政府面臨著巨大壓力。

正如2月5日加谷珪一在《現代網評》上撰文所指出的,「中國效率」是世界的奇蹟,目前的日本很難企及。如果以理想狀況看待對於疫情的處置,日本政府的舉措顯然並不完美。但不管是日本政府應對疫情的方式,還是同樣受到外界關注的新加坡政府對疫情的處置,都是基於其國家具體情況而做出的決定。或許這些國家在未來也會面臨疫情的波動,但只要其應對措施符合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應對基本原則,我們就不該忽視該國在這場與新冠病毒戰鬥中做出的貢獻。

面對疫情,日本展現出的不僅有冷靜的科學理性,還有溫暖人心的熱情。其實早在2月初,日本國內也已經出現「口罩荒」的現象。即便如此,日本國內各級政府捐助的口罩等防疫用品仍然在優美的唐詩指引下,源源不斷地發往中國各地。執政的自民黨還做出決定,每位自民黨的國會議員都會向中國捐贈5000日元。自民黨幹事長二階俊博「鄰居遇到困難,理應伸出援手」一席話,不知打動了多少中國人的心。

除了身體上的損害外,病痛還能侵蝕人的精神。而這種心靈上的創傷不僅容易被忽視,還可能引發新的問題。在日本政府應對疫情所採取的各項措施中,讓筆者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文部科學省發布的一則通告。該通告要求各學校引導學生對新冠疫情有正確的認知,不要對從中國返回的同學產生偏見。

「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崇高目標要求每一個參與者都必須跳出固有認知的桎梏。唐詩之所以能傳達共同的情感,是因為東亞的各國人民分享著同一種理念。這場人類與病毒的戰鬥,讓東亞世界彼此重新發現。(責任編輯:唐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2MgATHAB3uTiws8KwI2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