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澤鋒表演僵硬,張嘉益漸入佳境!破曉東方再現五個「離譜」劇情

2023-01-01     小敏說動漫

原標題:李澤鋒表演僵硬,張嘉益漸入佳境!破曉東方再現五個「離譜」劇情

該劇自播出以來,圍繞虛構人物紀南音發生的「虛無歷史主義」錯誤越來越多。

頗有諷刺意味兒的是,一部以革命歷史為題材的電視劇,竟然罔顧歷史事實。

紀南音是虛構的,那麼在她身上所有發生的事也必然都是虛構。

如果虛構的是小人物,當然沒有問題,這也是影視藝術創作的慣用手法。

但是,紀南音這個虛構人物可不簡單,在劇中她的作用竟然能改變歷史的走向。

是的,在劇中周總理的評價中,她是「以一敵百」的美國留學生、女經濟學家。

在編導的眼中,她是淞滬警備副司令兼51軍軍長劉昌義的侄女,還深入虎穴策動姑父劉昌義起義。

更為令人震驚的是,那枚最終促成劉昌義起義的「蘿蔔章」和陳毅的手令,本來是出自開國中將聶鳳智的個人之手。

在劇中,這個「蘿蔔章」的大功勞,卻被移花接木成紀南音的了。

劉昌義領導起義,是真實的歷史事件,他根本不會想到,在自己百年之後,竟然有人給他安排了一位美國留學生當侄女。

在最近播出的幾集中,老許又歸納了這五個比較「離譜」的劇情:

丹陽整訓像兒戲

首先,在20天的整訓中,主要是對5000名來自進攻上海各部隊的指揮員。

而劇中的整訓,卻重點針對建制連的基層士兵。

在第一個有關整訓的劇情中,就是讓背不過《入城三大公約》的連隊圍著營地跑五十圈,這種做法純屬「個人想像」。

還有燈泡會電死人,也不是以這種危險過後的方式教育。

而是,對參加整訓的幹部,安排熟悉上海城市生活的幹部授課。

從如何用電,到使用抽水馬桶,對商店內的物品能不能還價等等,這些經常遇到的日常生活小常識方面進行培訓。

為了讓這群幹部們熟記十大公約,陳老總在動員大會上摔帽子:

「有幾個幹部進戲院看戲不給錢,還有拿了師範學院的一個燈泡,大街上全是我們的軍人,請銷假制度形同虛設……」

最後,陳毅著重強調的紀律就是,解放上海之後,「堅決不允許進入民宅。」

在真實的歷史上,有如此之多鮮活的事例可以借鑑,但劇中卻變得像鬧著玩。

鏡頭轉換,結果出現了以下畫面:

一個小戰士正拿著「獨腿」望遠鏡看女護士,接著又圍在一起看給石榴寫的信,隨後又是連長「三年生了三個孩子」,整個螢幕除了笑聲以外,一地雞毛。

事實上,《入城三大公約》很簡單,完全就是《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加強版,我估計是個當過兵的就能熟背三大紀律,因為天天吃飯前都唱這首歌。

三大紀律:一切行動聽指揮;不拿群眾一針一線;一切繳獲要歸公。

多簡單啊,再看劇中搞的,把簡單問題複雜化,還搞出了「情景模式」教學法。

結果,這位營長喝了一口水,最後說他違反了「不拿群眾一根線」的紀律。

我滴乖乖,搞來搞去還是「三大紀律」約束的內容啊。

別忘了,這一條可不是指具體的「一根針」和「一根線」,而是指任何東西。

本以為是什麼教學的好點子,結果費了半天勁,把個營長弄得抓耳撓腮,最終又回到了三大紀律上。

這個劇情,要多尷尬就有多尷尬。

街頭畫面像擺拍

從古至今,沒有一支軍隊像他們這樣,占領了城市卻躺臥街頭,擁有了繁華似錦卻甘願堅守清貧。

這,就是信仰所帶來的巨大力量。

1949年5月27日,黎明到來了,當小姑娘打開家門,大街還是那個大街,但大街上的軍人變了顏色。

她所不知道的是,不但是軍人的顏色變了,而且整個祖國的顏色都要變了。

此時,本集的笑點來了。

當榮先生帶著夫人來到大街上,同樣被這震撼的一幕驚呆了,他們也感受到上海的天要變了,激動的緊緊擁抱在一起。

在寂靜的十字大街上,躺著數百個血跡未乾的戰士,而空氣中卻充滿了羅曼蒂克的味道,一股浪漫主義情懷充滿了螢幕。

這,就是編導的藝術「創新」之路。

此時此刻,一個戰士醒了,他用迷茫的眼神看著眼前這對相擁的男女,一邊輕聲嘀咕著「他們是…」,一邊又趕緊掏出「入城寶典」來查閱答案。

有這種行為的,就叫夫妻。

緊接著,宋先生又來了,而且來到了同一個街頭。

小女孩,代表著祖國的未來,榮先生代表著民族資本家,宋先生代表著民國中有家國情懷的高層。

這三個層次的國人,都被這個鏡頭深深震撼了,或許這就是拍攝者想表達的。

面對媒體採訪,導演高先生說,「我在拍攝期間最猝不及防的一次落淚,就是看到十字街頭的這個畫面。」

你看看,導演都把自己感動哭了,可是老許沒有哭。

因為不真實,我是說拍的不真實,不是說解放軍睡在街頭不真實。

如果是演話劇,當然可以這樣拍。

你看到沒有,整個畫面,看不到該有的一個哨兵,也沒有一個衛生員在察看戰士的傷情,更沒有一個躺著的人動一下。

這不是擺拍,又是什麼呢?

李澤鋒表演僵硬

他不是表演生硬,而是僵硬,後者比前者還要差一個緯度。

這個結論,就來自於他陪著紀南音到林秉良家借唱片的表演風格。

像劇中紀南音一樣,陸修遠也是一個虛構的人物。

我估計,在歷史記載中,想找到陳老總的秘書是誰並不難,但劇中就是要虛構。

很可能,在接下來的戲份中,劇中的陳老總還要「拉郎配」,讓這兩個虛構的人物碰撞出愛情的火花來。

你要是不信,就可以看看老總讓陸修遠去找《英雄交響曲》的情節,還提醒陸修遠要找個出國留學的人陪著去找才行。

老總的話,差一點就說這個人必須是未婚女性,還要姓「紀」。

只要稍微想一想,剛解放的上海,百廢待興,特務遍地,物價飛漲,投機商暗流涌動,西方美帝在國際上橫加指責。

這個時候的陳老總,百事纏身,他還有空管唱片這種屁大點兒的事?

再說了,在剛剛解放的大上海,新舊政府交接的公開大會上,難道播放《義勇軍進行曲》不比《英雄交響曲》更有深意?

我都不用查資料,在虛構人物身上發生的事,一定也是虛構的。

這個劇情的目的有兩個,一是想還原陳老總幽默風趣的一面,二是打算讓這對虛構人物擦出火花,吸引年輕觀眾的眼球。

接下來,你可以看看李澤鋒塑造的陸修遠在林秉良家的演技了。

或許是剪輯的原因,也或者是李澤鋒對角色拿捏的不到位。

反正陸修遠在林秉良面前的表現,就是冷酷(裝酷)、眼神無光(目光呆滯),語氣生硬,表情僵硬。

而且,他跟林秉良聊天時,態度還極其的不尊重對方,顯得缺乏基本的修養。

聊天中,他處處揶揄林秉良,而且說話的口氣充滿了愛搭不理和傲慢,最終惹得林秉良差一點當場翻臉。

按道理說,陸修遠應該氣定神閒,非常謙虛低調,渾身洋溢著軍人的陽剛之氣,充滿了對未來工作和生活的昂揚朝氣。

退一萬步說,他是紀南音的表哥,而且你們是有求於人家。

當林秉良表示,以後紀南音想來家裡,可以讓小汽車去接她時。

結果陸修遠竟然莫名其妙地說:「我們共產黨人不講究坐小汽車。」

林秉良一口一個「小陸」喊他,其實這種稱呼沒有歧義。

但是陸修遠非常冷漠地說,「你可以稱呼我陸同志。」

我滴個神啊!要是我的唱片,會當場用腳跺碎了給他看,然後大喊一聲,「就不借給你!拜拜了你呢。」

當然,李澤鋒表演生硬,也有劇情設置不好的原因,但是演員卻把威武演成了冷酷,把陽剛理解成了裝酷。

話說回來,對於年輕演員,我們還是多包容,希望他在接下來的戲份中,能轉變這一表演生硬的形象。

這個殺手「不算冷」

新舊政府交接公開大會開始了,奇怪地沒有聽到《英雄交響曲》的音樂聲,看來道具組忘了放音樂。

本集中,下面這個劇情屬於笑點。

當冷酷的殺手用狙擊槍瞄準後,我覺得至少得打一槍,哪怕是隨便有個人中槍,也算是敵人精心策劃的暗殺行動,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不過,這個殺手不算冷,只是他的手冷腳冷臉蛋冷,但心是熱的。

當他把手指輕輕放到扳機上以後,他陷入了幾秒鐘的深思。

於是,他被捕了,還得先徒手反抗幾下之後才寡不敵眾。

看到這種「離譜」劇情,真讓人無語。

結了婚不讓入黨?

說實話,老許也是黨員。

我被劇中李清如大夫,對我黨有如此之高的讚譽都感覺不好意思了。

她不但想入黨,而且還定下了一個不入黨不結婚的目標。

當我看到她跟林秉良一起在廚房,旁邊還有傭人出入,而李清如正在駕輕就熟地打雞蛋,切西紅柿。

而林秉良手握高腳杯,一口一口地抿著高檔紅酒。

倆人一邊說,一邊充滿深情地對視。

我原本以為,啊,原來他倆是兩口子。

但是,我錯了。

第二天早晨,李清如給林秉良準備好豐盛的早餐以後,正準備出門上班時,就發生了讓人無比感動的一幕。

但是,這個給他做飯,陪他同居的美國留學博士,沒有驚喜地接過戒指,而是談起了醫學,如何去給病人做手術。

這種劇情,除了讓人尬笑以外,還能留下點什麼呢?

張嘉益漸入佳境。

導演高先生表示,劇組選擇張嘉益飾演陳毅元帥的原因,是為了追求形神兼備,如果在形似上做不到,就儘量追求神似。

老許個人的感受是,剛開始很難接受,現在看了十集,從心理上有了改變。

從張嘉益的表演來看,他在努力演好每一場戲,特別是說話的鏡頭中,他幾乎是用盡了全身的力氣。

總體感覺,還是威嚴有餘,幽默不足,整體人物塑造還欠火候,希望他在接下來的戲份中能有更好的表現。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28894e24ab52654bdb2cc7b774f8f1e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