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馬拉松罕見高溫,一男子猝倒,老婆哭得死去活來

2019-11-17     全民跑步

11月17日早7點,2019上海國際馬拉松賽正式鳴槍開跑,3.8萬跑友參與了這一場盛會。從外灘跑向上海體育場的經典線路,優秀的組織和貼心的服務,今年的上馬再次給參賽的跑友帶來的難忘的體驗。

然而,這次上馬遭遇了歷史上難見的高溫,這對絕大多數選手來說,都是一場不小的考驗。

據跑群消息,一男子在上海馬拉松賽道倒地後,送到醫院時人已去世,這讓其家人悲痛萬分。

一位在現場的跑友感慨,看著真是後怕,有時候跑步還是要佛系一點啊。

據賽前的天氣預報顯示,11月17日上海為多雲的天氣,氣溫12-25度:

我們知道,對大眾參賽者來說,5-15℃是更適合馬拉松的氣溫。氣溫越高身體的耗氧量越大、肝糖量的消耗越多、心率上升越快,而參賽者也更容易有缺水、中暑或者熱衰竭等反應。

這次連以2小時08分09秒衝線的上馬冠軍衛冕冠軍Paul Kipchumba Lonyangata在賽後也表示:天太熱了,沒能沒有打破自己的記錄;而國內女子組冠軍選手李芷萱以2:33:04秒成績衝線後也因為天氣太過炎熱,在衝過終點後直接吐了;40公里成績以2:35:54後還排名國內第三的夏雨雨也因為中暑暈倒,最後3小時53分完賽,非常揪心;另外國內男子精英選手多布傑、董國建、楊紹輝的成績都停留在了25公里,提前退賽。

我們知道,一場比賽,難免有時會遇到糟糕的天氣。而一場馬拉松成績數據優秀,很大程度上是天時地利人和共同作用的結果。

雖然上馬也因此在比賽沿途設置了海綿、冰塊、噴淋站等多種降溫方案,但後半程大眾選手跑崩的也不在少數。以破三人數為例,2019的上海馬拉松破三人數僅僅617人,橫向比較遠低於近期低溫天氣下的北馬,縱向比較也低於自己2018的數據:

一場比賽有時是難免會遇到不理想的天氣。在溫度較高的情況下,參賽選手應該調整對成績的預期,安全第一,注意防暑,在賽道上在合理意補充水分和電解質,也及時關注身體的變化、量力而行。

如今,馬拉松賽事中安全事件頻頻發生,這也提醒大家,馬拉松是一項極限運動,一定要對此有敬畏之心,根據自己實際情況出發,平時科學備賽、對自己實力有合理評估和預期、賽中要注意身體的反饋,會堅持也懂得要適時放棄--比起馬拉松賽道的終點,家才是真正的終點,安全回家,比什麼都重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28VgfW4BMH2_cNUgetk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