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是某一個縣城中學的教師,已經參加工作15年,職稱是中學高級教師。可是她最近發現,自己的績效工資居然比同年參加工作的同學要少很多(同學在縣城的另一個事業單位,不是教師,職稱只有中級職稱),整體算下來,她高級職稱一個月的績效才700多,而同學的中級職稱一個月績效有1000多。而且,她身邊的教師普遍如此,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一起去看看,癥結究竟在哪裡?莫非這一部分資金消失了嗎?
第一,獎勵性績效分配差距大
大家都知道,我國的事業單位實行的是績效工資制度,除了基本的工資之外,還有績效工資,其中績效工資又分為基礎績效和獎勵性績效。基礎績效是要發到事業單位職工個人的,一般在總績效中占比70%—75%。而獎勵性績效是要實行二次分配的,具體的標準由各地甚至各單位制定,相對比較隨意,差距也比較大。一般來說,很多的事業單位實行的是吃大鍋飯制度,分配差距不大,基本是平均分配。而教師隊伍往往不一樣,特別是在獎勵性績效分配上,真的是用在各種獎勵上,很多普通教師甚至享受不了這一部分績效。比如很多地方教師的獎勵性績效,基本全部用於獎勵相關的優秀人員如優秀校長、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甚至是中高考的優秀教師和團隊,雖然這部分資金也是用於教師,但事實上形成一種用自己的錢獎勵別人的情況。
第二,被挪用於發放各種津貼
當然,所謂的津貼也不是隨便或者違規違紀發放的,而是上級有明確的規定需要發放的津貼。比如很多地方都規定,要進一步穩定鄉鎮教師隊伍,所以對在鄉鎮工作的教師有邊遠補貼,補貼一般還比較高,估計比城區教師要高500以上。還有教師的超課時補貼、班主任津貼等等,這些都是可以發放的津貼(其他事業單位沒有要發放這些津貼的規定)。但基層財政沒有這部分資金,只好在教師的績效工資中實行再分配,這也是教師感覺自己績效工資比其他事業單位人員低的原因,特別是城區的教師,工資遠遠低於鄉鎮的教師,實際上形成一種用自己工資給其他教師發津貼的現象。
第三,收入分配上的傾斜較大
在教師隊伍中,績效工資發放的傾向性比較大,也導致傾斜度比較大。一是整合的力度過大。教師的獎勵性績效發放不是以一個學校為單位來進行的,往往是以一個縣來進行的,也就是說這一部分資金是在一個縣的範圍內進行重新分配,而其他的事業單位是在一個單位內進行分配,所以它的傾斜度並沒有這麼大。二是傾向性非常明顯。大家可以看看學校分配績效工資的係數,明顯地向管理層進行傾斜,也就是說向校長副校長等學校的管理層傾斜,所以最終導致發放到普通一線教師的頭上就比較少。
綜上,為什麼基層教師感覺績效工資比其他事業單位人員少,應該就是以上的原因造成的。當然目前這種現象正逐漸改變,比如很多地方規定,獎勵性績效必須回歸到一線教師身上,而相關的津貼比如班主任津貼、校長津貼、超課時津貼等,將由地方財政來負擔,這對教師來說算是個好消息吧。關於公務員,這幾個現實你得認清,否則考上都會後悔!
公務員一直被大家認為是金飯碗,是公認的好工作。每年的公務員招考,報考的比例都非常的高,競爭非常的大,號稱我國競爭最大的考試。很多大學生都把考上公務員作為自己的職業首選,作為自己的職業理想和奮鬥目標。但實際上,公務員可能真的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好,關於公務員隊伍的一些現實,大家在進入公務員隊伍之前最好認清楚,不然等進入之後再想抽身而退,可能就得不償失了。
第一,提拔晉升和工作能力不是正相關的關係。
進入公務員隊伍獲得提拔晉升,肯定是所有公務員的夢想。俗話說了,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那不想當領導的公務員也不是好公務員。但晉升要靠什麼呢?很多人以為只要自己努力工作,具備一定的能力就可以了。其實,小編要提醒大家太天真了,在公務員中要獲得提拔晉升是非常難的事。工作能力當然是首要的,但是還得要有人脈關係,要有領導的看重推薦,要有有展示的平台崗位,當然還要看一些機遇和運氣。否則,可能終其一生都當不了領導,只能是小兵。所以,很多時候,工作努力有能力只是一個方面,影響提拔晉升的因素很多,和你工作的努力程度並不成正比。
第二,當上領導的幾率不是50%而是不到10%。
很多人特別是體制外的人認為,考上公務員的人最終都會成為領導,只是快慢的問題。
其實公務員行業和其他行業是一樣,都是呈金字塔形,越到上面人越少,領導只占很少的一部分。想要成為領導是非常難的,並不是簡單的成與否,有50%的幾率,而是非常渺茫的事情。我們以一個縣為例,一個縣的公職人員包含教師醫生等,大概在1萬人左右(理論上這些人員都有可能當上領導,並不是只有公務員才可以),而科級領導幹部估計也就五六百人,其中可能還包括一些只是享受相關待遇的,大家可以算一算,能最終成為領導幹部的人有多少?應該是10%不到。
第三,除了工資,別以為真的還有很多福利。
關於公務員收入,有過很多傳聞,總是認為公務員有很多的其他收入。比如說大額獎金、高額的補貼福利,甚至之前有傳言公務員工資基本不動,日常開銷都是靠別人的孝敬。等你進入公務員之後,你才發現,除了工資之外,可能真的沒有其他的收入。特別是近年來,各級都對公務員津補貼發放、獎金髮放等進行了治理和規範,只要沒有明文規定的津補貼是一律不能發放的。而且公職人員並不適用勞動法,即使是加班是常態,也沒有加班工資。
總之,公務員這個職業和千萬的職業一樣,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光鮮亮麗,和其他職業一樣,裡面也有數不盡的心酸煩惱。所以大家在考公務員之前,還是得看清楚這些現實,免得進去了之後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