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蟬脫殼」到「噤若寒蟬」,它一生都在蛻變

2023-01-21     娛樂挽清愁

原標題:「金蟬脫殼」到「噤若寒蟬」,它一生都在蛻變

蟬,是一種應時而現的昆蟲。其稱謂約有20多種,本人獨喜歡其中的兩種,一種是「蟬」,因為它與佛教中的「禪」同音,且其一生經歷也頗有些「禪修」的意味。另一種是「知了」,這稱謂聽起來也頗有些文化韻味,似乎它知曉萬物,瞭然於胸,就像人類社會的學者、博士一般。

世界各地的蟬,種類繁多,單就我們煙台老家就有三種。體型大的,膚色黝黑,聲調單一,嗓門很高,我們叫它「嗟了」。體型次之,膚色暗綠,叫聲嘹亮,富有節奏的,我們叫它「嘎了」。體型最小的,膚色淺灰,音色尖細,我們叫它「富了」。

不論哪種知了,警覺性都很高,尤以「嘎了」為最刁,它生性機警,聞風即逃,很難逮得著。相比之下,「富了」要傻一些,被逮的幾率較高。

蟬的一生,充滿傳奇。從卵到幼蟲(我們叫馬猴),再到成蟲,從地下到地上,再到天上,令人讚嘆不已。

蟬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地下工作者」。它的卵從樹枝上隨著風雨墜地入土後,要在地下生存很長時間,少則三五年,多則七八年,甚至更長。美國有種紅眼蟬,蟄伏時間長達17年!暗無天日的地下堅守,僅靠吸吮一點樹根液汁為生,為的就是見到光明的那一天。這不正是一種「禪修」麼?

夏天終於來臨。這是屬於蟬的季節。它知道出頭之日到了,便在雨潤土松時,奮力用手掘土,努力向上衝刺,即使是天旱地硬,也要拼力向上,破土而出!

爬出地殼後,它來不及歇息觀光,便繼續前行,沿著樹幹枝條奮力向上攀爬。堅硬的軀殼如同鐐銬般限制了它的腳步,為了不成為天敵的美食,它再次選擇拼搏。攀爬到安全的高度後,它便停下沉重的腳步,開啟一生中最為驚險的變身。

「金蟬脫殼」聽起來很美,實則痛苦無比,如同女人分娩一般。它得拿出洪荒之力,撐破滿身的鎧甲束縛,從緊箍一般的軀殼裡一寸寸蛻出,分娩岀一個全新的自我。黎明前,它艱難地完成了「脫胎換骨」般的嬗變。

破殼而出的蟬,似鵝黃翡翠一般晶瑩剔透,彎卷的翅膀快速舒展開來,嬌弱的胴體迅速硬朗起來。一眼看去,它靚麗,潔凈,一塵不染,它勻稱,和諧,驚艷無比。

曙光初現,太陽爬上了東方地平線。居於大樹高枝之上的蟬,終於迎來了人生的第一束陽光,它禁不住引吭高歌,放聲歡唱起來。聽得出,那是一篇浴火重生後的宣言,那是一種隱忍堅守後的爆發,那更是一曲發自心底的歌唱。越是中午時分,越是炎熱難耐,它唱得越是起勁,越是嘹亮。如果三種知了同樹共林,齊聲高唱,那便是一支震撼長空的交響協奏曲。即便是夜幕降臨,它們也樂此不疲。

它們,是夏天的一種符號,一個部分,一道風景。

轉眼,立秋到了,天氣漸漸變涼。它們知道「噤若寒蟬」的日子即將來臨,便在擇偶之後,在枯枝上產下了自已的卵,然後,優雅地告別了世界。

一場暴風驟雨中,枯萎的樹枝折落墜地,卵蟲們隨即入土,重啟新的一輪生命循環。

周而復始,生生不息。

這是生命的一種延續方式,是一代代蟬父母都會做的一個局。

蟬的一生很長,也很短。黑暗裡堅忍若干年,陽光下存活僅數日。雄者,尚可嗨歌。雌者,沉默一生。但是,它們無怨無悔。

讓我們為蟬吟唱吧:

「唯夫蟬之清素兮,潛厥類乎太陰。在盛陽之仲夏兮,始游豫乎芳林。實澹泊而寡慾兮,獨怡樂而長吟。聲皦皦而彌厲兮,似貞士之介心。內含和而弗食兮,與眾物而無求。棲高枝而仰首兮,漱朝露之清流。」(文/天泰文苑*三城客)

壹點號石榴園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24dc7f6a2e3c0b5666ca103cf0f0b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