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節氣是夏季的第五個節氣,氣溫逐漸升高,大部分地區都會出現高溫天氣,尤其是在南方和沿海地區,空氣中的濕度使得人們感到更加悶熱和不舒適。為了保持身體的健康,我們需要注意一些養生事項。建議在小暑時節,牢記「4事不做,3物不吃」,有助於保持健康,讓家人少生病,平安的度過三伏天。
「4不做」
1、不劇烈運動:
在小暑期間,氣溫較高,人體處於一個相對炎熱的環境中。如果我們進行劇烈運動,極易導致身體過度出汗,容易引起中暑、脫水等不良反應。尤其是中老年人和身體較差的人更應該注意,避免過度運動,以免對身體造成損害。
2、不洗冷水澡:
小暑時節,氣溫較高,皮膚的毛細孔處於擴張狀態。如果洗冷水澡,會導致毛細孔猛烈收縮,可能會引發皮膚問題,如濕疹、皮炎等。因此,在小暑時節,洗澡時應以溫水為宜,避免用過涼或過熱的水刺激皮膚。
3、不久坐木頭:
夏天氣溫高,雨水多,容易引起濕氣。不宜坐在潮濕的木椅上。潮濕的木椅可能會導致不舒適的感覺,因為潮濕的木材會吸收熱量,使你感覺更加悶熱和不透氣。此外,潮濕的木椅還容易生長黴菌和霉斑,可能對健康有害。所以,在夏天儘量避免坐在潮濕的木椅上,選擇室內乾燥通風的座位會更加舒適和安全。
4、不要暴曬:
小暑時節,太陽輻射較強,紫外線較高,暴露在陽光下容易損傷皮膚,引發曬傷、色斑等問題。因此,應儘量避免在炎熱的時間段暴曬,如果外出需求,建議選擇早晨或晚上較涼爽的時候,並做好防曬措施,如塗抹防曬霜、戴遮陽帽等。
「3不吃」
1、不宜吃冰冷食物:
小暑時節,氣溫高,人體的消化功能相對較弱,過量攝入冷飲、雪糕冰冷食物會使胃腸功能紊亂,導致胃痛、腹瀉等胃腸道問題。因此,應避免食用冰鎮飲料、冰淇淋等冰冷食物,以免對消化系統造成負擔。
2、不宜吃剩飯、剩菜:
小暑時節,氣溫高濕,食物容易腐敗發酵,再加上夏季蟲類易滋生,因此食物儲存和使用要格外注意。建議避免食用剩飯剩菜,因為剩飯剩菜易滋生細菌和有害物質,容易引發食物中毒或腸胃不適。
3、不宜吃辛辣食物:
小暑時節氣溫高,人體容易出現燥熱症狀,而辛辣食物會刺激人體內部濕熱,加重燥熱症狀。因此,要避免過度食用辛辣食物,如辣椒、花椒、姜蒜等,尤其是容易上火的人要特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