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麥冬前田間管理技術,奠定小麥豐產豐收

2023-10-21     天山植保

原標題:冬麥冬前田間管理技術,奠定小麥豐產豐收

冬麥冬前田間管理技術,奠定小麥豐產豐收

冬麥冬前的田間管理技術對於保證冬麥的正常生長和發育至關重要。在冬麥種植之前,農民需要執行一系列的田間管理措施,包括深耕細作、施足底肥和澆足凍水等。這些措施對於優化土壤結構、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和促進冬麥根系的生長和發育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只有落實好這些技術措施才能為冬小麥豐產豐收奠定基礎。

首先,深耕細作是冬前田間管理的首要任務。通過深耕,可以打破犁底層,改善土壤的結構,增加土壤的透氣性和保水能力,為冬麥的根系生長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同時,深耕還可以有效地消滅雜草和病蟲害,減少它們對冬麥生長的干擾和破壞細。作則能夠保證土壤充分碎細,使冬麥的幼苗能夠均勻地分布在土壤中,有利於幼苗的生長和發育。

其次,施足底肥也是冬前田間管理的重要環節。底肥可以為冬麥的生長提供必需的營養元素,如氮、磷、鉀等,促進冬麥的生長和發育。同時,底肥還可以改善土壤的結構,增加土壤的肥力和保水能力,為冬麥的生長創造了更加優越的條件。

最後,澆足凍水也是冬前田間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澆凍水可以保證土壤中有足夠的水分,有利於冬麥的生長和發育。同時,澆凍水還可以提高地溫,防止冬季乾旱和凍害對冬麥生長的影響。在冬季,當氣溫驟降時,澆凍水還能夠防止土壤乾旱和凍害對冬麥生長的影響。

注意的問題:溫度也是優化冬小麥生長質量的重要保障。在冬小麥的過程中,一旦小麥出苗後,其溫度就應控制在16℃左右;如溫度下降,接近0℃時,冬小麥就會停止生長,並且停止時間會持續三個月左右;待到氣溫上升以後,冬小麥才會重新發育;而當溫度持續上升到20℃左右時,應加強對冬小麥進行澆灌作業。

部分晚播麥田苗小櫱少,抗寒能力差,易受冬季凍害。要採取補肥暖苗的措施,保苗安全越冬。

一是葉面噴施高濃度磷酸二氫鉀,每畝噴施0.5%的磷酸二氫鉀溶液30~50公斤;對底肥不足的麥田也可葉面噴施2%的尿素+0.5%磷酸二氫鉀混合肥液每畝30~50公斤,提高光合效率,促進養分積累,增加分櫱節糖分濃度,增強植株抗寒能力。

二是滴施磷肥和鉀肥,增強防風增溫保墒,促進冬小麥盤根長櫱抗寒防凍。

三是護麥保苗。冬前麥田苗齡小,根系淺,根量少,嚴禁牲畜啃食,否則會造成苗情轉弱,抗寒力下降,甚至死亡,給小麥生產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

總的來說,冬麥的田間管理技術在冬前至關重要,因為它直接影響到冬麥的正常生長和發育。通過採取一系列措施,如深耕細作、施足底肥和澆足凍水等,可以有效地促進冬麥的生長和發育,從而提高冬麥的產量和品質。同時,這些措施還可以減少雜草和病蟲害對冬麥生長的影響,增強冬麥的抗逆性。因此,農民在種植冬麥前,務必做好冬前田間管理工作,為冬麥的生長和發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280d39db3cb13ce06c96ff61700e550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