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喜劇敏銳表達社會情緒

2024-07-03     北京日報

李夏至

喜劇綜藝到底怎麼玩?兩年前的《一年一度喜劇大賽》曾經給過一個答案。在停更兩年後,由「一喜」「二喜」原班人馬打造的《喜人奇妙夜》,在全新的平台重新開始喜劇競演綜藝。開局很燃,觀眾熟悉的喜劇人都回來了。

《喜人奇妙夜》延續了《一年一度喜劇大賽》的賽制和表現形式,每期節目由不同的喜劇隊伍分組奉上完整的喜劇段落,形式依然採用當年所推廣的「素描喜劇」。根據官方解釋,所謂「素描喜劇」就是找到一個喜劇遊戲點,圍繞這個點做不同的設計和架構,可以無限延展,也可以加工和升華。這檔節目志在為觀眾提供不同尋常的喜劇類型,它們既不是相聲小品,也不是某種舞台劇,而是形式不拘一格、只為找到動人喜劇表達的作品。

《喜人奇妙夜》採取了內容大於形式的表達策略。從首期播出的節目來看,一類作品以《熬人奇妙夜》《年終大獎》《工作的她》等為代表,以白描的形式描述當代青年的生活方式,被業界評價為「攝像頭綜藝」;另一類作品則從青年人耳熟能詳的文藝經典入手,如《葫蘆兄弟》和《小品的世界》,它們都重新解構和解讀觀眾熟知的文藝形象,並在不斷重構中提出真摯的反思。

《喜人奇妙夜》製作產品方米未傳媒創始人馬東在接受採訪時談到,所有的文化產品都是當下產品,是對社會反應的體察,哪怕是做類型化非常鮮明的喜劇綜藝,米未傳媒也堅持要保持對社會情緒的敏銳性。此前,喜劇大賽中破圈的作品大多如此,比如對網頁彈窗、重複收費、超前點播等現象進行反諷的《網際網路體驗》,以網際網路造星產業和偶像生態進行「白描」的《偶像服務生》。這一次的新節目中,出圈的作品同樣保持了這樣的共性,《小品的世界》喊出了觀眾對小品的審美疲勞,《工作的她》復刻了打工人的疲倦,《年終大獎》聚焦了職場中下級與上司相處的微妙情緒,這些作品都引發了觀眾強烈共鳴。

「觀眾對於喜劇的需求始終旺盛,這種需求並未因為短視頻和短劇的出現而發生變化。這個需求比我們想的要大,所有做喜劇的人都像在精衛填海。」馬東說。從喜劇大賽中走出來的演員走向了影視劇的各個角落,蔣龍、張弛、史策等以主角身份出演了電視劇《狗剩快跑》《故鄉,別來無恙》,土豆、呂嚴入局短劇賽道,閆佩倫則在《我的阿勒泰》中有精彩表現。《喜人奇妙夜》很可能成為推出新一輪喜劇達人的平台,這讓觀眾對節目充滿期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239f0e80269b285574a7006c773bfbc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