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民族大片,尺度過於逆天…

2023-08-02     影視邪神

原標題:戰鬥民族大片,尺度過於逆天…

俄羅斯電影,懂得都懂。

即便內容不好看,但畫面和演員總歸是好看的。

如今,一部入圍各大電影節、且口碑不俗的新片。

卻令人驚喜地做到了「表里如一」。

大尺度深內涵懸疑燒腦,可謂企及了類型片的極致。

篇幅較長,言盡於此,就讓我們直接進入正題——

死刑

Казнь

八十年代,某個遠離莫斯科的小鎮發生了一系列聳人聽聞的惡性案件。

兇手專門針對單身女性犯案,會在囚禁、虐待她們後,把她們帶到荒無人煙的樹林裡殘忍殺害。

在用匕首刺死「獵物」前,兇手還會抓一把泥土塞進她們的嘴裡。

儀式處刑的背後,是典型的反社會人格以及連環殺手特徵。

曾破獲過多起連環殺人案的特別警察伊薩,被莫斯科高層派往此地查案。

多年的不懈努力後,他終於在八十年代即將結束之際,將一對雙胞胎兇手繩之以法,自己也因此加官進爵。

然而到了1991年,竟再次發生了相似的案件。

並且這一次受害人基拉僥倖逃過真兇的魔爪,成了此案唯一的倖存者以及目擊證人。

伊薩一方面內心有愧,一方面對此案充滿偏執。

他不顧家人與同僚的反對,堅決親自重啟調查。

根據基拉的口供,真兇的相貌與犯案地點已然明晰。

警方精心布置的突襲,多少顯得有些小題大做;

因為他們沒遇到多少阻礙,便在木屋裡將嫌疑人安德烈輕鬆拿下。

看起來文質彬彬的安德烈,在附近的職業學校當老師。

他矢口否認了自己與36起謀殺的關係,卻又在伊薩的盤問下承認了幾乎全部的「犯罪側寫」。

比如說,安德烈童年不幸,父親酗酒、母親是個脾氣很壞的獸醫。

經常體罰他,讓他赤身裸體面對牆角跪在粗糲的豌豆上。

至今,安德烈嘴裡的泥土味都久久不能消散。

這恐怕就是死者嘴裡塞滿泥土的根本原因。

成年後,參軍的安德烈被長官嘲笑像個女人;

結婚後,安德烈又被前妻控訴那啥「不舉」……

這便解釋了他對女人痛恨的由來,以及為何其他受害人都是被刺死,唯獨他的前妻慘遭分屍。

雖然種種跡象都表明安德烈就是兇手,但伊薩始終缺乏直接證據。

而這時候,他的妻子又鬧著和他離婚,且安德烈還動手弄傷了他的一名部下。

再加上檢方與公眾的重重壓力,伊薩難免逐漸失去理智,開始對安德烈嚴刑逼供。

蘇聯警察的手段,那是有口皆碑。

沒過多久,安德烈便在精神與肉體的雙重摺磨下乖乖認罪。

可令伊薩萬萬沒想到的是,安德烈簽下認罪協議後竟徹底崩潰,一邊尖叫著「安靜一點」一邊蜷縮進了床底。

那狼狽的姿態與失真的嚎叫,和當年伊薩處理過的一名患有「模仿症」的精神病人一模一樣。

這意味著,安德烈或許真是兇手,但眼前的男人卻並非真正的安德烈……

與此同時,從木地板下傳來悉悉碎碎的錄音聲。

尋著聲音,伊薩發現了木屋下方別有洞天的地下室。

老舊的錄像機兀自播放著兇手的認罪獨白,旁邊的柜子則整齊擺放著標有每一個受害人名字的錄像帶。

伊薩目瞪口呆之際,一個身著叢林偽裝的人影悄悄出現在他背後……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一切還得從十年前開始說起。

那時,躊躇滿志的伊薩剛剛來到小鎮「技術扶貧」。

當地的老鳥警察對這個外來者並不買帳。

唯有一個名叫瓦里的新人對伊薩崇拜有佳,每天跟在他屁股後面馬首是瞻。

伊薩也沒叫人失望,憑藉豐富的經驗和悲天憫人的正義心,很快獲得了當地警局信任、掌握了查案的主導權。

他下令登記轄區的每一個性癮者,監視一切莫斯科人牌的白色轎車;

女警官全部喬裝打扮成妓女巡邏公交車站,男警官則在所有高速公路沿線布警。

可惜技術所限,嚴密的監控並沒能阻止兇手的腳步。

他就像一條狡猾而又耐心的毒蛇,冷不丁便給疲憊的警方「獻上」一具鮮活的屍體。

或許凝視深淵久了,真的會被深淵所腐蝕。

查案之外,與妻兒聚少離多的伊薩,先是出軌了美艷的藝術家維拉

在這位「花活」美人的刺激下,原本沉著冷靜的伊薩變得越來越狂躁;

不惜以各種手段,拷打每一個稍有嫌疑的「罪犯」。

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在於上級的最後通牒。

將近十年一無所獲,伊薩再不給大眾一個交代,就等著去西伯利亞好好勞改吧。

於是,即便剛剛興起的「犯罪側寫」已然描繪出了兇手的大致面貌。

伊薩還是一意孤行,把一對明顯精神有問題的雙胞胎送上了法庭。

高層、警方、檢方皆大歡喜,但伊薩的小學徒瓦里卻並不滿意。

他相信兇手另有其人,並瞞著伊薩繼續偷偷查案。

瓦里聘請了一名妓女釣魚執法;

還真就逮到了一個開著白色轎車、完全符合「犯罪側寫」的中年男人。

喜聞樂見的是,伊薩完全無視瓦里的努力,偏執地放走了近在咫尺的真兇。

直接導致那位和瓦里互生情愫的妓女於不久後死於非命。

眼看雙胞胎兄弟被送進監獄,而最新的案件又被「冷靜」處理。

瓦里明白了體系的抉擇不可動搖,他只能辭去警察的職務,靠自己的灰色行動繼續追兇。

剪掉長發、披上偽裝、隱入森林,瓦里就像野人一樣終日潛伏在兇手的木屋外。

沒過多久,還真就讓他逮到了機會。

那天兇手回家後偷偷摸進地下室,對著一整牆的「戰利品」自嗨了起來……

瓦里立刻行動,輕描淡寫將其制服。

此人便是真正的安德烈了。

瓦里將他就地囚禁,不擇手段逼他供述出每一次的詳細殺人過程。

令人膽顫心驚的犯罪獨白錄像帶,足足擺滿了一整個立櫃……

做完這一切,瓦里原本還猶豫著該怎樣處置對方。

而安德烈試圖逃跑的反抗,則逼迫他不得不扣下了獵槍的扳機……

真兇安德烈死亡時,伊薩認定的雙胞胎「兇手」一人被處刑一人尚未歸案。

好巧不巧的是,這時候又有一具滿嘴泥土的女屍浮出水面。

警方自然而然認為是在逃的雙胞胎所為,只有瓦里明白事情並不簡單。

對此案心存疑惑的還有另外一人,死者的親妹妹。

她明明是在姐姐家的廚房發現的屍體;

可之後卻被人打暈失去了意識。

警方的通報表示,姐姐的屍體是在樹林被找到;

妹妹則是因為遭遇入室搶劫犯的傷害,產生了幻覺……

到這裡,答案呼之欲出。

因為死去的姐姐名叫維拉,是伊薩的情人;

妹妹名叫基拉,正是當下再次遇襲的「倖存者」。

原來,維拉懷上了身孕,不得已向伊薩逼婚。

而此刻功成名就的伊薩卻想回歸家庭的懷抱。

兩人爭吵後,伊薩失手將維拉摔死。

並打暈了意外出現的基拉,將維拉的屍體運去樹林,偽裝成是被連環殺手所害。

於暗中觀察的瓦里,當然推理出了事情的真相。

他聯繫上基拉,兩人一番合計,決定繼續用灰色的方法懲治墮落的伊薩。

他們以安德烈的木屋為據點,從醫院救出那名患有「模仿症」的精神病人。

日夜把他關在地下室給他播放安德烈的自白錄像,讓他在潛意識裡認為自己就是安德烈,並模仿安德烈的一言一行。

待到時機成熟,兩人再給「模仿症」穿上安德烈的衣服,把熟睡的他扔到安德烈床上。

此招果然奏效,「模仿症」甦醒後還真就把自己當成了連環殺手,徑直撲向了坐在木屋外的基拉……

瓦里在旁掌控全局,直到逃走的基拉被路人所救,才再度於樹林中隱去蹤跡。

其後的故事,便是抓錯人的消息全國轟動,伊薩無奈親自重啟調查。

他在審訊假「安德烈」時發現疑點後,也是足夠心狠手辣。

為造出嫌犯襲警的假象,當場將其擊斃。

不過,瓦里精心準備的錄像帶,還是成功擾亂了伊薩的心智。

把他引入地下室後,來了一手瓮中捉鱉。

可惜姜還是老的辣,伊薩假意坦白卻險些完成反殺。

最後瓦里不得不犧牲自己,和自己的「老師」同歸於盡,好讓基拉帶著關鍵證據逃出生天。

體系會不會公布真相為瓦里等人平反,我們不得而知。

但在正義之士的堅持下,姦邪之人皆被處以「死刑」,那倒是板上釘釘……

故事總體分為現在與過去兩條時間線,按順序梳理就已經足夠複雜。

而導演Lado Kvataniya更是技癢難耐,硬生生把它拆成N段來回橫跳。

轉場還是下圖這種非直觀的翻頁樣式,突出一個不燒腦不舒服斯基。

不過話又說回來,能夠炫技的前提是要有技可炫。

紮實的劇本,講究的構圖,一如既往優秀的審美。

絕美、硬核、嚴謹,絕對是部超出預期蘇俄佳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298d04a6b72256b6a4a3cf9e55ed6bf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