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unsplash
出品 | 搜狐健康
作者 | 劉家碧
編輯 | 周亦川
一到夏季,許多人都會採用「全副武裝」式防曬方法,遮陽帽、防曬衣、防曬面罩、防曬手套齊上陣,除了眼睛之外全部包裹得嚴嚴實實。但其實,眼睛也很怕曬。
眼睛為什麼需要防曬?
如果眼睛突然受到強烈的陽光刺激,人會下意識閉眼,還會出現短暫的視物模糊,增加室外活動時的安全隱患。若長期接受陽光中的紫外線照射,眼睛的各個組織都會遭到不同程度的損傷。據四川疾控介紹,紫外線對眼部的損傷主要表現為以下四個方面:
1、誘發皮膚癌變
有報告指出,紫外線會誘發眼皮的皮膚癌變,如基底細胞癌、鱗狀細胞癌以及惡性黑色素瘤。
2、引起角膜炎
穿過了眼睛的第一道屏障之後,紫外線會接著刺激角膜,令其發炎,引起疼痛、流淚。
3、形成白內障
當紫外線進入晶狀體,則會促進自由基的生長,導致晶狀體蛋白變性、氧化、聚合,通俗地講,就是讓本來清澈的晶狀體變渾濁,進而形成白內障。
4、增加黃斑變性風險
黃斑位於視網膜中心部位,提供了90%以上的視覺信息。紫外線損傷黃斑區,可增加黃斑變性的患病風險。
如何挑選一副合適的太陽鏡?
其實,給眼睛防曬的方法並不複雜,就是戴一副合適的太陽鏡;這樣可以遮擋住大部分紫外線,起到保護眼睛的作用。
據科普中國介紹,選購太陽鏡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執行標準
選購時需注意太陽鏡的標籤或產品官網上是否寫明了該產品的執行標準。目前我國太陽鏡產品強制性國家標準的標準號為GB 39552.1—2020。
2、防紫外線的功能
有 「UV400」、「100%UV吸收」等標識的太陽鏡都可以選購,這些都是太陽鏡產品防紫外線功能的常見指標。
「UV400」表示可以有效阻隔波長在400納米以下的紫外線;「100%UV吸收」表示可以認為鏡片對紫外線具有100%吸收的功能。
3、透射比
太陽鏡產品的透射比(CAT)可以簡單理解為太陽光穿過的比例。按照透射比由高到低,常見的太陽鏡產品可被分為四類:
CAT1類:透射比為43%—80%。顏色淺,防曬效果較差,可以做裝飾品。不建議晴天佩戴。
CAT2類和CAT3類:CAT2類透射比為18%—43%,CAT3類透射比為8%—18%。這兩類太陽鏡多為茶色、灰色、棕色,防曬效果較好,適合晴天時外出活動佩戴。
CAT4類:透射比為3%—8%。鏡片顏色較深,適合雪山、沙漠等特殊戶外場景或某些運動項目。需要特別注意,開車時不能佩戴CAT4類太陽鏡,否則容易因視物不清晰而造成交通事故。
4、和面部的貼合度
選擇太陽鏡時儘量選擇鏡片大的、和面部貼合度高的,可以更好地實現對眼睛的防曬。
常見的太陽鏡使用誤區
據四川疾控介紹,太陽鏡有以下幾個常見的使用誤區。
誤區一:小孩子不能戴太陽鏡
小孩子的眼睛比大人更需要防曬。成人眼睛的晶狀體和角膜可以過濾掉絕大部分波長在280—400納米之間的紫外線,保護視網膜;但孩子眼睛的各個部分尚未發育完善,年齡越小的孩子視網膜受損的機率越高、程度越嚴重。美國兒科學會建議,6 月齡以上的孩子,若在晴天出門,最好佩戴係數達 99% 至 100% 的太陽鏡。
但兒童戴太陽鏡需控制佩戴時間。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提醒,兒童戴太陽鏡單次最長不超過2小時。
誤區二:太陽鏡可以用很多年
太陽鏡也是有保質期的。紫外線會使太陽鏡的材料老化,日常使用中的磨損也會使太陽鏡的防紫外線功能下降。許多太陽鏡廠商的建議是每兩年到三年一換;如果戶外活動頻率低,可酌情延長使用時間。
誤區三:戴上太陽鏡就不怕曬
太陽鏡不能完全貼在皮膚上,因此不能實現完全隔絕紫外線。每天11:00至14:00是紫外線最強烈的時段,應儘量避免在這個時間段進行室外活動,防止接受過強的紫外線,同時降低中暑的風險。
不適合戴太陽鏡的人群
太陽鏡雖然是名副其實的眼部防曬「神器」,但並不適合所有人。據河南省立眼科醫院介紹,若患有以下眼部疾病,最好不要戴太陽鏡。
1、閉角型青光眼患者
戴了太陽鏡後,瞳孔會自然開大,會造成閉角型青光眼患者房水引流不暢。若佩戴時間稍長,患者會出現眼紅、眼痛、頭痛、視力急劇下降,甚至伴有噁心、嘔吐等全身症狀。所以,確診閉角型青光眼的患者或懷疑患有青光眼的人不宜戴太陽鏡。
2、夜盲症患者
夜盲症患者存在暗適應異常。戴上太陽鏡後,視野變暗,會讓夜盲症患者視物不清。
3、視神經網膜炎患者
戴太陽鏡會加劇視神經網膜炎患者的視神經傳導障礙,影響病情的恢復。
4、部分色盲患者
部分色盲患者對某些顏色缺乏辨別能力;戴上太陽鏡會使他們辨別顏色時更加困難,影響患者生活。而全色盲患者不能辨別顏色,視物只有明暗之別,戴太陽鏡反而沒有太大影響。
以上不適合戴太陽鏡的人群應儘量避免在陽光強烈的天氣出門,出門時需戴遮陽帽、打遮陽傘,做好頭面部防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