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大中小學美育全過程浸潤

2024-10-11   新華日報

嚴 岩

美育作為一種重要的人文教育,在培養學生審美能力、創造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作出總體規劃和具體安排,指出「把美育納入各級各類學校人才培養全過程,貫穿學校教育各學段,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在《意見》指導下,探索一條行之有效的大中小學美育一體化建設之路,實現美育對大中小學生的全過程浸潤,對優化我國美育教育體系、提升全民文化素質和創新能力具有重要理論價值與實踐價值。

運行機制一體化構建,增強各方保障協力

當前,部分大中小學之間的美育工作存在不同程度的脫節,各階段美育教學管理工作未能形成一體化架構,一定程度上制約著美育事業的發展。對此,構建一體化運行機制,將各方美育力量協調進運行機制中,有助於推動大中小學美育一體化發展。

首先,可由區域教育部門牽頭,各級學校參與,建設大中小學美育一體化組織,負責美育課程的規劃、教學標準的制定、美育資源的協調等工作。同時,由教育部門的領導、各級學校的校長、美育專家以及社會公眾代表,成立理事會,負責監督評估一體化組織的各項工作。

其次,要完善一體化推進的保障制度。一要落實資金保障。設立專門的美育一體化發展激勵基金,對大中小學美育一體化建設項目優先給予經費支持,對優秀項目給予資金激勵。二要落實人才保障。遴選高水平美育教師、領域專家、學科研究人員、教材開發成員等,推動大中小學美育一體化建設的順利開展。三要落實研究保障。通過配備教育信息化設備、開發美育課程產品、建設美育智慧教室等,促進現代教育技術與美育的深度結合,為美育研究人員提供技術支持。

美育課程一體化銜接,強化內容貫通效應

構建多層次、適應大中小學的美育課程體系,實現美育課程的全覆蓋。小學階段美育課程應注重激發學生對美的感知能力和興趣,可組織開展繪畫比賽、音樂節等藝術活動;中學階段美育課程應注重藝術理論知識的傳授,可開設美術史、音樂理論、舞蹈理論等課程;大學階段美育課程應重視跨學科藝術教育,將藝術與科技、環境、社會等領域相結合,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批判性思維和藝術創新能力。

此外,各區域學校應全面考慮自身教育資源、師資力量、地域文化特色及學生需求等因素,開設特色美育校本課程。如位於歷史文化名城的學校可結合地域文化特色,開設文創產品設計等相關本土文化實踐課程。

資源平台一體化搭建,提升資源供給效能

在大中小學美育一體化發展過程中,美育資源的供給質量可能會直接影響一體化建設水平。這就需要區域大中小學美育一體化組織,探索美育資源共建、共享路徑,通過校內外資源的緊密結合,積極拓寬資源獲取渠道。

引入校外優勢美育資源,組織高水平的美育實踐交流活動。廣泛吸納社會各界對美育的支持與貢獻,與企業、文化機構、藝術團體合作,將美育實踐活動深入社會。如此不僅能加深學生對美育知識的理解與應用,更能激發其創新思維與實踐能力。

搭建數字化資源平台。通過利用大數據、雲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實現美育資源的數字化管理與共享,建立一體化的美育資源平台。該平台實現美育資源的高效配置與利用,可通過人工智慧輔助教學、虛擬現實美術館等,帶給學生互動性較強的美育學習體驗。

美育師資一體化打造,增強師資隊伍力量

教師是教育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其數量和質量直接關乎美育實施效果。在大中小學美育一體化建設過程中,各學校應擴大招聘範圍,匯聚各類人才,以提升整體教育質量。

成立大中小學美育教師合作聯盟。不同教育階段的美育教師可共享資源,互相交流經驗,共同研發課程。通過合作實現跨階段的協作,增強美育教育的連貫性,激發教師的創新思維,提高教學質量。

建立教師美育能力培訓機制。通過定期的培訓和研討,不斷更新教師的藝術知識和教學技能。培訓內容包括最新的藝術理論、教學方法等。此外,可邀請國內外知名美育專家開設講座和教研會,為教師提供更廣闊的視野和學習機會。

教學評價一體化改革,完善美育育人全流程

在大中小學美育一體化建設中,推進教學評價一體化改革,有助於從全過程、全範圍反映美育質量,為後續美育教學工作統籌和各階段美育協調工作提供指引。

建設大中小學貫通的大數據評價平台。通過平台收集和分析學生在各年級美育方面的表現數據,生成詳細的美育報告,幫助教師了解每位學生在美育過程中的特徵與變化。根據報告結果分析不同學段學生美育發展的連續性和差異性,為教育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建立「評價—反饋—改進—推廣」美育教學推進體系。基於審美化教學理論,從美育教學設計、美育教學活動和美育學習成效三方面評價學校美育教學工作。通過定期評價,獲得學生美育學習的即時反饋。基於這些反饋,教師調整教學策略、改進教學方法,以滿足學生學習需求。同時,成功的教學實踐和改進措施應該被系統地記錄和推廣,以促進整個大中小學美育教育系統的教學質量提升。

(作者單位:中國藥科大學;本文系2023年度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項目:「雙一流」高校美育實施新高度及路徑研究〈編號:2023SJZD045〉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