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17洲際飛彈剛發射,韓國就試射固體火箭,隨時可變身彈道飛彈

2022-03-31     第一軍情

原標題:火星17洲際飛彈剛發射,韓國就試射固體火箭,隨時可變身彈道飛彈

火星17洲際飛彈剛發射,韓國就試射固體火箭,隨時可變身彈道飛彈

#韓國宣布首次成功試射固體燃料火箭#

韓國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擁有運載火箭發射能力的國家,然而雖然從上世紀80年代就設立了航空航天研究所,高度重視航天領域的發展,但如今30多年過去了,韓國的航天能力卻沒有獲得太大的進展,甚至遠遠落後於北方鄰國。然而就在「火星-17」洲際飛彈剛發射沒幾天的情況下,韓國終於「揚眉吐氣」了一次。

據觀察者網最新報道, 韓國國防科學研究所表示,其成功試射一枚自研固體燃料運載火箭,這是在去年7月該火箭使用的固體燃料發動機點火試驗成功後,韓國航天再次取得的重大進展。

據介紹,這款固體燃料運載火箭可以發射一些小型的近地軌道衛星,可以將韓國軍方研發的小型偵察衛星送上近地軌道,這讓韓國未來發射這類衛星時「不再求人」。所謂的「軍用偵察衛星」,實際上也就是間諜衛星,這類衛星主要在近地軌道飛行,用於偵察地面情況,因此這類衛星本來就不應該大張旗鼓發射。然而由於韓國此前只使用過大型的液體燃料發動機運載火箭發射衛星,而且只成功過一次,所以如果韓國需要發射類似衛星,只能委託國外運載火箭發射,保密工作難以維持。

(軍用偵察衛星對國家間的情報工作有重要意義)

不僅如此,這款固體燃料運載火箭發射衛星時可以採用衛星軌道飛行,執行運載火箭的任務,而當其使用低軌道發射時,就可以充當一枚彈道飛彈使用。因為從技術上看,運載火箭和彈道飛彈在結構上並沒有太大的區別,只是運載火箭攜帶的是衛星等設備,而彈道飛彈攜帶的是戰鬥部。 只需要通過發射軌道的調整,就可以讓運載火箭搖身一變成為彈道飛彈,這才是這款固體燃料運載火箭的真實用途。這也解釋了這枚火箭的研發方不是韓國航空航天研究所,而是隸屬韓國軍方的「國防科學研究所」。

(韓國號稱完全自研的世界號運載火箭的發射也遭遇了失敗)

據了解,韓國此前一直渴望研發屬於自己的彈道飛彈,但上世紀70年代末,美國通過《美韓飛彈指南》這份文件限制了韓國發展自研飛彈的能力,直到2021年這份《指南》被終止,韓國才真正被放開手腳,可以光明正大研發彈道飛彈,而在此前,韓國只能以「運載火箭」的名義,研發彈道飛彈。

(韓國北邊的「兄弟」在洲際彈道飛彈領域領先韓國太多)

如今,被解除了限制的韓國將飛彈研發的技術指標定在了射程800公里,這一射程意味著在韓國境內試射的飛彈射程覆蓋朝鮮半島全境。而現在韓國成功發射固體燃料「運載火箭」,距離韓國推出自研的「彈道飛彈」已經不遠了。

專家表示,韓國在航天競爭中長期落後於北方的「兄弟」,當其北方「兄弟」已經展示了洲際飛彈研發能力並成功發射後,韓國還停留在這類小型「運載火箭」或短程「彈道飛彈」的研發,進度已經大大落後,而且短時間也很難追上對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249f72c4edeeb0637dadcb389e49ff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