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基於回答網友類似問題,見截圖:
乾脆回答:不能。在真空狀態下,連呼吸都無法進行,怎麼打電話?外星人則另當別論了。
但如果是太空人,穿著太空衣,在密封的頭盔里當然就可以了,因為太空衣就是一個人使用的小型飛船,裡面有空氣,有給養,當然就可以舒舒服服地打電話了。太空衣裡面都有通訊裝置,麥就靠近嘴邊,因此這個電話就是說話,隨便說話就可以傳播出去了。
無線電波是不需要空氣傳播的,而且越是真空傳播效率越高。所有的電磁波,包括可見光都不需要傳播介質,且在真空中傳播是最快的,每秒30萬公里。太陽的電磁輻射就是這樣,經過1.5億公里高度真空的太空,傳播到我們地球的。
電話也是依靠電波傳遞的,可以通過有線傳遞,也可以通過無線傳遞。既然如此,為啥在真空中無法打出電話呢?
要說清楚這個問題,首先要了解一下打電話的原理
電話是人類一項偉大發明,出現在18世紀,正式作為電話使用是在19世紀中葉以後。最早申請電話發明專利的是英國發明家亞歷山大·格拉漢姆·貝爾,他在1876年3月申請了電話的專利權,因此被人們譽為電話之父。
而美國國會卻在2002年6月15日通過269號決議,確認安東尼奧·穆齊為電話發明人,因為穆齊於1860年首次向公眾展示了他的發明,並在義大利語報紙上公布了這項發明。
這樣世界就有了兩個電話之父,到底誰才是真正的電話之父呢?世界上都沒有結論的事情,我們就不去分辨了,我們今天只簡單了解一下電話的原理。
電話發明出來後,從最簡單的點對點近距離通話,逐步發展出遠距離多人通話、可視通話等等,從人工交換機到撥號電話、程控電話、雙音多頻電話等等,現代新技術更是層出不窮,網絡電話、數字行動電話、視頻電話等等,花樣越來越多,越來越便利。
但不管什麼花樣,電話的本質沒有變,就是這邊說話,那邊接聽,通過語音相互交流。其基本原理是:人們通過嘴巴發出聲波,將聲波傳遞給話筒,在話筒里通過拾音器將聲波轉化為音頻振動,再將振動強弱轉化為變化的電流。
電流經過導線或無線電波傳送到接收人的電話上,電話里的受話器則通過與送話器一套相反的程序,將電流轉化為音頻振動,在轉化為語音聲波,通過空氣將聲波傳遞到人耳中。這樣,電話通話雙方就形成了一個交流通道。
通過上述電話基本原理的了解,我們應該清楚了,電話除了用電波傳送以外,還需要有一個根本的不可缺少的傳遞工具~聲波,沒有聲波,就沒有電話的傳遞和接收。
真空中形不成聲波,因此無法打電話
聲波是機械波,機械波與電磁波不同的是,電磁波的傳遞不需要介質,而聲波必須有介質才能傳播。最簡單最常見的介質就是空氣,聲波通過對空氣等介質的震動,才能夠傳播出去。聲波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約340米/秒,在鋼鐵中傳播的速度更快,約為5200米/秒。
真空中沒有傳播介質,即便人不被憋死,其聲音也無法傳播到話筒,而那個聽電話的人如果也在真空中,由於沒有聲波震動,聲音無法通過外耳道傳遞到耳鼓膜,就無法聽到話筒的聲音。
現在有一種骨傳導揚聲器和接收器,就是將電信號直接轉變為聲波,再將聲波轉化為不同頻率的機械振動,通過人的顱骨、骨迷路、內耳淋巴液、螺旋器、聽覺中樞,傳遞到人的大腦中,無須通過空氣傳遞。
但也有一個前提,就是人的肺部、嘴裡、喉嚨里有空氣存在,才能夠發出聲波;而接受者即便通過骨傳導能直接轉化為聲音,但在真空中即便憋著氣,也會被低氣壓從身體里抽出液體和氣體,還沒等憋死就膨脹而死了。
人的發音和接收聲音系統都需要空氣
人能夠發出聲音,是由多個系統器官共同參與實現的。首先要呼吸系統是發音的動力系統,肺部產生的氣流對聲門產生壓力,引起聲帶振動,才能產生基礎聲音;基礎聲音經由鼻腔、咽腔、口腔、胸腔等共鳴腔體的調製,再經過唇、舌、齒、齶等構音器官的活動,才能夠最終形成人們聽到的聲音。
人的發音有點像管樂器,聲帶相當於簧片,官腔就相當於咽、鼻、口等共鳴腔,而動力來源就是氣流,這幾方面哪一方面出了問題,就會影響音調、音色和音強。許多有這樣或那樣咽、口、鼻毛病的人,發音就不正常。
而這些器官結構或管樂器起作用的基本要求,就是必須有空氣參與,沒有了氣流,就等於掐斷了聲音的源頭,什麼共鳴構音都是白搭,就無法發出聲音,也就沒有了聲波。
而人的聽覺也是聲波傳遞到耳鼓膜,通過錘骨等一系列精巧機構的傳遞,到達耳蝸,耳蝸將振動信號轉化為電信號,由連接耳蝸的神經纖維傳遞到大腦中,經過大腦的經驗加工,才能讓人感受到各種聲音。
沒有空氣就沒有聲波傳遞,因此即便耳麥戴在耳朵上,也無法從外耳道傳遞到耳鼓膜,就無法接聽電話了。實際上,電話的發明就是模擬人發出聲音和接收聲音的過程,任何人不管是發出聲音還是接收聲音,其中最重要的橋樑就是空氣。
因此,在真空狀態下人不僅不能活命,更無法發出聲音,也就無法打電話或接聽電話了。歡迎討論,感謝閱讀。本文轉自:科普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