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人類歷史上首次,實時拍攝到反艦彈道飛彈命中目標的一瞬間。爆發近兩個月的紅海危機,以美英為首的護航聯盟與葉門胡塞武裝多次較量,出現了反艦彈道飛彈的攻防戰,這是人類戰爭史的首次。
在1月19日,葉門胡塞武裝發射反艦彈道飛彈,襲擊了一艘懸掛馬爾他國旗的美國散貨輪。碰巧的是,這艘輪船的監控記錄下了胡塞武裝發射的反艦彈道飛彈命中時刻。這可能是人類歷史上首次在實戰中記錄到反艦彈道飛彈的命中瞬間。
在近2個月的紅海危機中,葉門胡塞武裝多次向紅海和亞丁灣的艦船目標發射反艦彈道飛彈。首先是在12月16日,葉門胡塞武裝創造了一項歷史紀錄,首次實現了反艦彈道飛彈襲船戰的第一個戰果。葉門胡塞武裝向一艘懸掛賴比瑞亞國旗的「宮殿三號」貨櫃貨船發射了一枚反艦彈道飛彈,貨船被被飛彈擊中並燃起大火。這應該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反艦彈道飛彈的實戰戰績。
不過,飛彈襲船戰的戰果並不令人滿意,葉門胡塞武裝已經發射了上百枚飛彈和無人機,卻沒有擊沉一艘船,無論是軍艦,還是貨船都沒有擊沉記錄。
從幾次反艦彈道飛彈的命中記錄看,葉門胡塞武裝的反艦彈道飛彈的戰鬥部威力也很一般,沒有擊沉過一艘艦船,例如在1月19日命中的這艘美國貨輪,飛彈爆炸只是造成船艏受損,但貨輪主體沒有收到影響,依然繼續航行。
相對比的,在1985~1988年兩伊戰爭的襲船戰中,伊朗和伊拉克出動空軍發射飛彈和投擲炸彈,共摧毀幾十艘貨輪。這些擊沉戰績,大部分是採用了大威力戰鬥部的反艦飛彈取得的。甚至有法國飛魚飛彈重創並擊沉了世界上最大的油輪「海上巨人號」(Seawise Giant)的戰例。
1987年伊拉克通過第三方約旦向我國購買了4架轟-6D轟炸機和50枚C-601重型反艦飛彈,訂單的總價高達2億美元。隨後在1988年2月的首戰中,轟-6D轟炸機就發射C-601飛彈擊沉了伊朗的一艘萬噸級油輪,在隨後的45場襲船作戰中,伊拉克空軍的轟-6D轟炸機共擊中伊朗油輪44艘,幾乎是彈無虛發。
C-601重型反艦飛彈飛彈配備了重達500公斤的聚能爆破型戰鬥部。而胡塞武裝使用的「波斯灣-2」反艦彈道飛彈,射程只有300公里,祖先是紅旗-2地空飛彈,戰鬥部比較小,反艦威力可能不會很大。而且,射程300公里的彈道飛彈,再入速度只有3~4馬赫左右,末端突防速度還要更低一些,對於相控陣防空驅逐艦來說並不是難以攔截的目標。
伊朗是全世界第二個研製並裝備反艦彈道飛彈的國家。在上世紀80年代,中國將庫存的紅旗-2地空飛彈改進以後,研製出B610彈道飛彈,這種彈道飛彈的技術比較簡單,受到中東國家的廣泛歡迎。伊朗就引進了B610飛彈,隨後以來自東方的B610飛彈為基礎仿製出Tondar-69型(驚雷)彈道飛彈。Tondar-69型彈道飛彈的戰鬥部重量增加到250公斤,射程可超過150公里,成為伊朗軍隊早期的國產近程彈道飛彈的主力型號。
後來,伊朗又以Tondar-69飛彈為基礎研製出了「征服者-110」飛彈和射程更遠的「征服者-313」彈道飛彈。最後以「征服者-313」飛彈為基礎發展出了「波斯灣-2」型反艦彈道飛彈。
「波斯灣-2」型反艦彈道飛彈的射程為300公里,打擊範圍能覆蓋整個波斯灣水域。「波斯灣-2」型反艦彈道飛彈改用一個光電圖像導引頭,採用空氣舵面的末端控制系統。「波斯灣2」型反艦彈道飛彈在2014年首次試射成功,這讓伊朗成為全球第二個擁有反艦彈道飛彈的國家,第一個擁有反艦彈道飛彈的國家自然是中國,包括有東風-21D、東風-26和鷹擊-21等多個型號。第三個擁有反艦彈道飛彈的國家是俄羅斯,在2018年的時候,俄羅斯在米格-31飛彈攻擊機上配備了KH-47M2「匕首」空射彈道飛彈,這款飛彈理論上具備反艦能力。
從紅海危機的雙方較量上看,反艦彈道飛彈不太可能嚇退美軍,因為美國海軍多次實施艦載反導力量攔截胡賽反艦彈道飛彈的作戰,而且全部成功。至今,尚沒有一枚葉門和胡塞武裝發射的反艦彈道飛彈突破美方的防禦,命中美國軍艦。
什麼是胡塞武裝的反艦彈道飛彈對美國的艦隊未構成任何威脅,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胡塞武裝的反艦彈道飛彈比較低端,射程非常近,末端的突防速度也不高,容易攔截。二是美軍航母打擊群和主力水面戰鬥艦的防空反導能力較強。
即使是使用反艦彈道飛彈,要想突破「阿里伯克」級飛彈驅逐艦的防空反導防禦圈,也必須採用飽和發射的、以複雜彈道飛行、多方向同時到達的幾枚或十幾反艦彈道飛彈才行。很顯然,葉門胡塞武裝不具備如此高端的反艦能力。
如果美國艦隊在遠海遇到中國海軍的055大驅,那就是另一回事了。055大驅在進行對海打擊作戰時,可以在裝載48~64枚鷹擊-21反艦彈道飛彈,這是一款高超音速的臨近空間反艦彈道飛彈,射程達到1000公里以上,也是世界首款艦載的反艦彈道飛彈,突防能力更強,對美軍航母艦隊來說,鷹擊-21飛彈的威懾力極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