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遠行,浙江有個避人潮的低調小縣城,才是今夏神仙避暑地!

2022-07-07     愛旅遊的哆啦

原標題:不用遠行,浙江有個避人潮的低調小縣城,才是今夏神仙避暑地!

‍入夏,就要到一年中最炎熱的時候了,

在這時,當然要找一個避暑的好去處,

享受來自於大自然的清涼與靜謐。

醬醬醬,小編已經為大家找好啦!

它就是,麗水的松陽縣

松陽縣,是一個極為低調的小縣城。

但低調並不意味著平凡,

它被中國國家地理譽為「最後的江南秘境」,

至今仍然擁有75個國家級傳統村落,

位居浙江之首

西歸道路塞,南去交親疏。

惟此桃花源,四塞無他虞。

具有1800多年建縣歷史的松陽,

地方民俗風情極其濃厚。

而這裡的田園生活,

在經商氛圍濃厚、城市節奏快的浙江,

宛若是桃花源,是相忘於塵世的一片凈土

是不少生活在城市間的人所嚮往的生活

作為國家級生態示範區

松陽的森林覆蓋率超過80%

空氣清新,水質優良,

而且憑著一片驚艷眾人的雲海,就足以出彩!

作為一個有生氣、有豐富民俗文化的家園,

松陽是一個可以安頓心靈的療養福地

不必去哪個邊遠小城找書中的「世外桃源」了!

就在一個稀鬆平常的周末與松陽的山水相遇,

聽一聽空山鳥鳴,飲一壺養生茶,

卸下疲憊的工作,洗去精神的負擔,

與大自然來一場親昵的約會,

享受遠離城市喧囂的安寧與閒靜。

01

嚮往的生活

/中國鄉村最原始的美感

/ 楊家堂村 /

建於清朝初年的楊家堂村,保留的極為完整。

原本這裡的地勢不平,

聰慧勤勞的人們便順著山勢,

建了山間獨有的「階梯式」的民居

黃色的泥牆、青色的瓦片,

層次分明、錯落有致地排列著,

因此楊家堂村,也贏得了江南「小布達拉宮」之稱。

待到陽光普照,金色的光灑在屋檐上,

使其散發出金色的光芒,

「金色布達拉宮「的稱號就此而來!

/ 松莊村 /

作為《國家地理雜誌》的取景地

松莊村有著「水美松莊」的美譽。

整個村落被清澈的溪水環繞,

完美呈現了什麼叫做深山之中的小橋流人家

而取材於溪水中的石頭而做成的古橋,

如今也已經在這裡矗立了百餘年了。

古橋石縫長出的綠植,

顯示的是穿透歷史的生命力,

石橋下的綠水,石橋上的挑擔老人,

是不同於城市的煙火與風景!

如今村子裡還有幾戶的老居民,

或許可以遇到正在溪邊浣溪的阿婆

或許可以坐下與村民們閒聊幾句

在炎熱的夏日,來這個避暑勝地,

濃濃的原生態山野氣息,

讓你一秒回到小時候!

/ 陳家鋪村 /

在松陽,有一座藏在海拔800米

秘境村莊——陳家鋪村。

村子清幽,四周青山環繞。

據說,這裡的天氣,

三分之一雨、三分之一雲、三分之一晴,

清晨,雲霧必然繞著村子緩緩流淌,

輕輕叩醒你的美夢。

依山而臥,仿佛就住了雲海里。

村民們巧妙地利用了這裡獨有的地勢地貌,

順著山崖與山坡,一層層鄉上延伸,

形成了極具視覺衝擊的階梯式村落,

宏偉壯闊,渾然天成。

整個村莊,黃牆黑瓦,錯落有致,

仿佛是在高山流水間鋪開的水墨畫。

村莊的故事,要從600年前開始述說,

祠堂、香火堂、社廟、古道與驛站,

還有風格鮮明的古民宿,

種類繁多,布局精巧。

這裡的一草一木,都有專屬於自己的靜謐生活,

這樣古樸的鄉村之美,需要有心的人細細品味。

高山之巔,懸崖峭壁邊,

有一間曾入圍2018年AR圖書館建築獎的書店

——陳家鋪平民書局。

它矗立在青山綠水之間,

終日陪伴著青山綠水、晨起日落。

這家書店,是南京先鋒書店第十四家分店,

被譽為「世界上最美書店」

擁有一家理想書店所有的樣子!

大大的玻璃窗,可一覽山色,

一杯清茶,一本書,

一朵在藍天肆意流淌的雲,一方的寧靜。

歲月就在書籍之間緩緩流淌,輕撫著一頁又一頁。

02

市井的生活

/鬧市老街里的煙火氣

/ 松陽老街 /

松陽老街,也是松陽老城風情小鎮,

是松陽歷史最悠久、文化積澱最為深厚的地方,

也是浙江省現存傳統商業業態最好的歷史街區

被譽為「活著的清明上河圖」

老街伴隨著松陽走過了數年,

大部分的居民樓和店鋪保留著明清時期的風格,

沿街兩邊,有著各式各樣的傳統老店:

打鐵鋪、草藥鋪、剃頭店……

這裡還有不少近乎失傳的傳統技藝,

這些技藝在這個時刻講求高效率的現代化社會中,

就顯得彌足珍貴!

現代化的熱潮還未完全席捲這片土地。

清晨的陽光灑在街道上,

來一碗佰仙麵館新鮮出爐的手擀麵

熱騰騰的,夾帶著誘人的香氣,

就這樣喚醒了老街一天的生活

在日落時分,三五成群,

在街邊擺幾根小板凳,搖一把蒲扇,

在歡聲笑語中嘮一嘮家長里短,

在時光中交錯中過著不緊不慢的生活,甚是美好!

03

研學的生活

/感受來自於傳統的魅力

/ 豆腐工坊 /

這家超級有設計感的豆腐工坊就位於大東壩鎮,

四面環山,一條彎彎的石倉溪穿村而過。

豆腐工坊採用傳統的木桁架拼裝結構

階梯式空間布局,再加上斜屋面和小青瓦屋頂設計

獨具一格,卻又能與周圍的村莊環境

完美地融為一體!

順著階梯,可以清楚地觀看到

傳統豆腐製作工藝的整個流程

還可以品嘗到新鮮出爐的豆腐。

原料準備、磨漿、煮漿、炸制、攤晾……

每一個環節,都可以達到食品安全檢測的標準,

從而保證豆腐製品的質量,

這都要得益豆腐工坊獨特的空間布局結構

可以試著用傳統的石磨

將一顆顆飽滿圓潤的大黃豆,

在一圈一圈地研磨之下,變成濃香四溢的豆漿。

也可以在專業師傅的指導下,點鹵成花

再用特製的盒子,親手製作屬於自己的人生第一塊豆腐!

手工研製的豆腐,不僅香嫩,而且有嚼勁。

值得帶著小朋友們來體驗一番!

/ 黃家大院 /

作為松陽的名門望族,黃氏家族

於清道光年間建了「武技樓」

又於清光緒年修建了「梅蘭軒」「竹菊軒」兩座樓房。

民國時期興建了一幢規模豪華的「百壽廳」

白牆灰瓦,青石褐門,

在悠長靜謐的時光中,交相輝映,

顯得更為樸素淡雅,精準大氣。

黃家大院,就是一座木雕的藝術殿堂!

這些遺留的建築均以雕刻見長,

窗格上的花鳥魚蟲,房檐上的龍騰虎躍,

雕刻的那是線條流暢、栩栩如生,

就說這木雕上的動物,都好似有躍躍欲試之感!

植物雕刻的細緻精美,動物雕刻得惟妙惟肖,

充分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卓越能力與藝術創造力

實在是令人嘆為觀止!

/ 竹林劇場 /

見過光影四射的舞台效果,

聽過透徹雲霄的純享音質,

在這個追求高科技和絕美舞台的時代,

在松陽的葉村鄉橫坑村,

有一個與眾不同的原生態劇場

通過粗大的麻繩,將竹子的頂部固定成圓,

在將竹子一一固定,

從而形成一個類似天穹的空間

在天穹的一角,擺上寬大的石頭,

這樣一個純天然的劇場就此誕生!

這樣一個以天地為幕,引艷陽為光,

借大自然的饋贈搭建而起的竹林劇場

足夠新鮮,也足夠原生自然!

春去秋來,新竹與舊竹的變換,

使得這個純天然的竹林劇場,

有了自我更新與自我修復的活力!

坐在大石板上,

入眼便是清脆的綠意,

鼻間都是竹子的清新芳香,

沙沙聲入耳,

光是坐在這裡,便覺得夏日格外的美好!

在這個「新鮮時髦」的竹林劇場裡,

舞動著五彩飄逸的水袖

迴響著鏗鏘有力或幽柔婉轉的唱腔

講一段耳熟能詳的故事

青山白雲,陽光穿過茂林修竹,

時間在劇場中穿梭,

這一精彩的畫面組成了林間劇場中

彌足珍貴的山林美景,別有一番風味!

在竹林劇場,聽一曲最古老的松陽高腔,

飲一壺茶,享受午後的時光。

人生如戲,也可以站在這個純天然的劇場中央,

做一回「劇場」的主角!

在松陽,感受來自於古村落的靜謐與魅力,

在游山樂水之間,觸摸歷史的文脈。

聽陽光的耳語,讀草木的浪漫,

這個夏天,期待松陽與你的故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249e8a0bbcc8f74b01f6279b8d66b1d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