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突然口吃了,咋辦?
前兩天有位媽媽私信:
"怎麼辦?我家寶寶上上周被爸爸打了一巴掌,說話就開始結巴了!
本來只是咬字不太清楚,但說話還算利落。
結果現在半天說不出來,還一個字重複兩三遍,昨天想出去玩,就嗯……啊了半天。
我聽著也著急,總跟他說:你先想好,再慢慢說。
然後孩子就不說了,爸爸也挺自責,怪自己脾氣不好。
像這種情況,還能恢復嗎?這也不是病,也不知道去哪兒看。"
看完私信,我特別心疼孩子,這完全是被嚇到了!
爸爸脾氣不好,媽媽容易著急,孩子壓力山大,越緊張越說不好。
而且,多數2-5歲的孩子,都會出現突然結巴的情況。
寶爸媽們一時不知該咋辦,都來留言求助科大大了。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一般來說,除非家族內有口吃的傾向,否則大多數孩子結巴,都跟語言發育和外界因素有關。
今天科大大就來說說:孩子為啥會結巴?想讓娃結巴消失,該咋做?
孩子一結巴,家長最關心的問題有:
孩子結巴要不要去看醫生啊?
要是一直說話結巴,以後上學被同學嘲笑咋辦?
萬一長大也結巴,找工作、找對象都是問題。
……
其實,2-5歲的娃,對周圍世界了解得越來越多,表達欲也越來越強。
可他們詞彙量或表達能力有限,就會說得磕磕巴巴。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就跟我們小時候學英語一樣,當詞彙量不夠時,我們說英語的時候總要停下來想半天。
還有少數孩子會像下面這位媽媽說的學人結巴:
孩子身邊要是有說話結巴的人,他會覺得很好玩,就跟著學,根本不理會結巴是啥意思。
除此之外,這3種環境下的孩子,往往更容易結巴。
你可能沒像私信中的爸爸那樣打罵孩子,但卻在無意中阻止著娃。
先回想下,你是不是總這樣做:
常常打斷孩子
孩子話還沒說完,你就懂了,然後替他說出來。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都說「用進廢退」,你都不給孩子機會練習,他就只能在起跑線上打轉。
總糾正孩子說話的方式,還偶爾訓斥
孩子說錯字或表達有些囉嗦,甚至偶爾磕巴一句,就像觸發了你的敏感機關。
條件反射般地糾正娃的發音,讓娃重複說,說不好可能還要訓斥一句「你咋這麼笨呢!」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沒耐心,總是吼孩子
這樣做跟私信中爸爸那一巴掌效果一樣,差別就在於一個是行為暴力,一個是語言暴力。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不要小看了吼孩子的殺傷力,這會讓孩子變得自卑敏感,越怕越不敢說。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那孩子結巴,寶爸媽可以怎麼做呢?
首先要做的就是:別著急!別著急!別著急!
你越著急,孩子壓力越大,結巴可能越嚴重。
堅持這樣做,90%的結巴都能消失:
1.不要太關注結巴這件事
打斷、糾正、強調等等,通通別做,關注孩子說的內容而非形式。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就像你剛開始說英語一樣,說得不好或說錯了,如果有人打斷、糾正,即使他是好心,你是不是也不想說了?
孩子也一樣,他需要一個輕鬆的環境,這樣他才願意多嘗試,多練習。
2.用正常聊天的語氣,重複孩子不熟悉的詞彙
當你發現孩子有哪些詞說不好,聊天時多重複使用這些詞語,不要太刻意。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科大大也找到一些寶爸媽的經驗分享,給你增加點信心,參考學習下:
總之結巴這個事,你越著急越糟糕!
記住一句話:別給孩子壓力!還要幫孩子抵住其他人的壓力!
其實不只是結巴,孩子的表達能力也是這樣培養的,多傾聽、有策略但不刻意引導。
創造一個輕鬆的環境,多給孩子點時間慢慢來,你就會發現驚喜!