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高祖時期,天下平定。在蕭何計策的貢獻下,呂后成功誅殺了韓信,漢高祖聽聞韓信被殺一事後,立刻派使者前來給蕭何冊封:封蕭何為相國,加封五千戶,另外增添500名士兵、一名都尉作為相國的護衛。
大臣們得知消息紛紛來向蕭何道賀,只有陳平一人在旁默默流淚,長吁短嘆。
蕭何非常好奇,立刻屏退眾人,將陳平拉入內室,詢問他嘆氣流淚的原因。
陳平嘆氣道:「此之蜜糖,彼之砒霜。相國,您的災禍就要從此開始了!」
蕭何很奇怪,問他為什麼。
陳平嘆氣道:「現在陛下正在外領兵打仗,天天面臨著戰場廝殺的危險。而您留守關中,錦衣玉食,不用日日擔心受怕,反而被陛下封為相國,還特地配置了護衛。您可有想過這是為何?」
蕭何驕傲道:「那自是陛下重視我,認為我能替他治理好國家。」
陳平搖搖頭:「您太天真了,這完全是因為淮陰侯韓信剛剛造反之故。陛下開始懷疑您的忠心。連為他出生入死的將領都有心反叛,又何況是您這個給他出謀劃策的人呢?若是您接受這個封賞。待陛下回來後,只怕要對你下手了。」
陳平的意思是,蕭何命不久矣了,劉邦要對蕭何下手了。
蕭何大吃一驚,連忙問陳平是否有良策。
陳平回答:「為今之計,只有您拒絕封賞,捐出全部家財作為軍費,方可保性命無憂。」
蕭何立刻謝過陳平。隨後,拒絕了漢高祖劉邦的封賞,並捐出了全部家財充作軍費。
漢高祖平定陳豨謀反一事後,得知蕭何拒絕了自己的封賞,還捐出了全部家財,心裡十分高興。
該年秋天,英布又造反了。漢高祖非常憤怒,立刻帶兵親自征討英布。
在討伐英布的過程中,漢高祖幾次派遣使者回長安,問蕭何正在做什麼。
蕭何告知使者:「這次陛下御駕親征,我便在京都安撫百姓,極盡全力搜集物資支援前方,為陛下安撫後方。就像上次陛下討伐陳豨時候的情景差不多。」
這時有門客聽了蕭何和使者之間的對話,帶使者離開後,立刻求見蕭何。
門客說:「相國大人,您命不久矣!」
蕭何十分震驚,我怎麼又活不久了?連忙追問門客緣由。
門客回答:「自從您進入關中。這十幾年來,日日勤奮工作,努力為百姓謀生,是深得百姓愛戴。您現在已身為相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不管您功勞再高,陛下都不可能再晉升您了。
但是,為什麼這次陛下外出討伐英布,卻多次派使者慰問您?您仔細想想,陛下現在去平定反叛,軍中生活艱難,連自己都顧不上多講究,居然還能抽出時間,多次派使者前來慰問您?您可有想過緣由?」
蕭何這才反應過來,原來漢高祖又對他心生忌憚了。蕭何連忙詢問門客可有良策?
門客回答:「陛下就是擔心您在漢中的百姓中威望過高,而威脅皇權。您何不做一些自掉身份的事,降低您在百姓心中的威望?
比如說,搜刮田產,拿去抵押借貸。再比如說強行買賣百姓的房產、土地。讓自己的形象在百姓心中打折扣。這樣後面百姓向皇上告狀的時候,陛下才能得知您的「罪行」,對您掉以輕心啊。」
蕭何立刻照辦了。
當漢高祖討伐英布回來。居然有成群結隊的百姓去路上攔住皇上,不讓他前行,口口聲聲喊道:「求陛下為我們做主!嚴懲相國!」有文化的百姓甚至還寫了一封罪狀,向皇上狀告:相國大人不顧百姓意願,強行以低價買賣百姓土地、房屋。這樣的罪狀達到數千封。
漢高祖命人將罪狀一一收下,並且向百姓許諾:定會嚴懲相國。百姓歡欣鼓舞,這才讓開道,讓皇上回宮。
漢高祖回宮後,立刻讓人叫來蕭何。
漢高祖一看見蕭何,便笑著質問他:「你這相國當的好啊,對百姓是多麼有力呀!」蕭何立刻假裝惶恐不安。
隨後,漢高祖便將百姓上告的千封狀紙,扔在蕭何的腳下。蕭何顫顫巍巍的將狀紙捧在手中,還沒讀幾封,臉色巨變,開始向漢高祖求饒。
蕭何強買強賣百姓田宅一事,正是漢高祖所樂意看到的。他又怎麼可能真的降罪於他呢?但是面子上的功夫還是要過去的。
漢高祖立刻板著臉,斥責蕭何:「我讓你當相國,是為百姓謀福祉,現在你居然干出這樣的事,命你即刻去向百姓謝罪。」蕭何得令後退下了。
《智囊全集》曾記載了蕭何強買強賣田宅一事。令人詫異的是,蕭何所購買的田宅都是偏遠荒僻的地方,而且他購買田宅後也不會造什麼高牆大院。
對於這一事,蕭何是這樣解釋的:「我的後代子孫賢德,會效仿我的節儉;若是後代子孫不孝,那這田產也不至於被有勢力的人家看中,搶了去。」
蕭何搜刮田產、抵押借貸,正是保持家族延續發展的良策。也多虧了陳平和蕭何的門客,蕭何一家才能幸免於難。想買民田只是為了免禍的權宜之計。只有這樣,才能讓君主對這些有功之臣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