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央媒眼中的精緻威海:又拼又火!

2023-12-28   威海新聞網

原標題:2023』央媒眼中的精緻威海:又拼又火!

時光如梭,2023年收官在即。站在終點回望,將如何盤點這一年的山東威海?

2023年的山東威海,很拼。山東威海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威海要向精緻城市方向發展」的殷切囑託,錨定精緻城市建設、融入全省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打造共同富裕先行區、爭當強省建設排頭兵四個主攻方向,聚焦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大抓經濟、勇爭一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定步伐。

2023年的山東威海,很火。綠色低碳、招商引資、文化旅遊、「核風光儲」、整車運輸……一年來,精緻山東威海建設的新成效、新亮點頻頻「出圈」,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光明日報、經濟日報等中央主要新聞單位紛紛聚焦、頻頻點贊,以圖文報道、視頻新聞等形式,將2023年的精緻山東威海展現在世介面前!

定力十足:「大抓經濟」不動搖

2023年,機遇與挑戰並存,保持高質量發展的戰略定力尤為重要。山東威海樹牢大抓經濟鮮明導向,全面融入山東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突出工業經濟加力提速,以經濟高質量發展成效,爭當強省建設排頭兵。

這一年,人民日報頭版兩次聚焦山東威海。其中,《山東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有效進展》文章報道了威海市大力開展智能製造攻堅突破專項行動,堅持數字化賦能,加快培育八大產業集群,著力提升十條產業鏈的舉措成效。

《加快產業轉型升級 推動高質量發展》則將筆端對準威海市迪尚集團,報道了在這裡設計製作一件樣衣無需面料採購、實際縫製。花幾分鐘,在資料庫中找到合適的資源,用3D技術進行虛擬縫製,一件成衣就打樣完成。

全國「兩會」期間,新華社、人民網、《瞭望》雜誌、央視《晚間新聞》等「以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報道指出,威海市加快海洋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賦能產品高值化,自主突破了掌握水下航行器、海洋碳纖維等一批關鍵技術,通過持續開展技術攻關,推動海洋生物產業從原料級向功能食品醫藥級轉變,走向價值鏈高端。

今年7月,中宣部新聞局部署的「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主題採訪活動走進威海,60名央媒記者組成的採訪團在威海市進行深入調研採訪,累計刊發20餘篇新聞作品。其中,人民日報推出「記者手記」《高質量發展調研行|記者手記·精緻城市看「精」「智」》,聚焦山東威海重器做得「精」、傳統加工產業顯現「智」氣,閱讀量達40萬。

全力拚經濟的山東威海受到多次央媒關注。央視《新聞直播間》推出《山東威海:瞄準鏈主企業 以商招商促進產業集聚》節目,報道了威海市通過政企合作共建產業園的模式,吸引更多企業入駐鋁精深加工產業園,總投資已超30億元。經濟日報刊發的《「釣」起一個大產業》稿件,報道了威海市釣具產業將產業鏈向上下游延伸,形成了漁具全產業鏈,生產的碳布、魚竿、魚餌、魚線輪、導環等產品,遠銷海內外。

動力澎湃:「風光核儲」綠能足

2023年,山東威海成為全省唯一集齊「核風光儲」新能源類型的地級市,也被央媒多次報道。其中,中新社刊髮長篇通訊《集齊「核風光儲」 山東威海不斷提升經濟「含綠量」》,深入展示威海市打造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高地的新舉措新進展。

今年1月,人民日報頭版刊發《穩投資,重大工程挑大樑》稿件,報道了位於山東省文登區的國網新源山東文登抽水蓄能電站首批機組投產發電,為山東電網增加了60萬千瓦優質調峰能力,電站設計年發電量27億千瓦時。

聚焦海上風電建設,央視《新聞直播間》推出《山東威海 乳山加速推進海上風電建設》,講述了威海市以乳山半島南U場址海上風電項目建設為契機,招引一批海上風電裝備製造產業項目落地投產。一期項目投產後,新華社、央視等央媒又及時推出跟蹤報道。

9月19日,新華社刊發《山東裝機規模最大抽水蓄能電站全面發電》報道,文中指出作為山東膠東地區首座抽水蓄能電站,山東文登電站將為山東加快發展海上風電和海上光伏示範基地、打造膠東半島千萬千瓦級核電基地建設,發揮核心調節作用。

12月6日,國家重大科技專項標誌性成果、全球首座第四代核電站——華能石島灣高溫氣冷堆核電站商業示範工程在榮成投入商運。對此,央視《新聞聯播》、新華社、經濟日報、光明日報紛紛推出全球首座第四代核電站商運投產的重磅報道。

智力匯聚:「智轉數改」向高端

2023年,山東威海以「智改數轉」進行製造業系統重塑,在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的道路上跑出了「加速度」。

7月28日,新華社《生產線「上雲端」——山東威海製造業轉型升級見聞》報道中指出,威海市以「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為主要發力點,積極構建工業網際網路平台體系,賦予製造業更強競爭力,已擁有國家、省、市級智能製造示範項目139個。

8月21日,經濟參考報整版報道聚焦「威海製造」。文中表示,威海市多次入選全國先進位造業百強市,通過多年深耕高新技術產業,已在印表機、碳纖維、醫療器械、海工裝備、輪胎、房車等產業領域形成優勢,正通過高端化引領、生態化集聚、智能化改造等舉措打造先進位造業高地,成為目前山東新舊動能轉換最活躍的城市之一。

魅力無限:「威海旅遊」火全年

2023年,全國旅遊市場掀起「威海熱」。在這個火熱的夏天,新華社推出《山東威海:暑期旅遊火熱 日均迎客超30萬》短視頻報道指出威海市旅遊熱度達到高峰,成為國內旅遊熱門城市之一。7月、8月日均接待遊客30餘萬人次,日接待遊客數量約占全市常住人口的十分之一。

由於春夏秋冬皆有看頭,威海旅遊就這麼「火」遍了2023年的四季,來自央媒的相關報道也從未間斷。

央視《新聞直播間》推出《「五一」旅遊市場需求提前釋放 預訂火爆》;央視中文國際頻道也推出《山東威海:千里山海自駕旅遊公路繪就「路景交融」畫卷》;光明日報推出《海洋牧場迎來旅遊熱潮》報道;針對旅遊服務提升,《新聞直播間》推出《山東威海:海岸警察加派警力 提升旅遊安全服務品質》報道。

山海有詩意,雪落更添情。一到冬天,山東威海就美成了詩,「冬遊威海」吸引眾多遊客前來打卡。央視《晚間新聞》推出《山東威海 「千里山海」掀起冬遊新熱潮》報道指出,作為國內最大的天鵝越冬種群分布地,冬季的山東威海吸引著來自全國各地的追鵝人,守候天鵝覓食、休憩的身影。接連兩場大雪後,雪海交融的美景吸引大量遊客到來,帶動冬季旅遊市場持續升溫。對此,央視財經頻道關注「冬遊威海」,推出《山東威海:雪後美景吸引大量遊客》報道。

活力四射:「多式聯運」發整車

山東威海是對韓開放的「橋頭堡」。

1990年,首班「金橋」客貨班輪在威海、仁川兩地間開行,構建起中韓兩國間首條客貨班輪航線。2015年,山東威海和仁川自由經濟區被中韓兩國政府選定為中韓自貿區地方經濟合作示範區。2023年,滿載中國電商出口貨物的貨車在山東威海港客運碼頭登上「新金橋7」中韓客貨班輪,拉開了中韓多式聯運(威海-仁川)試運行序幕。

2月19日這天,新華社、經濟日報、中國日報、人民網推出《中韓在威海-仁川試運行多式聯運整車運輸》等報道,央視《晚間新聞》播出《中韓多式聯運整車運輸項目落地實施》,央廣網推出《首輛「中韓多式聯運整車運輸項目」貨車入境》等,境外媒體如韓聯社等都推出專題報道,共同見證和記錄著又一歷史性時刻。

實力展現:「精緻城市」圖景新

2月21日,央視頻「齊魯力 開新局」欄目第九期重磅推出《威海:向精緻城市方向發展》。報道指出,我們將始終把總書記提出的「威海要向精緻城市方向」發展作為總目標總方向總遵循,把精緻理念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領域全過程,打造精緻城市建設「威海樣板」。

城市書房「點亮」精緻文化空間。3月14日,《人民日報》刊發《以公共文化服務點亮美好生活》一文,聚焦全國公共文化服務工作開展情況,開篇即對山東威海城市書房建設予以肯定。文中提到,截至目前,威海已建成城市書房46家。一座座平地而起的城市書房遍布山東威海大地,不僅有效提升城市文化品牌影響力,更為人民群眾提供了養性之地、棲心之所。

建設「精緻城市·幸福威海」,本質上是通過更高質量發展,紮實推動共同富裕,讓人民群眾生活更幸福。新華社《山東威海:以「抱團」謀振興》報道指出,山東威海在山東率先探索建設共同富裕先行區,已經組建了74個鄉村共富聯盟,覆蓋700多個村莊,吸引240多個項目落地,承接資金11億元以上。

安全是精緻山東威海的基石。4月15日是第八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各地各部門多形式普及總體國家安全觀。當晚,央視《新聞聯播》再次聚焦威海市,報道了遊客們乘坐「國安」號主題遊船,前往總體國家安全觀劉公島教育培訓基地進行參觀,以此提升全民國家安全意識和素養。

紅色是精緻山東威海的底蘊。這裡流傳著「馬石山十勇士」的英雄事跡,蕩漾著《苦菜花》《迎春花》《山菊花》的文學芳香。5月2日的《光明日報》推出膠東乳娘(報告文學)整版報道,講述300多名膠東乳娘哺育黨政軍幹部子女和烈士遺孤的感人事跡。文中指出,威海市自上世紀80年代起開始挖掘膠東育兒所歷史,查訪乳娘事跡和保育員名單,「乳娘」的事跡已經被更多人知曉。

這就是2023年央媒眼中不同側面不同視角的山東威海,一個在奔赴更加「精緻」道路上追光而行、乘風破浪的威海。

回看這些時刻,每一篇報道都是鏗鏘有力發展的足音,每一個鏡頭都定格著精緻城市的幸福印跡。這一年,在央媒視野的頂流加持下,「精緻城市·幸福威海」城市品牌更加鮮明,將被傳得更深、更遠、更廣。

時光向後,生活向前。2024年即將來到,讓我們共同祝願,精緻威海新的一年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