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減全名甲狀腺功能減退症,實際上是甲狀腺激素合成或分泌異常,或其生理效應不足所導致的機體代謝降低的一種疾病,其因發病年齡不同,引起不同臨床表現。甲減其實臨床發病率較高,且女性多見,男女比例甚至可達到1:8,可見它是多麼鍾愛女性!
甲減症狀有時並無明顯特異性,很容易造成忽視。例如,天氣稍有變化就會覺得很冷,且總是比別人更敏感,感受程度程度更劇烈,這種「頑固性」怕冷有時可能是甲減的徵兆。還有很多人出現脫髮,除了外力因素,壓力大,脂溢性脫髮等因素外,也還需警惕甲減,因為甲狀腺激素不足導致代謝減慢,毛囊進入休止期而脫落,除了頭髮身體其他部位毛髮也有脫落現象則更需警惕甲減。皮膚乾燥這是一個多麼普遍的現象,但它卻是甲減的一個臨床表現。此外,還有一些表現如情緒低落、總覺得睡不夠,肌肉酸痛,便秘,食慾不佳但變胖等,這些很容易被忽略的甲減表現如果不能早期被注意,延誤治療的話則可能導致呆小症,女性不孕,粘液性水腫,心血管疾病增加甚至昏迷等。因此十分有必要了解甲減發病原因。
1. 先天因素 甲狀腺發育不全或異常,甲狀腺素受體(TSH)受體缺陷或特發性TSH無反應,則可導致甲狀腺激素合成減少,出現身體矮小,智力低下及呆小病等。
2. 甲狀腺疾病 橋本氏甲狀腺炎,甲狀腺腫瘤手術後,局部放射性131I治療後,食管、肺等惡性腫瘤頸部放療等均可損害甲狀腺細胞,造成甲狀腺激素的減少。此外抗甲狀腺藥物也可導致甲減。
3. 缺碘 甲狀腺激素的合成離不開碘,碘缺乏或攝入不足,不能滿足機體需要,則可導致甲狀腺激素合成分泌減少,產生甲減症狀。因此,此種需增加碘的攝入,而上述橋本氏甲狀腺炎則不建議過多攝入,手術後患者則無所謂攝入的碘量。
4. 消耗性甲減 一些巨型血管瘤或血管內皮瘤分泌3型甲狀腺氨酸脫碘酶可以破壞甲狀腺素,大量消耗體內甲狀腺激素造成含量降低而不能能滿足機體需求。
5. 甲狀腺激素抵抗 甲狀腺激素需與血液中的甲狀腺激素受體結合後發揮作用,如果血液中激素受體減少或出現甲狀腺激素結合抗體,則可導致甲狀腺無法正常發揮作用,一樣會產生甲減的症狀。
6. 中樞性 產後大出血,腫瘤,損傷或一些特發性因素導致下丘腦-垂體異常,無法分泌正常的促甲狀腺素釋放激素及促甲狀腺素,導致受這些激素調節的甲狀腺無法獲得正確指令,不能產生滿足機體需求的甲狀腺素。
綜上,甲減原因多樣,儘早發現及明確病因才能儘早防治甲減的進一步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