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張圖看紅海局勢對本周全球大宗商品市場影響!
匯通財經APP訊——紅海局勢升級,航司紛紛規避,對全球大宗商品市場有何影響?本文梳理了五大主要關注點:
航運成本上升
鑒於全球關鍵貿易走廊局勢緊張升級,航運公司紛紛規避紅海航線。上周五盟友對葉門實施空襲之前,襲擊事件加劇,導致運費大幅攀升。以8條關鍵航線為基礎的Drewry綜合指數,自11月30日起已上漲122%,原因是船隻被迫改道其他海域,行程增加數千英里,從而減少了運輸貨物的船舶數量。胡塞武裝宣稱將進行反擊,這可能進一步干擾全球供應鏈,推高運輸成本。
農產品期漲勢沒有減弱產
在新年伊始,可可價格的強勁上漲勢頭依然沒有減弱的跡象。倫敦最活躍的期貨以15年來的最大年度漲幅結束了2023年,紐約合約的價格也大幅上漲61%。近期,由於對產量下降的憂慮日益加深,兩者均呈現小幅上漲的趨勢。交易商們將密切關注周四發布的去年最後一個季度的亞洲、歐洲和美國的關鍵行業研磨報告,這份報告被視為對需求狀況的描述。若報告顯示加工數據弱勢,可能會對價格產生打壓效應,因為這可能意味著巧克力等非必需品的消費需求趨於疲軟。在周一,倫敦可可期貨價格保持穩定,結束了上周連續四天的上漲走勢。
美國天然氣出口繼續上升
自2016年美國首個出口設施啟用以來,液化天然氣運輸量激增,隨著產量激增,美國去年首次成為世界最大出口國。但在環保組織和立法者日益向拜登政府施加壓力,要求其兌現向非化石燃料過渡的承諾的背景下,拜登政府正在評估其用於批准新出口項目的氣候標準,這可能會妨礙這一蓬勃發展的行業。Height Securities LLC分析師Benjamin Salisbury在一份研究報告中寫道,存在「越來越大的風險,即審查將導致正式或非正式的延遲或暫停批准」。
電池金屬價格走低
鋰、鈷和鎳等關鍵原材料價格的下滑,使得電動汽車驅動電池的成本得以降低。據彭博NEF數據顯示,去年電池平均價格已降至每千瓦時139美元,且預計到2024年,價格還將進一步降低6美元每千瓦時。儘管這對於消費者而言是個好消息,但市場層面上的擔憂也隨之增加。產能過剩導致電池製造商的工廠利用率下降,進而影響其盈利狀況,彭博NEF作出如此預測。自周一開始,全球政治、商業和文化領袖齊聚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就關鍵礦產、電動汽車及能源轉型等議題展開討論。
鋁供應或受影響
美國領先鋁製造商阿爾科鋁業將於周三收盤後公布季度業績。鑒於澳大利亞鋁土礦業務遭遇運營及許可難題,疊加全球鋁價不振導致供過於求,該公司股價在過去一年累計下跌25%。阿爾科鋁業上周宣布,計劃關閉其三家西澳煉廠之一,作為降低成本策略的開端。投資者期待執行長William Oplinger就進一步運營調整及俄羅斯供應在倫敦金屬交易所的持續累積對市場基本面產生的潛在影響提供指引。
編輯:塔倫,清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