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器解析丨製造企業如何成功地建設智能工廠?

2022-10-10   谷器數據

原標題:谷器解析丨製造企業如何成功地建設智能工廠?

在智能製造的熱浪中,企業不可盲目跟風。建設智能工廠,應圍繞企業的中長期發展戰略,自身產品、工藝、設備和訂單的特點,合理規劃智能工廠的建設藍圖。在推進規範化、標準化的基礎上,從最緊迫需要解決的問題入手,務實推進智能工廠的建設。

1.進行智能工廠整體規劃

智能工廠的建設需要實現IT系統與自動化系統的信息集成。處理來源多樣的異構數據,包括設備、生產、物料、質量、能耗等海量數據,應當進行科學的廠房布局規劃,在滿足生產工藝要求、優化業務流程的基礎上,提升物流效率,提高工人工作的舒適程度。

智能工廠的推進需要企業的IT部門、自動化部門、精益推進部門和業務部門的通力合作。製造企業應當做好智能工廠相關技術的培訓工作,選擇有實戰經驗的智能製造諮詢服務商,共同規劃推進智能工廠建設的藍圖。在規劃時應注意行業差異性,因為不同行業的產品製造工藝差別很大,智能工廠建設的目標和重點也有顯著差異。

2.建立明確的智能工廠標準

在智能工廠的建設中,企業往往會忽視管理與技術標準的建立,容易造成缺少數據標準,一物多碼;作業標準執行不到位;缺失設備管理標準,不同的設備採用不同的通信協議,造成設備集成難度大;管理流程複雜,職責權利不匹配;質檢標準執行不到位,導致批次質量問題多等問題。因此,需要建立明確的智能工廠標準,例如,業務流程管理規範、設備點檢維護標準、智能裝備標準、智能工廠系統集成標準、主數據管理標準等技術標準。

3.重視智能加工單元建設

能加工單元在我國製造企業的應用還處於起步階段,但必然是發展的方向。智能加工單元可以利用智能技術將CNC、工業機器人、加工中心以及自動化程度較低的設備集成起來,使其具有更高的柔性,提高生產效率。

4.強調人機協作而不是機器換人

智能工廠的終極目標並不是要建設成無人工廠,而應追求在合理成本的前提下,滿足市場個性化定製的需求。因此,人機協作將成為智能工廠未來發展的主要趨勢。人機協作的最大特點是可以充分利用人的靈活性完成複雜多變的工作任務,在關鍵崗位上,人的判斷能力和決策能力顯得更為重要,而機器人則擅長重複勞動。谷器提供MES、SRM、WMS、低代碼開發平台、開放接口平台一站式智能工廠、數字化工廠整體解決方案。

5.積極應用新興技術

未來,增強現實技術將被大量應用到工廠的設備維護和人員培訓中。工人戴上AR眼鏡,就可以「看到」需要操作的工作位置。例如,增強現實技術可以幫助設備維修人員將實物運行參數與數字模型進行對比,儘快定位問題,並給予可能的故障原因分析。此外,數字工廠仿真技術可以基於離散事件建模、3D幾何建模、可視化仿真與優化等技術實現對工廠靜態布局、動態物流過程等綜合仿真和分析,從而能夠先建立數字化的生產系統甚至全部工廠,依據既定工藝進行運行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