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新能源汽車最讓你擔心的是什麼?
擔心充電耽誤過多時間嗎?
最近,換電模式引發不少的討論!
近日,由吉利與力帆合資成立的睿藍汽車發布了旗下首款電動車楓葉60S 和即將展開的商業模式換電,其「60S」的命名,表示其可在60秒內完成換電。吉利集團作為睿藍堅實的後盾,已在重慶、杭州、濟南、蘇州、淄博等城市設站,部分換電站已經進入運營狀態。並計劃於2025年建設5000座換電站,覆蓋100個主要城市,服務100萬輛換電車型,實現換電站48小時模塊化全國部署,熱點區域實現2公里/站部署密度。據悉,睿藍汽車未來開展的換電模式既包含To C市場,也包含To B市場。也就是說,吉利的換電站不僅睿藍車主可以使用,網約車司機也可以使用,提升換電站的利用率。
據了解,換電模式的補能時間,一般只需要3~5分鐘,而快速充電站單次充電需要0.5~2小時,更常見的交流充電樁單次耗時達6~12小時。
事實上,換電技術並非現在才被提出,在新能源概念普及不久便已有過不少討論。特斯拉在很早就嘗試換電模式,但最終還是選擇自建超充的模式;北汽新能源也將換電模式用於B端用戶;而蔚來則是採用換電+充電雙路線,成為國內換電規模最大的車企。
目前,有多家企業開展換電模式的研發及布局。據時報君不完全統計,已有東風、蔚來、奧動、北汽、長安、上汽、吉利等企業紛紛切入換電賽道,包括電池頭部企業寧德時代也宣布切入換電賽道;蔚來宣布將在2025年底,於全球範圍內布局超過4000座換電站;奧動新能源表示5年內要完成10000座換電站建設目標。
隨著換電模式漸成趨勢,政府也發布多項政策支持。2021年10月,工信部啟動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試點,將11座城市納入試點範圍,包括北京、重慶、長春、三亞等8座綜合應用類試點城市與包頭、唐山、宜賓3座重卡特色類試點城市。同年11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電動汽車換電安全要求》,中國汽車行業換電領域的首個基礎通用國家標準出台。國家標準出台有利於行業標準化程度提升,進而提升行業效率,催化行業增長。
據東吳證券研報,2022年國內換電將迎來放量元年,預計到2025年,國內新增換電站將超16000座,新增設備投資額超過600億元。隨著換電站布局網絡的不斷完善,換電技術將在國內電動車中日益普及。
展開想像
未來的加油站或許會成為多功能補能站
集加油、充電、換電於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