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說:「做志願者可以幫助他人,生活也因此變得更有意義。」
好人簡介:李宇雲,廣州市道路養護中心東城養護所路政員。工作之餘,李宇雲經常參加志願服務活動,樂於助人的他被大家親切地喚作「雲博士」。自2008年投身志願服務以來,李宇雲一直堅持利用空餘時間到養老院、低保家庭、特殊教育學校、工療站、醫院、客運站、志願驛站和社區等地開展志願服務,探訪獨居、孤寡老人,幫居民義務維修電腦、理髮、測量血壓等,獲得街坊的一致好評。
撰文 信息時報記者 李丹
李宇雲獲評「廣州好人」。信息時報記者 徐敏 攝
投身志願服務 「雲博士」受歡迎
「我以前經常利用空餘時間幫街坊維修電腦,有一次到(荔灣區)彩虹街工療站探訪殘障人士,覺得幫助他人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於是加入了志願者隊伍。」2008年,李宇雲正式註冊成為一名志願者,此後一干就是14年。儘管工作繁忙,但他總是利用休息時間參加志願服務,探訪社區老人,幫居民義務維修電腦、理髮、測量血壓……他的休息日,總是被各種志願服務活動排得滿滿當當。
李宇雲說,他的服務對象多數是老人,大家總追問他叫什麼名字。「我覺得做好事不需要留名,隨口說了一句『我叫雲博士』 」李宇雲說。現在到了社區,熟悉李宇雲的街坊總會親切地和他打招呼:「雲博士來啦!」
對於老人、殘障人士等,李宇雲總是給予更多的關注。每當有類似的志願服務活動,他一定會報名參加。
2021年春節前,他積極參與「花城有愛,情暖社區」志願服務活動,到社區探訪老人,並為孤寡老人、獨居長者、殘障人士和行動不便的病人等義務理髮。
免費為老人理髮。 信息時報記者 徐敏 攝
春節期間,李宇雲自發上門探訪殘障低保家庭,為低保群眾送上過節食品和防疫口罩,宣傳疫情防護知識。同時,他還為越秀區白雲街、華樂街和建設街的一線環衛工人義務理髮。
雖然忙碌,但李宇雲表示,每天都是充實而快樂的。「最讓我感動的是,當時廣醫二院的醫護人員馳援武漢,出發前我們幫他們理了發,為他們加油打氣。」李宇雲說。
關愛睏難家庭 用愛心溫暖他人
現在,社區里的很多長者都把李宇雲視為最值得信任的「親人」。「老人需要理髮就會給我打電話,看到我就好像看到自己的孩子一樣,非常開心。」李宇雲說,這讓他的使命感油然而生,「服務他們,服務更多群眾,是我投身志願服務的意義。」
在志願服務中遇到困難家庭,李宇雲也會想方設法幫助他們。小恩和父親同為智力障礙者,母親在他很小的時候便已離家。爺爺年事已高,家裡主要靠姑姑接濟生活。小恩讀三年級時,一次偶然的機會,李宇雲到小恩家輔導作業,由此與這個家庭相識。之後李宇雲每個月都會到小恩家一兩次,給他輔導功課,幫忙做家務兼義務理髮,一直堅持了12年。如今,小恩已經21歲了。
在小恩眼中,李宇雲不僅僅是一名關愛他的志願者,還是他的家人和長輩。李宇雲上門時還會給他做理療,「我是看著小恩長大的,我們不是親人卻勝似親人。小恩性格有些靦腆、內向,但我們之間的交流一直坦誠、直接,他信任我,和我無話不說。他的夢想是當一名辦公室文員,希望他能圓夢。」李宇雲說。
奮戰抗疫一線 助力社區疫情防控
2020年春節期間,社區發出招募志願者通知,李宇雲毫不猶豫報了名。除了堅守工作崗位參與高快速路的防疫檢查工作,下班後和節假日他都風雨無阻地堅守社區防疫卡口,牢牢守住社區「防疫線」。
每次社區開展核酸檢測需要志願者時,李宇雲也積極報名。他會早早來到越秀區白雲街道東船上社區核酸檢測點,幫忙布置好場地後便投入檢查健康碼、組織居民有序排隊和掃碼登記等工作。高溫炎熱,李宇雲穿著防護服一站就是幾小時。為了解決居民在參加核酸檢測時手機沒電的問題,李宇雲還特意從家裡拿來幾個充電寶,以備不時之需。截至目前,他參與疫情防控的志願時數已超過223小時。
參與社區核酸檢測志願服務。 信息時報記者 徐敏 攝
近日,番禺區招募疫情防控工作志願者,李宇雲又立馬加入,驅車兩小時從越秀區趕往番禺大石,參與防疫流調,按照表格名單逐個給居民打電話。有居民不理解或誤以為是詐騙電話,李宇雲就耐心做好溝通解釋工作,順利完成流調任務。
李宇雲的付出為自己找到了人生的意義,也獲得社會各界的認可,他先後獲評「廣東省五星志願者」「廣東優秀戰疫志願者」「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廣州好人」等多個榮譽稱號。截至目前,李宇雲的志願服務時數已超過3500小時,可謂志願服務達人。但他認為,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眾人擰成一股繩才能幫助更多人。在他的帶動下,廣州市道路養護中心東城養護所越來越多工作人員及其親友也加入志願服務行列,大家一起奉獻愛心,傳遞人間溫暖。
「生命不息,服務不止。只要我有時間,就一定不會停下志願服務的腳步。」李宇雲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