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對經濟造成了嚴重的影響,今年全國「兩會」上,保就業成了重要議題。有代表提出:讓路邊攤重回城市!消息一出,備受社會關注,不少網友直呼「接地氣」!又可以吃上美味的路邊攤了!
但是,一直以來因為缺乏嚴格監管,路邊攤上的食品安全隱患比較多。作為消費者,我們應該如何選擇才能更加放心健康地吃路邊攤呢?
一、選擇有衛生許可證的攤販
路邊攤普遍是流動攤販,一般都沒有經營許可證、衛生許可證等相關證件。小攤販流動性強,如果沒有統一監管,一旦出現食品安全問題很難溯源。比如夏季是痢疾、腸炎、A型肝炎(A肝)、戊型肝炎(戊肝)等傳染病高發期,其主要致病來源之一就是不衛生的食物和飲用水,而路邊部分不衛生的大排檔是主要傳染源之一。
現在,隨著城市管理的逐漸規範化,監管部門也開始逐步對路邊攤實行統一管理,我們在吃夜市的時候可以儘量選擇這些規範的攤販,安全性會更高。
二、警惕一次性餐具和塑料袋的危害
路邊攤因為缺少水源,同時人手緊張,不方便清洗餐具。很多經營者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或者將一次性塑料袋套在餐具上來減少清洗餐具的次數。
但是不合格的一次性餐盒、塑料袋遇到高溫或醋、油等物質會釋放毒性塑化劑並且遷移入食物中。長期攝入塑化劑可能會導致兒童性早熟、男性不育、誘發肝癌等多種問題。
建議:在大排檔吃飯時儘量選擇陶瓷或者玻璃等餐具,購買熟食、點心等直接入口的食品時,最好是自帶餐具或者使用紙質食品包裝袋。
三、慎重選擇水果撈等生鮮食物
夏季天氣熱,水果切開後要用保鮮膜密封並且及時放入冰箱冷藏保存,並且冷藏時間最好不要超過12小時。但是路邊攤因為電源不方便,水果切開後經常常溫放置,這樣就會很容易滋生細菌。比如夏季西瓜放置時間長就很容易滋生志賀氏菌,會導致細菌性痢疾。
建議:儘量選擇有帶冷藏設備的水果撈,或者將水果買回家自製水果撈,方便又衛生。
第四、合理搭配,路邊攤可以健康吃
為了保證口感,路邊攤食品一般都比較重油重鹽,比如麻辣燙、燒烤、油炸臭豆腐等。而且食物種類單一,比如炒麵、擀麵皮、油潑麵這類食物經常很少搭配蔬菜,長期選擇這類食物不符合居民膳食指南推薦的食物多樣性的原則,不利於身體健康。
建議:吃路邊攤時候儘量少油少鹽,吃炒麵、炒餅這類食物的時候儘量搭配一些蔬菜類的食物一起食用,營養更均衡,身體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