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羊肉泡饃做法及配方分享,秘訣全在熟羊油。

2022-08-25   劉小蔥

原標題:西安羊肉泡饃做法及配方分享,秘訣全在熟羊油。

湯頭:

牛肉500克、羊肉500克、蔥段15g、薑片50g、茴香5g、香葉3g、肉蔻1個、花椒10g、丁香1g、良姜10g、鹽30g、水2kg、料酒10克、胡椒粉適量

配菜:

紅薯粉條100克、香菜、青蒜各適量、香油少許

選羊:

選用新疆產的山羊代替關中山羊,新疆山羊肉肥瘦相間,肉質更細膩,鮮而不膻、嫩而不柴。

制湯:

燉制12小時 羊肉鮮香軟爛

羊肉泡饃講究湯濃肉爛,按照傳統做法,骨湯和羊肉需分開熬煮。煮湯前羊骨和羊肉一定要反覆浸漂沖洗,去盡血污,熬燉羊肉時要先將羊骨大火熬香,然後添料包旺火滾2小時至藥料香味溶於湯中,繼而添熟羊油熬至香氣濃郁,最後放入羊肉煮開,轉小火燉約12小時,至其軟爛適口。

製作過程:

1、鍋入清水燒開後下入羊骨大火煮沸。

2、下入料包煮開至香氣溢出。

3、添熟羊油大火燒沸。

4、放入洗凈的羊肉

5、用木板壓上,防止羊湯沸騰,羊肉漂浮起來。

6、煮好的羊肉已極其軟爛,需小心慢撈。

7、羊湯打掉料渣和肉碎,保存待用。

烙饃:

麵糰要微發 饃烙九分熟

羊肉泡饃本質上是「肉湯煮饃碎」,所用的饃在當地被叫做「飥飥饃」,以麵粉加老面和勻,烤至九分熟即可。倘若全熟,煮後會軟爛黏糊,影響口感和賣相。

飥飥饃做法:

1、中筋麵粉25千克加清水10千克、老酵面500克一同揉搓成光滑的麵糰,加鹼水25克揉勻,覆膜常溫蒸發30分鐘。

2、將擀好的麵糰搓成長條狀,然後揪成每個重約150克的面劑,揉勻擀成圓餅形生坯。

3、生坯入電餅鐺,溫度開至200℃,烙十分鐘至九成熟即可。

走菜:

走菜的流程看似簡單,只需將碎饃煮熟即可,但實則內藏玄機——粉絲要用涼水泡發,炒鍋禁用鐵鍋,煮饃需用旺火催熟,起鍋前要淋熟羊油,稍有不慎,泡饃的味道就不地道

1、煮羊肉泡饃的原料,包括牛油、羊湯、粉絲、蒜苗、羊肉片和掰至黃豆粒大小的饃碎。

2、鋁鍋下牛油燒熱。

3、倒入羊湯燒開。

4、下入饃粒旺火催熟,調味後再下羊肉片、粉絲等。

技術要點:

在羊肉泡饃的製作技藝上,各家手法不一,流程上既有相通之處,細節上又稍有不同。

第一,煮羊湯要用牛棒骨

牛棒骨中富含蛋白質和鈣,且骨髓含量高,長時間煨煮後,這些成分溶解到湯汁裡面,濃香四溢。

第二,香料只用六種,足矣

牛羊肉泡饃從味型上來講大致可分為濃香、清香和麻香型,因花椒可進一步去膻,所以我在煮羊肉湯時傾向於麻香型,其花椒和小茴香的比例為2:1。清香型則恰好相反,小茴香的用量是花椒的2倍。花椒出麻、小茴香出香,再輔以少許良姜、丁香、香葉去膻,足矣。

第三,饃粒大小對應不同泡法

說到泡饃的幾種吃法,也很有講究。「干泡」也稱「干拔」,是最考驗煮饃師傅基本功的吃法,要求「碗中不見湯」,能插住筷子。饃粒的大小與煮法是相對應的,「干泡」、「口湯」、「水圍城」分別對應「黃豆」、「花生」、「蠶豆」三種尺寸,顧客若想吃「干泡」,需先將饃掰成黃豆大小,然後在碗中放一根筷子,師傅一看便知客人的要求了。

泡饃為啥如此香,秘訣全在熟羊油。

羊肉泡饃出香的來源除了香料,還有一點至關重要,那便是羊油的妙用。

頭一天羊湯熬好後,要將羊油撇出來,入鍋小火熬去水分,第二天熬羊湯時倒進鍋中,讓羊油的香氣和油脂「鑽」入肉里。另外,走菜時羊湯煮「三開」,每開一次便淋一次羊油,油脂慢慢滲入饃粒中,香氣由淺至深,羊肉泡饃鮮香油潤、回味無窮。

羊肉泡饃

亦稱羊肉泡,古稱"羊羹",關中漢族風味美饌,源自陝西省渭南市固市鎮。它烹制精細,料重味醇,肉爛湯濃,肥而不膩,營養豐富,香氣四溢,誘人食慾,食後回味無窮。因它暖胃耐飢,素為陝西人民所喜愛,外賓來陝也爭先品嘗,以飽口福。羊肉泡饃已成為陝西名吃的"總代表"。

羊肉泡的傳統做法有四種:

單走、干拔、口湯、水圍城。

單走:

饃與湯分端上桌,把饃(餅)掰到湯中吃,食後單喝一碗鮮湯,曰"各是各味"。

干拔:

有人稱"干泡"的,煮好碗中不見湯,能戳住筷子。

口湯:

泡饃吃完以後,就剩一口湯。

水圍城:

顧名思義,寬湯,像大水圍城。

掰完饃,把一根筷子放在碗上,夥計便會明白,這是"干拔"。吃"口湯"和"水圍城"不用拿筷子表示,因為掰饃大小是和煮法統一的,原則是湯寬饃塊大,反之則小,有經驗的廚師看到你掰饃大小就知道要加多少湯了。

泡饃的掰法講究。

泡饃是特製的,稱飥飥饃,一個二兩。據說是九份死面,一份發麵揉在一起烙制而成。全是死面,口感不好,且不利消化;全是發麵,就泡不成了。有的假行家會說掰出的饃要像蜜蜂頭,越小越好,其實不然,如上所述,饃大小是和煮法統一的,干拔、口湯、水圍城,饃的大小依次如黃豆、花生、蠶豆即可。

饃掰好後,請夥計呈給掌勺大廚,加羊肉湯大火快煮,加牛羊肉、粉絲、蔥花、蒜苗、香菜,高級一點的(西安都稱之為"優質的")還有木耳、黃花菜和香乾等即可端上來吃了。這樣一大碗自己親手掰好的泡饃,翠綠的蔥花、蒜苗、香菜、紅褐色的牛羊肉、黃色的金針菜、映襯著潔白晶瑩的粉絲、黝黑的木耳、香味四溢,使人食指大動。還應注意的是,端上來的泡饃應是泡饃墊底,粉絲覆成網形,佐以蔥花、香菜、牛羊肉擺成魚形在最上面。

吃時左手拿勺,右手執筷,泡饃上桌後,把辣子醬鋪在上面,切忌攪動,講究從一邊"蠶食",以保持鮮味,老吃家說這樣鮮熱之氣跑不散。糖蒜用否,個人自願。餐後搭配可飲用一小碗原汁烹制而成的高湯,以為清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