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說虎是一件很應時的事情,東北虎是當下我國最主要的野生虎種,它們的數量已經從2017年東北虎豹國家公園試點之初的27隻,增長為如今的50隻。不過受限於基數小,老虎繁殖能力低等緣故,它們的數量增長起來比較緩慢。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仔細觀察過東北虎的舌頭?它們的舌頭上似乎長滿了「倒刺」,網上有傳言老虎舌頭上的這些「倒刺」是用來刮肉的。即老虎在進食的時候,獵物骨頭上黏連的肉難以用牙齒咬下,於是這些倒刺就能發揮作用,將肉一點點刮下來。
絲狀乳頭
「倒刺」是民間的說法,也有叫「舌刺」、「舌突」、「舌隆起」的,其實它有一個正規但有點不正經的學名,叫「絲狀乳頭」。
其實人的舌頭上也有絲狀乳頭,就是舌體表面上那些一粒粒的東西,因為在高倍鏡下看起來像是乳頭一樣,因此而得名。
按照類型來分,舌乳頭一共有四種,分別是:輪廓乳頭、菌狀乳頭、葉狀乳頭、絲狀乳頭。絲狀乳頭是舌體上數量最多的舌乳頭,只不過相對於人類的來說,東北虎舌頭上的絲狀乳頭結構要更加可怕一些。
東北虎舌頭上的絲狀乳頭,是由無數角質化的細胞構成,非常堅硬,其質地成分就跟指甲蓋差不多。
這裡面提及一個有趣的冷知識,仔細觀察,會發現貓、猞猁、雪豹、金錢豹等大多數貓科動物,它們的舌頭上也有跟老虎類似的「倒刺」。
你知道嗎?儘管這些不同的貓科動物,它們的體型差異巨大,但是舌頭上的絲狀乳頭結構和大小,卻是差不多的。根據科學家們的研究,它們舌頭上的「倒刺」長度,基本上都在2.3±0.2mm這個恆定值內。
人們關於貓科動物舌頭上「倒刺」的研究,很早就開始了。
1982年,J·鮑希爾等科學家利用先進的電子顯微鏡觀察了貓的舌體,發現這些絲狀乳頭的結構就像是圓錐體一樣,這導致了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面,人們都認為貓科動物舌頭上的絲狀乳頭,就是圓錐體般的。
直到2018年,科學家亞歷克西斯·諾埃爾的新發現,才打破了這一認知。原來貓科動物舌頭上的「倒刺」,並非是標準的圓錐體,而是具有U型腔,簡單來說就像是被對半劈開的空心圓錐體。
貓科動物舌頭上不同部位的絲狀乳頭,也有所差異。
科學家們用CT掃描並創建3D圖像之後發現,舌根到舌中段部分的絲狀乳頭,質地較軟,個頭更小,但也更加密集;而舌中段到舌尖部位的絲狀乳頭,則是由剛性角蛋白組成的大絲狀乳頭,質地堅硬,個頭更大。
這與舌頭的使用有關,因為無論是舔舐毛髮還是其他行為上面時,一般會用到的,也就是舌中段到舌尖部位。
輕鬆撕爛瘦肉
指甲用力可以撓傷人,那麼既然東北虎舌頭上的「倒刺」,質地跟指甲一樣,是不是代表著也能傷人呢?答案是肯定的。
在發現「U型腔」的那個實驗里,研究者先是從商店裡面買來了一塊瘦肉,洗凈之後晾乾水分,然後用一根貓舌頭從瘦肉的表面「揦」過。瘦肉被撕爛了,「倒刺」上面還有一些細小的瘦肉黏連。
事實證明貓科動物舌頭上的絲狀乳頭,的確有劃傷豬瘦肉的能力,人的皮膚不比豬肉強多少,因此理論上也能被撕爛。
看到這裡可能很多人會存在疑問,因為在現實中我們也看到了許多鏟屎官被貓咪舔舐,飼養員、馴獸員被老虎舔舐,以及東北虎舔舐幼崽,他們也並沒有受傷,是不是東北虎舌頭上的「倒刺」,殺傷力也並沒有人們想像中的那麼強呢?
其實這主要取決於老虎的態度,舌頭上有一種橫紋肌,這是控制舌體變形和位置改變的肌肉。簡單來說就是老虎施展在舌頭上的力量千變萬化,力量強度不等,造成的傷害值自然不一。
在上述提到的實驗中,是由實驗者手部施力的,受實驗者主觀意願影響很大。這很好理解,拿指甲來說,友好地輕輕地撓可以止癢,而憤怒的撕扯則能傷人。
為那點肉不值得
毫無疑問,東北虎舌頭上的「倒刺」,具備揦傷人皮膚的能力,由於這些「倒刺」具備U型腔,理論上也能刮下獵物骨頭上黏連的肉質。
但是你想過嗎?東北虎作為一種大型的捕食者,食量巨大,為了那麼一點肉,而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顯然不值得,用時髦的話來說就是性價比太低了。
東北虎是主流的捕食者,成年之後它們的牙齒構造為下顎14顆,上顎16顆,犬齒粗壯,臼齒與犬齒之間的距離大。
這樣的牙齒結構註定了東北虎在咬入獵物方面是專業的,但是在處理食物方面就顯得比較業餘,因此在進食的時候,東北虎往往只會進食獵物身上容易進食的肉,比如內臟、肉塊等。與其花費大量時間、體力去舔舐骨頭上殘留的少許肉質,不如再去捕獲一頭野豬來得划算。
反倒是鬣狗等「清道夫」屬性強的動物,在處理食物方面顯得十分專業,善於咀嚼,能將獵物的骨肉都啃光,渣都不剩。
其實從生態系統平衡上面來看,老虎也不會用舌頭上的「倒刺」去刮肉。
生態系統中的食物鏈是環環相扣的,我們常常可以看到鬣狗、黑背豺等「清道夫」跟在獅子後面撿食「殘羹剩飯」,獅子們進食過後留下的食物殘渣,則成了「清道夫」們的饕餮場。
森林生態系統下,雖然「清道夫」壓力不如非洲大草原那麼大,但也生存著一些「清道夫」,它們就靠著捕食者遺留下來食物殘渣過活。
試想一下,如果東北虎在捕獲了獵物之後,吃個精光,那你讓那些「清道夫」物種如何開飯?大自然的神奇之處就在於此。
「倒刺」的真正作用
既然東北虎不需要用舌頭去打鬥,也不需要用舌頭來刮肉,那麼它們的舌頭上為何還要長出如此強勁的「倒刺」呢?事實上這些「倒刺」另有妙用。
多數貓科動物都是愛乾淨的,這與它們的捕食習慣有關,想要靠近獵物,身體就必須輕盈靈活,因此保持整潔就很有必要了。
拿家貓來說,也是寵物界的「潔癖」患者,經常用舌頭去舔舐自己身上的毛髮。因此大家也應該猜到了,東北虎舌頭上的「倒刺」,其中很重要的一個作用就是整理毛髮。
東北虎身上的毛髮主要有兩類,一類是表面上質地比較粗糙堅硬的被毛,一類是藏在被毛下質地柔軟的絨毛,兩種毛髮共同作用下,大大提升了它們的禦寒能力。
東北虎身上的毛髮十分蓬鬆,毛髮之間交叉縱橫不黏連,因此裡面藏有較多的空氣。
當老虎舔舐毛髮的時候,先是用舌頭壓出裡面的空氣,接著舌頭掃過,在這一過程中,舌頭上的「倒刺」就能發揮出一系列的作用:
絲狀乳頭豎起之後,能穿過重重毛髮,直達皮膚表面,其中的U型腔帶有唾液,唾液被直接帶到了皮膚上,能依靠蒸發水分達到調節體溫的目的;U型腔上的唾液,能起到吸附毛髮的作用,清理毛髮上灰塵的同時,也能撫平毛躁,使毛髮更加濕潤順滑;大量的堅硬的絲狀乳頭,就像是一板梳子一樣,能梳理毛髮,防止毛髮黏連結塊。
整理毛髮對於東北虎這類捕食者來說是非常必要的,一方面是為了捕食方面的考量,另一方面也不易感染寄生蟲。
它們舌頭上的「倒刺」便能起到對毛髮及皮膚的深度清潔,這才是東北虎舌頭上「倒刺」的真正作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26ceee61840e021fb26ad7ee7b58abe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