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已到了秋收時節,農村田間的作物開始收穫。說起秋收,對於多數農民來說,最大的感受可能就是一個字「累」。說實話,即便目前收割玉米多數實現了機械化,但讓糧食顆粒歸倉,確實不是一件容易事。
秋收,對於從農村出來的我來說,其中有個活兒是最願意乾的,那就是收花生,這不單單因為收花生可以一邊刨一邊吃,而且還有個活兒,感覺幹起來特別有成就感,這就是用「三齒(一種農具)」刨「落掛」的花生。
有過農村生活經歷的人應該都清楚,刨花生這活兒,不是把花生刨出來就完事了,還有很多花生,在刨的過程中「落掛」。所謂的「落掛」就是花生埋在了深層或是在刨的過程中「漏網」,這就需要用「三齒」把它刨出來。
或許很多人不懂,刨花生丟一個兩個的怕啥?這你就外行了,這些「落掛」的花生,往往果實飽滿,個頭較大,其中可能還有「大馬」(方言,指三個仁的花生)。而刨「落掛」的花生,即便刨得再仔細,如果用「三齒」翻一遍,往往還有好多收穫。記得兒時在農村,自家的花生收完,還要背著筐、拿著「三齒」去別人的花生地里尋找,而往往收穫不小。農村過去的那個年代,農民家家都不富裕,花生是個值錢的東西,都用花生榨油吃,因此對花生特別珍惜,每到花生收穫完,田間都是刨「落掛」花生的人。(兒時在農村,「落掛」的花生你刨過嗎?除了花生,你還刨過啥?關於秋收的記憶,你還記得哪些?說出來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