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雞蛋原來是這麼做出來的」,看看,你又上當了吧

2019-11-05     健康之路官方

網上不時有一些關於食品安全的傳聞,比如說:

買到了「假雞蛋」,煮熟了像橡皮一樣

很多紫菜是塑料做的

肉鬆蛋糕里的肉鬆是棉花冒充的

......

每次看到這種新聞,大家都會為這些「假食物」感到膽寒。但究竟是怎麼回事呢?讓小薇幫大家理性分析一下~

假雞蛋

傳聞

曾經有一段製作「假雞蛋」的視頻在網上爆火:視頻中的人將一些化學物質,比如海藻酸鈉、明膠、色素等,攪拌加熱,加入模具中就凝固成了一顆雞蛋。

惹得人心惶惶,特別是有不少人發現,自己買的雞蛋,煮熟以後蛋黃不但捏不碎,而且非常有彈性,更擔心自己買到了視頻中的那種假雞蛋。

但實際真相如何呢?

其實,這不過是一個製作玩具食物的視頻,雖然看起來像,但不存在食物的質感,一摸就知道是假的啦~

而且更重要的是,雞蛋是無法人造的~

  • 首先,目前的技術水平,做不了人造蛋,如果能模仿蛋殼、蛋膜、蛋清、成型蛋黃、氣室等複雜結構,已經能申請諾貝爾獎了,還賣假雞蛋幹嘛???
  • 其次,不划算,真雞蛋成本在0.3~0.5元之間,而想要以造假牟利,那就要技術開發,要規模生產,價格還要比真雞蛋低,還不如老老實實養雞划算....

而聲稱買到假雞蛋的,後來經鑑定均為過期變質蛋、孵化蛋等真雞蛋,而非化工合成品。

舉個例子

橡皮蛋:

其實只要將正常雞蛋冷凍一段時間,然後將雞蛋搖動三小時,再將雞蛋煮熟,蛋黃就會因物理變異而變得有彈性。

異形蛋:

其實由於雞蛋的運輸儲存不當,比如路途顛簸、溫度苛刻、放置過久等,都會導致雞蛋內部結構遭到破壞,生理特徵發生變化。

所以大家放心吃蛋,再冤枉下去,雞就要不高興了~

假紫菜

傳聞

有段時間家人微信群,都在轉發一個視頻,視頻一開始,有個女聲說:「我可能吃到了假紫菜!現在人心都變壞了!」

然後將鏡頭對準一包圓形包裝的紫菜,拆開後撕下一塊放入碗中,加水攪拌了幾下後,將紫菜抻開,結果紫菜拉開後光滑薄透,並且需要花力氣,才能把它撕碎,就像是裝垃圾用的黑色塑料袋。

但實際真相如何呢?

其實,這和紫菜的品種、收割期有關,比如說:

  • 市面上常見的是壇紫菜和條斑紫菜這兩個品種,前者就比較有韌性,後者則比較嫩。
  • 紫菜收割期越前口感越嫩,收割期往後的口感就老了。

更重要的是,視頻中那種拉拽不開的紫菜,更多是拍攝者耍了心眼,首先泡紫菜的水溫不夠,時間太短,才造成了難以撕扯,不信,你用熱水試試?

還有一點

紫菜確實能用塑料袋做,但是根據中國食品闢謠聯盟專家、食品安全博士鍾凱表示:

用塑料袋做紫菜,需要使用很好的原料,從成本角度考慮,做紫菜還不如製成塑料袋,獲利更多。

塑料袋:「你以為我就不要面子了?」

假粉絲

傳聞

現在很流行一種「粉絲燃燒實驗」,就是用打火機燒粉絲,如果粉絲能燒著,就說明是假粉絲。

有人說這是因為粉絲中含添加劑,也有說粉絲中含膠,還有說粉絲是塑料做的.....

但實際真相如何呢?

粉絲,能燒著很正常啊!因為粉絲一般由紅薯、豌豆、綠豆等原料製成,其主要成分就是「澱粉物質」,從生物化學角度分析,本身就屬於「可燃物」。

只要把粉絲在空氣中點燃,很容易就會達到「著火點」,和添加劑、塑料、膠等都無關。

粉絲:「我看你們都是黑粉!」

假肉鬆蛋糕

傳聞

還是各種瘋傳的小視頻:一些人在糕點店購買肉鬆蛋糕後,將其掰開,把裡面的肉鬆放到水中沖洗,最後肉鬆呈現出泛白拉絲狀。

由此就得出了蛋糕里的肉鬆是棉花的結論。

但實際真相如何呢?

棉花是不可能做肉鬆的,肉鬆的本質是一種肌肉纖維,主要成分是蛋白質,而棉花的本質是植物纖維,主要成分是纖維素。

兩者有本質區別,只要你放到嘴裡咬一咬就會發現:

  • 肉鬆,輕輕一咬就會融化,很鬆軟;
  • 棉花,放入嘴裡卻嚼不爛。

真用棉花冒充肉鬆,一吃就會識破,如果真有商家用它做肉鬆蛋糕,腦子很可能是進了棉花。

還有更關鍵的是,造謠者已經被抓了.....肉鬆蛋糕:「警察叔叔,就是這個人!」

其實還有很多關於食品造假的傳聞,大多都是一些「有心人」為了博取眼球,故意為之!

現在聽完小薇的分析,就把心放進肚子裡,好好吃飯吧~

如果覺得本文有幫助,

記得點【關注】

或者分享給家人朋友,

別再被「有心人」利用啦~

版權聲明:本文為健康之路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211UPm4BMH2_cNUgQdU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