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滿嘴「網絡爛梗」,是得讓孩子學會好好說話了

2023-03-08     糖果媽媽

原標題:未成年人滿嘴「網絡爛梗」,是得讓孩子學會好好說話了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達與應用,網絡是當代青少年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他們獲取知識、娛樂和交流的重要渠道。

然而,網絡世界也並非是一片凈土,有很多不良的網絡現象,對青少年的成長造成不良的影響。尤其是線下十分流行的「段子和亂梗」,更是無時無刻不在荼毒著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01惡俗的網絡爛梗,正在荼毒孩子的身心

自從有了網絡開始,網言網語作為衍生物也逐漸傳播開來,最開始的網絡詞語並不是現在這些奇奇怪怪,讓人聽完後一頭霧水的詞語,更不是類似「污穢」的 詞彙。

網絡流行詞語此起彼伏,時不時就會有一些新梗讓人 猝不及防,但有的精闢到位,有的則是相當惡俗。

「你個老六」、「報giao」、「雞你太美」......這些網絡流行語,如今正流行在未成年人的社交詞彙中。

近日,人民網就針對此現象發表評論,提出不能讓惡俗的網絡爛梗繼續再毒害孩子。

什麼是網絡爛梗?簡單來說,就是一些無聊、沒有意義的網絡用語,它們往往來源於一些低俗、暴力、色情等內容,對自己想表達的內容進行歪曲和嘲諷等。

這些網絡爛梗,不僅沒有創意,也沒有價值,最大的影響就是會對未成年人的三觀造成錯誤的觀念和價值取向,直接對青少年的精神世界造成傷害。

02網絡爛梗對未成年人的影響至深,不可忽視

網絡爛梗對於未成年人的影響,其實遠比我們想像得嚴重的多,甚至是還是在上幼兒園的小孩子,都能脫口而出。

在幼兒園裡,隨時都能聽到「栓Q」、「貝兒這個綠茶,哪有本公主漂亮」這些網絡用語,很多家長紛紛表示自己家孩子天天就用這樣的語言在溝通。

這些年紀輕輕的孩子們,甚至都不懂自己所說的網絡用語是什麼意思,但這樣的爛梗現象具有「一傳十、十傳百」的特點,導致在整個幼兒群體中盛行。

為什麼這些網絡爛梗如此流行?以至於青少年們脫口而出,其實最主要的模仿對象就是一些主播,他們在直播過程中,為了直播效果,總是時不時地抖機靈,金句頻出。

雖然這些是一種直播創意,但現在的爛梗實在是過於庸俗、無趣、無聊,和創意完全搭不上邊。

網絡爛梗大多語言粗俗,甚至在一些詞語中,還暗含了對他人的人身侮辱、嘲諷和歧視,是一種極其不尊重人的表現。

如果未成年人長期接觸並使用這些網絡爛梗,可能會對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造成影響。

未成年人處於成長與的重要階段,在是非觀還沒有成形的情況下,最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如果孩子長期熱衷於說爛梗,甚至作為自己的口頭禪,就會形成惡性循環,最後變得不會好好說話,甚至交流溝通都會有障礙。

另外,在如今的「泛娛樂」文化時代下,為了流量不擇手段,甚至不惜採用低俗和獵奇的方式來博關注,對於未成年人的價值觀和審美觀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

尤其是當一個社會的文化標準降低之後,人們的思想也會變得膚淺。因此,我們必須重視網絡爛梗的問題,共同努力凈化網絡環境。

03杜絕惡俗的網絡爛梗毒害孩子,以下幾點要做到

對於所謂的網絡語言,那些充滿激趣、生動活潑的我們可以歡迎,但那些惡俗爛梗、污穢表達的語言就必須堅決說不。

加強網絡監管

對於那些低俗、惡搞、暴力、色情等內容,相關的網絡監管部門一定要嚴厲打擊,只有把這些網絡爛梗的源頭防止住,才能維護網絡的晴朗和健康。

加強未成年人網絡安全教育

引導未成年人形成正確的網絡素養和網絡道德,需要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一起。

對於學校教育來說,老師和學校要引導未成年人學會辨別和抵制網絡爛梗,尤其是盲目跟風和模仿的行為更是要杜絕,傳播更是不可取,才能避免網絡爛梗影響未成年人正常的學習和生活。

而對於家庭教育來說,家長也要時刻對未成年人的網絡行為進行關注,了解和監督孩子在網絡世界上的學習、娛樂和交流情況,及時發現和糾正孩子使用網絡爛梗的現象。

網絡在讓未成年人獲取知識和快樂的同時,也很容易讓他們受到誤導和傷害,因此,杜絕網絡爛梗需要我們共同努力,才能讓孩子們在網絡上健康成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26ca3a8a383f8e8875f93743164b6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